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每月為公司創造17萬,純利潤11萬,我的工資8000塊,老闆嫌給高了,我該辭職嗎?

彌陀57


杏豆認為,這種情況下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辭職,還有比辭職更緊要的事,做完緊要的事之後再考慮辭職的事。

17萬的單子純利潤能有11萬,利潤率高達65%,可見一定是輕成本的行業,這種情況下老闆給你的提成為8000,提成的百分比僅為7%,顯然是偏低了些,這種情況下,杏豆覺得有兩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搞清楚!

一、除了提成外是否還有額外獎金?

一般情況下,公司為了激勵銷售人員,除了固定比例的提成之外,還會設定高額的季度獎金,半年度獎金和年度獎金,或者銷售精英獎,如果除了每月固定比例的提成之外,公司還給你額外的獎金,我覺得不應該辭職,這種情況下,說明銷售部門領導還是比較重視,也說明公司有著以人為中心的文化。

如果高利潤率的行業,老闆給銷售人員的提成僅僅只有7%,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額外獎金,一定會很難服眾,員工多半都不會心服口服;這種單位沒有必要長待下去,如果看清楚了局面,早點辭職是正確的選擇,否則你就是給老闆賺錢的一臺機器而已,到最後老闆越來越有錢,而你到最後還是一無所有,能早辭職就早辭職,單位這種做法一定意義上是對員工的一種剝削和壓榨,根本不存在人人平等的說法。

一旦發現這種沒良心的老闆,也不能太便宜他,即便是選擇辭職,也不能一了百了的走,還要做下面這件重要的事。

二、重新協商提成比例,要求補發差額工資

剛開始,杏豆已經分析得知,這種高利潤率的單位一定是現代服務行業,這種行業的銷售提成一般在15%-20%之間,低於這個比例的都會很難讓銷售接受,所以題主既然問到這個問題,心中一定也不能接受,所以即便辭職,也要先和老闆重新協商提成比例的事情,將屬於自己的剩餘部分提成要回來,如果一人提出協商要求無果,可以鼓動公司其他銷售一起提出協商,要求老闆提高提成比例,這種情況下老闆多半兒會妥協,畢竟眾人拾材火焰高。

因為一個營收狀況比較好的企業多半是產品過硬、銷售員工能力比較強導致的,所以一定程度上銷售員是公司經濟的命脈,一般銷售人員集體發生變動,都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一定程度上企業對於銷售員提出的要求都會考慮;如果企業對於的大家提出的要求絲毫不動搖,這種單位顯然是沒法待下去的,但是剩餘部分的提成還是得堅持索要,一旦要到後即刻辭職。

因為這種單位不值得待下去,如果有這種銷售能力無論去哪裡都能掙得高工資,不必待在這樣摳搜的企業,17萬的單子,11萬的利潤提成最少按照15%算,每月都應該發你16500元,如果按照20%算的話最起碼能掙到22000元,可見單位每月只發8000元,對於個人利益的壓榨多麼的明顯,所以堅決不能長待,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感謝閱讀,我是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感謝閱讀、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向我提問!


筆記簿杏豆


老闆格局小的話,你臂膀硬了的話可以自己單幹,我以前做業務員時,老闆承諾我三個點的提成,我好不容易做了一單300萬的業務,背後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後來老闆各種說公司不賺錢,最後給了我3萬塊錢,少了6萬,我沒出聲,過了幾年我自己單幹了。


甲殼蟲和跳蚤


先不談老闆覺得給你多了,還有你該不該辭職這兩個問題,這不該是一個每月能創造17萬利潤11萬的人提的問題,一個能每月創造17萬的人肯定是個聰明人,他會自己解決,再說了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傻子就會對這個問題質疑呢,17萬就可以有11萬的利潤,這麼高的利潤,請問你是怎樣創造的?我做營銷40多年從來沒見過有這麼高的利潤,不過我相信有,殺人放火賣白粉等等風險高到得拿命來換的。但是,你顯然不是,沒幾個人做得到每個月去殺人放火,對吧?瘟疫窩在家裡無聊,就泡壺茶慢慢的喝想一些著調的事情,別說這些連你自己都覺得荒唐的事。


一無是處老頑童


每個月給公司創造17萬是啥意思??

你自己出去跑客戶?

你自己出去投標?

你自己出去進原材料?

你自己加工?

你自己送貨?

你自己做售後?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的確給你的太少了!!

另一個思路,

在你公司,你是創造利潤最高的嗎?

其他同崗位的同事,利潤怎麼樣?

收入比例跟你相比如何?

接下來是一個終極問題,

如果換另一家公司,你是否仍然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因為很多人分不清,

是自己的平臺牛逼,還是自己牛逼。

希望你是後者,望三思!


只釣東風


鑫鑫:每月創造17萬,純利潤11萬,淨利潤率64.7%!大神,你造麼,單就淨利潤率來說,賣白粉的和您比都是戰五渣啊!太新的數據沒有,發你一份2018年的各行業淨利潤率排行表,這是份行業平均利潤率,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二房東,親兒子工程,和放印子錢的。說這三個都不是從你這種萌新身上掙錢的行業,而是從你老闆身上掙錢的行業。

宏觀的講完了,講你聽得懂接地氣兒的。有個技術諮詢公司,一共10個人,一個行政,一個出納,外聘一個會計每月500(不算在正式員工裡所以單說)一個老闆,3個技術人員,4個銷售人員。辦公座標北京海淀中關村,房租14.2/平米/天,月租金63900,物業每月7000多,算上水電消防網費,辦公場所每月固定支出8W多一點,方便計算,按照8萬算,這是辦公成本。

人員方面老闆自己沒工資,銷售提成8%,優秀員工13薪,每個給9個員工發工資獎金,給10個人上社保公積金和殘保金。七七八八算完這塊每個月總支出93000,不包括銷售提成。

以上2部分是固定支出,旱澇保支。

其中一個銷售崗位的員工,基本工資5000,一年銷售額56萬,了。她年底找老闆說,我一年給公司創造了56萬,純利潤45.52萬,公司應該給她漲工資。(她的成本核算是5000*12+56萬*8%)她要求次年底薪漲到8000,提成15%,漲幅60%。結果毫無懸念 ,聊崩了,憤然辭職,連離職交接都沒做。現在在青島一家公司,月薪3500,提成水平不知。

回來看公司會怎麼核實利潤?56萬流水回來,首先6%增值稅,8%提成扣走,先打個86折剩48.16萬,該員月薪5000,五險一金每個月合計支出1460元,每年合計支出77520元,於是還剩40.4萬零80元。

每個月固定的辦公成本支出8萬,人員成本支出刨掉他自己的173000,合計每個月固定支出還剩17.3萬,一年下來是207.6萬,取整按照200,分攤到4個業務員上一個人攤51.9萬。

重點來了,他56萬扣下增值稅和他的提成還剩48.16萬,浮虧3.74萬。連稅務總局都要鄙視她,收企業所得稅的機會都沒有。你問為何老闆本人不算進分攤?因為老闆自己沒錢領工資啊。這家公司之所以沒倒,就是因為還有個叫老闆的,業績第一,不領工資不拿提成的代勞力補位啊。

好了,兄弟 你這創造17萬淨利潤11萬,不出意外,也是這種情況。你以為自己很好很強大,其實一不留神還是你恨之入骨的老闆在背後默默的奶著你。



首席投資官


你可以試試當代理商,找個同行企業提供貨物,首先你要租個庫房存放貨物,還要招聘保安監管,一個保安不夠用,需要兩個或三個,你給保安發工錢,給客戶提供貨物,你身為老闆的身份雖然能降低身份搬運,但是你一人無法全部完成裝車卸貨,那麼招聘搬運工,搬貨多少給多少的工錢,還有租車的費用?自己買車,那麼車輛牌照等稅費都要交。

你老闆給你提供了一個平臺,多少幕後工作者為了你這個優秀的銷售人員或生產人員服務,生產沒有銷售堆庫存,銷售沒貨賣空氣啊。


每月為公司創造17萬,純利潤11萬,我的工資8000塊,老闆嫌給高了,你的老闆還要給其他人員發工錢,因為生產到銷售的其他人的勞動其 它人都有份啊。你想獨吞人家的勞動成果嗎。


英雄少年66265076


您好!很高興與您一起探討該問題,個人看法如下:

1.本人做了八年HR,如果是讓我面試您,您說為公司創造了17萬,那麼我會讓您詳細描述下是在什麼環境下,有哪些人力及物力資源,您在完成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是如何創造這17萬的。如果這個產值跟利潤值您的功勞佔百分之五十以上,您的工資確實低了。

2.公司是平臺,到底是平臺成就了個人,還是個人成就了平臺?您如果離開現在的公司,這筆業務能跟著您走,那就是您成就了公司。反之如果帶不走,那就是平臺成就了您。

3.老闆嫌您工資給高了,應該是有恃無恐,覺得離開了您公司照樣轉,或者賭您不會辭職。

很多的老闆都是業務跟銷售出身,既然您有這麼強的業務能力,早日為自己規劃好創業,哪怕邊工作邊炒炒私單也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如果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跟關注,謝謝!



周志鳳


64.7%的淨利率代表了你的公司所從事的行業不一般[贊]為什麼不一般哪?因為如果倒推的話,淨利率是扣除企業所得稅之後的[捂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是25%[害羞]那麼這個企業的利潤率就是64.7%+25%=89.7%[我想靜靜]我們假設你們公司就你一個人那麼管理費用率也就是8000/170000=4.7%[摳鼻]接下來我們在計算一下增值稅假設適用稅率是13%(附加稅如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什麼的按增值稅的10%預估)也就是170000的14.3%[大笑]那麼這個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是多少呢?100%-89.7%-4.7%-14.3%=-8.7%我的天呀!竟然是負的[可愛]要我是你們老闆還要你幹啥,就賺這-8.7%不就完事了[機智]我查了一下各個行業的淨利潤情況(估計不是太準)沒有找到符合的行業,最後絞盡腦汁我終於想出來了,你們公司就是“要飯的”或者是“詐騙的”[酷拽]所以以後出題還是長點心吧……

我就是胡說八道的紫檀菸斗,歡迎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企業管理的各方面問題。




紫檀菸斗


這件事情在於你覺得你付出了多少?

有很多人辭職的理由斤斤計較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多少淨利潤,感覺一個月創造十萬的利潤跟自己一萬的月薪加提成不匹配,所以提出辭職。

但是這裡面有個誤區,那就是你想想假如不是你,而是換了其他人,會不會也是如此?

我們公司有個小姑娘,入職沒有幾個月,公司負責拓寬客戶群,把她安排到下面一個縣城,做為當地總代理。因為這個縣城是全國百強縣,經濟發展不錯,跟我們產品對口性也比較強,所以,出貨量是其他縣區的兩三倍,而小姑娘的提成卻只比其他地方業務員多二分之一。(其他區10000左右,這個小姑娘15000左右)

於是,她心裡始終不滿,提出不加工資就辭職,單位也沒有挽留,於是辭職走了。

小姑娘走後,我們換了另一個老的業務員去,當月出貨量在原來基礎上就翻了三倍,據老業務員說,這個縣靠近沿海,有錢人多,購買量大,根本不用費多大事,客戶自己就能找上門來,比其他地區好乾的多。

過了兩個月後,那個小姑娘打電話詢問又想回來,還想去原來的縣城。老闆當場就拒絕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東西,是公司平臺給的,也許不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如果真的要辭職,我認為理由只有一個:我乾的很累,很辛苦,而我可以在一個輕鬆的崗位也能賺到這麼多。所以,我辭職!


我心渡


這個事兒乍一聽,你很委屈,可能也會有很多人一聽,就開始罵公司罵老闆,然後鼓勵你辭職的。

但是凡事要細分析,不能意氣用事。

所以要明確業績和利潤的主要因素。在這個職位上,你能創造每月17萬業績,淨利潤11萬,如果你走了,老闆再請另一個人來,是不是還能做到這樣,如果是,那說明這些業績和利潤實際上是取決於平臺,而不是你本身,就好比是中石化加油站那個加油工,每個月創造的業績和利潤很高 但是他的收入不高,因為業績和利潤的取決因素不是在他這裡。

如果你走了,這些業績和利潤會受很大影響,那恭喜你,你具有了不可替代性,你可以跟老闆好好聊聊了,老闆也不傻,不可能為了幾千放棄十幾萬利潤。如果聊的不滿意,你再確定不遲。

很多業務能手自己能出來單幹的原因,也是自己親手締造了團隊中的大部分隊伍和業績,能左右各種資源了,乾脆自己辭職創業了。

希望你是不可替代的那種[贊][贊][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