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以前的人說“養兒防老”,現在養兒還能防老嗎?

星想


現在的兒子負擔也重,倆娃,教育看病花錢都是兒子自己的,消費大工資低,沒人給他們支援。現在的老人儘量不要打擾兒子媳婦的生活,身體康健自己掙錢夠花,就不要變相的問兒子媳婦要錢讓他們吵架不安


嗨知道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我自己的事來回答這個題問。

我今年66歲,年令不算大,特別是在農村,六七十歲的人只要身體好點的都還打工掙錢,或者是種地維持生活開支。

我有糖尿病,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前幾年帶病種地,加重了病情。今年檢查發現有心率過緩的毛病和腎排尿功能下降的毛病。經常需要治療,花費挺大的。

我自己沒有錢,只是每月國家給的105元的農村養老保險金,和我幹過民辦教師國家給的每月240元的生活補助。還有每月80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總共425元,這些錢我每月治療病就花光了。生活靠誰呢,現在就是靠我的獨生兒子供養我。

我兒子上過大學,上過研究生,拿到了碩士學位,現在某地級市人民銀行工作。他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兒子和兒媳都很孝順。我們老兩口養了個好兒子,娶了個好兒媳。

我們老兩口現在整住在兒子家裡。有兒子供養我們。我們也一邊看孩子。

從我的現在來說,養兒確實能防老。


農家評述122


我四個兒女,大女兒34歲了,女婿是軍人賺死工資,她做生意失敗我每月支持她10000多元,二女兒3O歲信用卡還欠1O幾萬,我每個月要還1O00O多元,三兒子我買的房子,一個月按揭要還5OOO多元,還有泡妞和生活費300O多元,兒子奔馳車一年費用要3萬元左右,小女兒15歲每天平均要用200多元,我被四個兒女折騰的要死,我今年58歲了還在創業,給兒女們打基礎,我死後她們能夠活下去,對我來說“養兒防老"是笑話,唉!我命苦啊!


老陳269568666


能,前天我跟我兒子閒聊,我問他如果他將來的媳婦不准他給父母養老咋辦?我兒子回答,我父母我不養誰養?她如果不讓我養父母那就離婚好了。其實我家條件不算太差,我和老公都有醫保和工資,也不會成為兒子太大的負擔,他要養他的小家我理解,我要的是兒子對這件事的態度。


飛龍在飛天


養兒從古至今都不能防老!久病床前無孝子,是我們先人就子女對待父母好壞的一種結論!

我就先說下我親身經歷,我是男的今年滿50歲,上面有個大姐,父親今年虛歲84歲跟我一起往。老人62歲大腦中風,造成偏癱,行走不便但能自己行走,在75歲之後幾乎每年住院,其間還住院動過一次手術,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在處理,姐偶爾到醫院看下或有空到家裡陪老人聊聊天。2019年冬至前老人實發心臟疾病,送往醫院治療,因醫生沒有查對病情造成下消化道大出血,轉大醫院後主治醫生也告訴我們家屬,老人有心梗和大出血,治療是相互矛盾的,治其中一個會造成另一個病惡化,怕承擔責任不準備對老人進行治療,隨時有離開的可能,叫我們拉回家等著死亡!作為兒子不忍心看著老人離開,在積極與醫生溝通後,醫生同意治療隨後我簽下了生死委託書,並承諾老人生死一切後果由我來承擔!

經過醫生努力,先治好大出血,在穩定後又對心梗進行保守治療,在病情稍穩定後我就接老人回家調養。萬幸目前回家至今心梗沒有發作!

經過這次大病,老人有時候神智不清,生活幾乎不能自理,經常半夜起床,吵鬧弄得其他家人無法正常睡覺,第二天都是疲憊不堪,(我們都是平常工薪階層,請不起保姆),我早上還要早起,給老人煮飯吃,促督吃藥等等事情,接著趕去上班,一個月多下來已精疲力盡,因睡眠不足,整天精神恍惚,嚴重影工作效率!

憑心而論,我自己認為已盡心盡力還貼了錢,老人每個月退休金三千元,經過常年生病吃藥沒有積蓄,我如此付出但老人還是認為我沒伺候好,要叫我姐進來伺候,打電話給我姐控訴我,說我不孝順。在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什麼叫久病床前無孝子!

現在我談下,養兒防老和久病床前無孝子!養兒防老大多數是靠不住,與子女是否孝順無關。

現在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對應婚後雙方父母是四個人,如果雙方父母有良好的經濟收入,那對兒女可以減輕主要負擔,只要一方經濟收入差必定會影響兒女。想靠兒女經濟養老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認為兒女只能對父母做到三件事,就已經是對父母做到了養兒防老的效果:一,在父母生病時及時送送院治療,二,在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下給予照顧,生活不能自理,又重病且很痛苦的,應該是讓他們減少痛苦,儘快離去!三,在父母離開時儘快送去火葬場,避免影響左鄰右舍,留下罵名!

我的結論是當今社會現實,養兒防老不可靠,也不可能,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的,只能做好自己,老人在退休不能工作時存夠養老錢,經濟上獨立不拖累子女:作為子女應盡力工作,不啃老,在父母老去時出力幫父母平安順便走完人生路!![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阿煒煒煒煒


“養兒防老”既然是人們的一種觀念,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能就斷然結論,養兒不能防老。

人的養老並不單單是物質上的得到,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悅。從兒女的出生、成長到成家立業,做父母的都時時處處為兒女操勞費神。兒女的成敗榮辱、一舉一動始終牽掛著每一位父母的心。儘管在“養兒防老”上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甚至違背道義的事,但是老人住院了還是兒女守護、醫藥費還是兒女再掏,就是善終了沒有兒女再“不管不顧”的。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父母都是兒女而活著。兒女才是他們最大的精神支柱和安慰。


說“養老防老”過時的一般可能有這些情況:大多是一些有收入且級別不一般的人,而普通民眾依然需要這種人倫文化的寄託和安慰;子女們生存壓力大,在孩子教育、房貸及生活等問題上“無奈”的逃避;有些老人為了“防兒啃老”,私設“小金庫”,寧願讓低收入,負擔重的子女不堪重負,也不願拿出一分錢來,這倒激化了與子女間的關係,被子女“遺棄”;也有的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沒有盡到贍養的義務,竟然耳濡目染到了自己的子女,難避“效仿”之嫌;也有的父母年輕時劣跡斑斑,已經傷透了子女的心,此時這麼做只能說是一種“報復”。


“養兒防老”過不過時,衡量的主要標準是我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如果養老機構完善了,是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沒有後顧之憂,“養兒防老”的觀念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在一些地方出現不贍養父母,是極少數。如果沒有健全的養老制度和對子女不瞻養老人的監督約束,老人不把養老寄託在子女身上,別無選擇。因此“養兒防老”不但不會時的,而且是永遠的老人養老的主流。


為生活而提神


以前的人說養兒防老,現在養兒能“防老”嗎?

養兒防老,這是從古朝年代就傳下來的,但以前在我們農村,養兒不僅是為了防老,而且還為了臉上有光,為了在鄉村裡,鄰里宗親之間有臉面。至於養兒是否能從經濟上給予養老?在農村老人的古哲學裡,為了臉面,為了“壞家聲不可外揚”,在農村的老人們,就是兒子再不好,生活多困苦,一般都不張揚的。

時代在前進,生活上的大變化,各方面的現實事例,使人們重新審視了人的價值觀,現在養兒還能養老嗎?

其實,作為父母,你如果對養兒防老的觀念還不改變,總是認為養兒付岀了多少,兒子就要償回多少,那作為你的兒子一生中也很累,你也不能算是偉大的父母,對兒女無私的奉獻。

所以說,現在對養兒防老的觀念必須改變,對現在養兒還能防老嗎?這題目尺寸太大,難以說的清楚,看各自要求吧。


用戶1794082846431


以前的說美兒防老…分享自己的看法,無論防老不防老,養兒女只是一段路過而已,父母不能佔有兒女的全部。因為兒女只陪一程,不能陪一世。這是我的想法…



deng92949


農村特別流行“養兒防老”,彷彿兒子是老子的百年之後的生活保障,早些年,有人不怕計生部門罰款,不生兒子不罷休。可我們看到的現實,有時恰恰相反,老人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然後蓋房,結婚生子,再幫助把孫子看大培養成人。身體也累成了病秧子,想出去看看已邁不動腿腳,想吃點發現牙已經咬不動。好多老人不圖享孩子的福,就怕老了媳婦給臉看。

在城市裡的老人,養老問題還沒有那麼棘手,因為自己有退休金,即使孩子不管不問,自己一樣可以生活,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身體情況,進個養老院,或在家請個保姆,再不濟也能請個鐘點工,老人出錢,他人出力,家政人員態度友好,禮貌周到,只要不是老人很挑剔,雙方都能相處很好,只要有錢就可以擺平。

但是在農村,由於缺少養老機構,老年人就過得很鬧心。俗話說,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誰家兒媳通情達理了,就少惹老人生氣,老人過得相對順當。如果家有個死不講理的混賬媳婦,老人就真的遭罪了。

現在不少農村人年輕人都在啃老,小兩口出去打工,把孩子丟給老人,老人成了孩子的免費保姆,不僅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接送孩子上學。一次看到一位奶奶接了倆孫子,因為下雨路上積了不少雨水,奶奶怕摔著孫子,自己趟著水,推著三輪車載著孫子。鄰居說,你這樣接孩子太遭罪了,奶奶說,受就受吧,如果把孩子翻到水裡,兒媳婦回家還不吃了我。她還說,現在的小孩也不好纏,每天沒十幾塊錢買零食、玩具侍候不下來。就這樣一年下來,對於身為農民的爺爺奶奶來說也不是個小數。

老人能動能跳時還好過,一到用人的時候麻煩就來了。農村沒有養老機構,沒有家政公司,有錢也不好找保姆。我們老家的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有的五十六十歲的老人,除了一點土地,沒有經濟來源,種不動地了,就靠拾垃圾弄點零花錢,可農村人家裡有了紙箱瓶子都攢著賣錢,拾荒收入也寥寥無幾,忙活一天也就十多塊錢,有的老人很情願給人家幫幫忙,增加點收入,自己花著也方便,但他們兒子不同意,說老人幹了侍候人的差使,自己面子不好看,這些人的面子說白了,比他老孃的生活質量都重要。只要自己表面活的很有尊嚴就好,管老子一日三餐吃什麼喝什麼。

有個鄰居王奶奶,前段眼睛患了白內障,做手術時是兒子陪她去的,據說路費、看病的錢都是老人自己拿的,兒子開個小超市,王奶覺得耽誤兒子開店了,回時給兒子200元,算作誤工費,還好他兒子沒收這200元。醫生說,白內障手術很簡單,但恢復很慢,前幾天不能拿重東西,兩個月不能見水蒸氣,否則動了眼中的晶體,治療效果就不理想。

王奶奶就洗了洗腳,端了多半盆水,感覺眼睛猛地一疼,結果眼睛又看不清了,她自己不識字,農村也沒有出租車,她自己去不了縣城,她只好去找兒子帶她去醫院做個複查。說明來意,兒媳陰著臉衝著王奶奶嚷嚷:“你咋不去天邊呢?”老人病沒看成,惹了一肚子氣。王奶生氣啊!逢人就說:“我兒子領她去北京看病都可以,我讓俺兒子去趟縣城,她做媳婦的就這樣。”

別說不割不種的閒季節,就是農忙季節,給老母親看病也是首要的,媳婦吆喝什麼,一句話欠揍!還有這位窩囊兒子,媳婦不讓去就不去了,簡直四五十歲白活了。

還有一事,在鄰居中間也傳的沸沸揚揚,王奶奶兒家不是在村裡開個小超市嗎,她卻常去其他超市買東西,其他人問三問四,王奶奶就說:“反正都是花錢,哪裡買都一樣。”原來,是有次老人到兒子家超市買雞蛋,給兒媳說給我稱30個雞蛋,王奶奶坐了足足半個小時,看媳婦還無動於衷。王奶掏出20元放在超市櫃檯上,給我稱20塊錢的雞蛋,媳婦這才給她稱了20元的雞蛋。後來他家超市生意一天天蕭條,鄰居都說,她就值20塊錢。不敬父母的人對誰都不會有誠心。

唉!人做事咋那麼沒良心呢?請問,如果你會這樣對你親媽嗎?進一步說,家家都有老人,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對公婆的態度最能折射出一個媳婦的教養,但願農村的養老問題,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養老機構能夠慢慢完善,讓老年人都能過個幸福的晚年。


山農老兵


養兒能防老!養兒防老在當下還是養老的主要形式之一,對無退休金的群體還是很重要的養老手段!


養兒防老不過時,也許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會逐步減弱,但只要有兒子,父母與子女相互依存的關係,就永遠存在,只是你承認不承認,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養兒防老和不要兒女養老並不矛盾!指望著兒女養老的老人大部分沒有收入或低收入,這一部分老人在步入老年後,年老體衰,沒有或有很少的經濟收入,依靠自已,根本無法養老,不依靠兒女,依靠誰呢?!

說不需兒女養老的老人基本都有經濟保障,有的甚至有較高的收入,或有固定資產和其它經濟來源,不依靠子女,照樣能活的很好,因為經濟上有保障,所以信心十足!

不管你需不需要兒女養老,兒女都要盡養老的義務,這是法律規定的。老年人應該有自信心,說不依靠兒女養老。但絕不能給兒女不養老的藉口。在農村不養老的事例相對城市來講多一些。這是因為農村老人錢少,到老必須依靠兒女,而兒女生活也有難處,所以養老糾紛突出!

在現階段,養兒防老還是老人養老的主要模式,這是不可否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