03.02 入職時談的工資4500有五險一金,後發現個人承擔費用,實發3000,怎麼辦?

一枝獨秀憶紅蓮


〔職說社保〕觀點:注意,4500元工資包含五險一金,並不是到手工資4500元,所以,到手實發3000多元,是合理合法的。


為什麼工資4500元,到手只有3000多元?

根據《社會保險法》和《公積金管理條例》來看,只要員工和公司存在勞動關係,用人單位就有必須強制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義務,但是,不管是社保還是公積金,都是由公司和個人共同承擔,並非用人單位全部承擔。

以北京市為例,養老保險單位承擔16%,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10.8%,個人承擔2%+3元;失業保險單位承擔0.8%,城鎮戶口職工承擔0.2%,農業戶口職工不承擔;工傷保險單位承擔0.2~1.9%(根據單位行業類別,標準不一),職工個人不承擔費用。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各承擔5~12%。

新入職員工按照第一個月應發工資4500元為社保公積金的繳費基數,公積金繳費比例為12%的話,則個人需要承擔養老保險費用為4500×8%=360元;醫療費用為4500×2%+3=93元;失業保險為4500×0.2%=9元;合計社保個人需要承擔462元。住房公積金個人需要承擔的繳費為4500×12%=540元。

因為,目前新個稅法規定的納稅起徵點為5000元,該員工的個稅每月都是0元。所以,該員工的實發工資應為4500-462-540-0=3498元。


員工有沒有必要繳納社保公積金呢?

很多員工都會認為,工資本來就不高,為什麼還要個人掏錢繳納社保公積金呢?

其實不然,不管工資高低,繳納社保公積金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五:

第一,關於養老保險;

個人繳納的8%養老保險會存在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而且養老保險的利息比普通銀行的利息要高4倍(2017年6月,人社部發布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8.31%。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019年7月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為2.01%,三年定期存款平均利率是3.361%)。

如果參保人未領取養老金,則個人賬戶儲存額本息由家人繼承;如果參保人領取養老金,則個人賬戶儲存額根據法定退休年齡折算個人賬戶養老金髮放,且領取養老金無期限限制。


第二,關於醫療保險;

參保人正常繳納醫療保險的2%+3元,在北京不僅可以最低享受2.8%的醫療返費(以4500元繳費基數為例,個人醫療保險繳費為93元,而醫保返費為126元/月)。自然年內正常繳納期所發生的醫保報銷範圍內的費用(門診累計超過1800元,住院累計超過1300元),都可以由社保基金實時報銷70%~99.1%。

而且,從2020年1月開始,繳納醫療保險,女性參保人生育時只要滿足領取生育津貼資格,就可以領到領到一大筆“奶粉錢”!

以北京市2020年正常生育,無難產和多胞胎情況的唐女士為例,生育當月用人單位上一年度所有參保人醫療保險的平均繳費基數為8000元,則唐女士的生育津貼:8000÷30×128=34133元;


第三,關於失業保險;

參保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被單位辭退可以領到一筆失業津貼;

①城鎮戶籍職工失業保險待遇計算方法: 累計失業保險繳費滿1年不滿5年的,也就是說滿12個月的前4年,每滿1年可領取3個月失業保險金;累計失業繳費超過5年的,按每滿1年增發1個月,最長不超過24個月。

②農村戶籍職工失業保險待遇計算方法: 累計失業保險繳費每滿1年(一個自然年正常繳納12個月失業保險),發給1個月失業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2個月。

也就是說,以北京市為例,如果參保人是城鎮戶口,繳納10年社保,攜帶公司辭退的離職證明,就可以領取失業津貼1590×18=【28620元】; 如果參保人是農業戶口,繳納10年社保,攜帶公司辭退的離職證明,就可以領取失業津貼1372×10=【13720元】;


第四,關於社會福利;

一些一線和二線城市,很多社會福利都會和社保掛鉤。以北京市為例,非京籍人員子女想在北京上小學,則需要3~12個月的社保;想在北京參與小汽車搖號和購房資格都需要5年連續繳納的社保;想要參與積分落戶北京需要7年連續繳納社保等。


第五,關於住房公積金;

我國商業貸款的基準利率:貸款期限1年內的利率為4.35%,貸款期限1年以上5年以內(含5年)利率為4.75%,貸款期限超過5年以上的利率為4.90%。

而公積金貸款期限在5年以下,含五年的貸款利率為2.75%,貸款期限5年以上的,利率為3.25%。

例如,買房貸款120萬的碼農小黃,選擇20年期等額本息還款方式,選擇公積金貸款利息要比銀行商業貸款節約25.13萬元。

倘若,小黃按照10000元的繳費基數,以最低繳費比例5%,繳納30年,則其退休時公積金賬戶本金就有10000×5%×2×12×30=360000元。

員工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20年可以省25萬利息,繳納30年可以攢36萬元錢養老,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不讓公司交公積金,就虧大了!



寫在最後的總結:

雖然,年輕工作時工資不高,但是,繳納社保公積金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繳納時不僅繳納的費用一點也不浪費,而且退休後可以無限制領取養老金和提取住房公積金養老。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職說社保〕】,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你咋扣那麼多呢?我找的單位就是目前五險一金也才扣我900多點公司在交900多,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而且你總共才4500就算扣1000那還應該剩下3500啊!我一個月工資8000扣完了還能剩下7000多點,你扣的應該比我少才對咋個還能比我扣的多呢?[摳鼻]



至尊鳥76319886


這可能是你個人理解上出了問題,入職時工資有五險一金,但是這個五險一金除了單位繳納部分以外,個人是要按照比例進行扣除的,個人繳納部分是不能由單位來幫你繳納的,所以單位承諾你每月工資4500元后,每月實發工資3000元,用人單位基本上是兌現了承諾的,你並沒有吃虧。下面和你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第一,單位五險一金包含了哪些內容?

我們所說的五險一金,實際上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險和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這就是俗稱的“五險一金”。五險一金中,除了生育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繳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繳費金額外,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都是要按照社保法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承擔個人應繳納部分的繳費比例的,單位不能承擔個人繳費部分的繳納。

第二,五險一金的繳費方式。

五險一金,是按照社保法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由單位和個人按比例來繳納,其中單位繳費部分按照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來繳納,個人繳費部分按照本人的實際工資來繳納,由單位在職工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然後用人單位再按時向社保賬戶和住房公積金賬戶按月匯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的24%,其中單位繳費16%記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8%記入個人賬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8%,其中單位繳費為6%記入醫療統籌基金,個人繳費2%記入個人賬戶;失業保險按照單位和個人各0.5%的比例繳納,生育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繳納費用;住房公積金按照5%至12%的比例來繳納。

第三,每月4500元的工資,就是個人繳納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

如果用人單位每月發給你的工資為4500元,那麼單位就要按照4500元來作為你繳納的五險一金的基數,在發工資錢進行代扣代繳。每月扣除養老保險8%,代扣金額為360元;醫療保險扣除2%,代扣金額為90元;失業保險扣除0.5%,代扣金額為22.5元;以上三險每月需要扣除472.5元。住房公積金如果按照10%的繳費比例來繳納,每月需要扣除450元,如果按照12%的比例來繳納,每月需要扣除540元,總計每月扣款為1012.5元,每月實發工資實際為3487.5元,如果單位在扣除每月午餐費用等,每月實發3000元,基本上是屬於正常範圍的。

綜上所述,雖然你和單位在入職時,商談的工資是每月4500元有五險一金,但是五險一金個人承擔的繳費比例部分,是需要個人來繳納的。住房公金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部分,全部是歸個人所有,這每月1000元左右是屬於你的個人存款,這是永遠屬於你的錢,加上實發的3000元,實際上相當於每月實發4000元,我認為用人單位基本上是履行了入職時商談的工資待遇的。


幫兄愛唱歌


你好,你入職的時候跟公司談的工資是4500有五險一金,後來發現個人承擔五險一金費用,這說明你當初談的工資4500是包含五險一金在內的工資總收入,並不是你想象的扣除五險一金費用之後的到手工資4500。且從你在工資發放之後才知道這個事來看,說明公司沒有跟你籤合同,所以這種情況下,已然是事實了,工資暫時是沒辦法改變了。

還有,你入職時候談的工資是4500,後來實發工資3000,你的五險一金也扣不了1500,說明你是月初某一天入職的,不是1號入職,所以頭一個的實發工資沒有那麼多。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繼續在公司工作,二是選擇離職。

如果你覺得公司還可以,工作也不錯,就是工資低了些,那麼你可以選擇繼續幹下去,等到轉正之後你還可以申請加薪的。畢竟五險一金待遇全面,工作還是有吸引力的,繼續幹下去也不虧。

當然,如果你覺得當初談的工資是扣除五險一金後拿到手的工資有4500,現在公司卻沒有這麼辦,而是把你的五險一金包含在4500之內,你覺得受騙了,覺得工資給低了,那麼你可以選擇辭職,重新找工作。

總之,你自己要明白一點,面試談的工資如果沒有特別說明,一般都是指包含了五險一金、個稅的稅前工資,所以你在跟公司談薪資的時候就應該明確的問清楚你這4500的工資包不包含五險一金在內,就不會出現現在的這個問題了,以後你要當心。


Sir聊HR


恭喜你,你入職的單位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單位,每月扣除你應繳納部分1500元,說明單位為你足額繳納了社保、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不過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你應發工資4500元,扣這幾項就達1500元有點多,建議你去單位查閱一下,看看這幾項都是按什麼比例扣除的。

我國社保法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按國家規定標準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同時也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按國家規定標準也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也是按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

從中不能看出,你社保、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個人繳費部分的費用是你個人的和衣食住行費用一樣的支出。入職時商定你的工資為4500元,是應發工資,扣除你三險兩金個人費用後發給你的3000元是實發工資。

你問怎麼辦?你這樣想:應發工資4500元,扣除三險兩金實發3000元,這3000元到手後,付房貸1000元,付衣食住行費用後,每月節餘無幾。你說怎麼辦,我告訴你,一是你入職單位沒有錯;二是除去費用每月節餘少,想多節餘你就多練技能、辛勤工作增加收入減少開支才能實現。


我愛我家214230147


你好,鑑於你提問的信息量較少,我覺得你這句話有這幾種可能:

1.當初約定的4500的工資,是否是轉正後的工資,入職第一個月是否是試用期工資?



新員工入職都是有試用期的,試用期一般情況下根據發放工資的80%(其他約定情況除外),也就是說3600元。3600元減掉你自己的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1%(各地區各企業略有不同),剩下的也在3000元左右。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不用擔心,待你轉正之後,自然就能恢復到4500的應發工資。

2.面談的工資一般都是應發工資,包含你個人承擔的保險公積金。



作為HR,在招聘的時候,與員工談的都是應發工資,也就是說包含你個人的保險和公積金的。應發工資減掉個人扣繳的保險和公積金,才是你實際到手的錢數。這種情況的話,很正常,因為很少有公司和你談實發工資。

3.繳費基數是多少?個人扣繳三險一金多少?



因為具體的信息你沒有說,所以大家都在給你推斷。一般來說,首月是按照當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這樣的話,扣掉保險公積金(按照10%測算),你到手在3500左右,但是也有公司提前和你約定好,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的。你到手應該在4000元左右。



4.單位可能存在“欺騙行為”,偷換概念,包含的五險一金不僅包括個人承擔的,單位承擔的也從裡面扣。也就是說這個4500不是你的工資,而是你的人工成本費用!然後再以最低繳費基數給你繳納保險公積金,這樣單位承擔的加上個人承擔的在1500-1600差不多,到手3000元也是很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可能有兩個,第一就是你試用期工資80%,然後扣掉保險公積金所以3000元左右;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單位故意模糊工資概念,你的4500元實際上是你的人工成本費用。建議你先看下勞動合同上是如何約定的,再找單位的人事部門問清楚。


HR雜談


剛去上班的話,別太較真,幹著看著!

45000的工作想幹的人多,能幹的人少;

4500的工作想幹的人不會少,但絕對沒有能幹的多。

新到一個單位都有個互相摸底的過程,錢上差個幾百塊的事,先放放,看看企業管理正規不正規,有沒有前途,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你這個應發4500,個人社保和公積金大概代扣700左右,具體得看公積金的比例了,你自己可以算算,其實也沒短你多少錢!


人社寶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尤其是在政府公開招聘的購買服務人員中,一開始許諾的待遇是四五千元。但是,真正從事工作,發到手卻只有兩三千元。

為什麼呢?因為政府支付的所有成本就是四五千元,包含了企業繳納的社保、公積金部分也包含了職工本人需要繳納的社保、公積金部分。

比如,政府購買服務人員的成本是4500元,用人單位給職工按照3000元基數繳納社保公積金。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職工本人承擔8%,用來單位承擔16%。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是職工本人承擔2%,用人單位承擔6~10%不等,按照8%計算。

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各地並不相同,有很大的浮動。假設總體按照6%徵收。

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按照職工本人繳納10%,用人單位繳納10%計算。

合計起來的繳費比例是社會保險40%,住房公積金20%。

因此,每月需要繳納社保公積金1800元,職工本人剩餘的工資只有2700元。

這種情況,說合法還真是合法的。畢竟政府購買服務實際上是一次性撥付,有勞務派遣公司根據承擔的各種成本情況,分開計算。只要勞務派遣公司不扣政府支付的人工成本費就可以了,代理服務費另項支付。

有人說,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規定,社會保險費應當由職工和用人單位承擔,嚴禁將企業部分轉嫁給勞動者。可是我們想一下里邊的邏輯,政府撥付的人工成本就是4500元,難道勞務派遣公司一分錢不掙還要往裡貼錢?哪裡有這樣的好事?

實際上,我們只要仔細閱讀一下相應的招聘簡章,幾乎如出一轍的都表示,包含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險費和公積金部分。如果沒有這一條,那麼就屬於勞動爭議了,職工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起仲裁,至於能否維護自己的權益,要看勞動爭議仲裁部門的裁決了。很難。


暖心人社


沒有哪個HR會在與員工談入職談薪資時,會談最終拿到手的工資,這是基本概念。

HR為了自己公司更加具有吸引力,恨不得把給到員工的所有工資福利津貼都折算到工資裡,這樣才能讓應聘者覺得很超值,如果只是說稅後實發工資,那瞬間就失去競爭力了,所以入職談的4500元工資也沒有錯,錯的是你卻稅前工資當成稅後工資了。

而五險一金中本來就有法定的個人承擔部分,需要在個人工資中扣除,這點毋庸置疑,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把這部分給抹去,不讓員工承擔的,所以公司這樣做都是合理的行為。

不過倒是有一點需要確認,正常情況下社保公積金的個人承擔部分基本在20%左右(有些公司甚至只要15%),按4500元月薪計算,一個月也只需要承擔900元左右,那4500元的稅前工資,扣除900元,也應至少能拿到手3600元,所以倒是應該關注一下公司是不是對你有做扣款,比如假事的扣款,再比如試用期期間工資是否有折算,入職當月是否按實際出勤天數計發工資,新員工是否要扣除相關費用等情況。

如果以上都排除了,工資還是少,那就要去查看一下勞動合同,看是不是公司沒有兌現4500元的工資承諾,如果沒有兌現,那可以找找當時的Offer,看是否有4500元的書面通知,如果沒有那就只能自認倒黴了,提醒自己籤合同一定要謹慎呀。

因此,建議先去找人事打印一下工資條,看是否有特殊情況,另外去關注下勞動合同,看薪資是否正確,最為重要的是,自己要清楚一些基本的常識,這樣才不至於吃虧。

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支持;瞭解更多人力資源、職場信息和社保知識,歡迎關注本號,也可以直接私信溝通。

春風HR


五險一金支支比例分別為

社保由單位和員工個人共同繳納,五項社保的具體繳費比例各地有所區別,但大致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個人工資的20%和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10%和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2%和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約0.8%,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約2%,個人不繳費;

公積金以個人實際收入為基數,不得高於12%。

所以公司也沒忽悠你,公司確實出了,而且支付了大部分,4500一個月除了個人支出的一部分以及個人所得稅,確實只有3000多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