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不同於傳統的民間藝術,儘管都植根於民間,凝結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但現代的民間藝術作品在傳承民間藝術的基礎上,不僅重視實用性與功能性,更多的反映了當代大眾不斷提升的審美水平和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追求。這次集團公司第五屆員工DIY手工作品展,就湧現出這樣一批觀賞性高、富有文化內涵的手工藝術品。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同煤集團員工DIY手工作品:匠心獨運,指尖聚情

燕子山礦樊柱國的烙畫作品《雲岡大佛》,將山西的雲岡文化與烙畫藝術有機結合,利用木板本身凹凸不平的肌理,用電烙筆產生出的顏色明暗變化,使畫面顏色分明、疏密有致、虛實互補,呈現出豐富的層次和色調,展現出雲岡大佛莊嚴而又平和的氣勢。同樣弘揚雲岡文化的還有忻州窯礦劉彩霞。她的作品《雲岡大佛》利用煤矸石進行雕刻,用不同的藝術表達雲岡之美。在加工成石板並拋光後的煤矸石上鑿刻,通過煤雕這一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藝術手法表現出的雲岡大佛不僅真實生動、神形兼備,更是將煤雕作為一種文化媒介向外界傳遞大同的歷史與文化。挖金灣煤業公司李旻的木雕作品《樹葉》原材料是紅木,沒有木質的沉悶,這片樹葉清晰的脈絡、輕盈的姿態在作者的雕刻下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這離不開作者對生活中細微事物的細心觀察,不僅反映出作者的心靈手巧,也反映當代礦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與木雕有相同實用價值的鐵藝,其藝術價值常被人們所忽略。而精煤分公司劉洋的鐵藝作品《飛馳摩托》卻給這種看似冰冷、沒有內涵的金屬賦予新的含義,回收的廢鐵經過作者的重新設計、製作後開啟新的“生命旅程”。

如果說鐵藝是堅硬的、稜角分明的藝術,那麼麵塑和泥塑可以說是柔軟的、溫情四溢的。鐵峰煤業公司柴春文的麵塑作品《春江花月夜和羅敷採桑》不僅傳承傳統的麵塑藝術,而且在作品中注入時代文化元素和自己的思想,麵糰在作者手中經過捏、搓、揉、壓、點、切、刻、劃等各種工序後,變成了一個個生動形象、身姿優雅、色彩明快、有文化內涵的人物。在同家梁礦馬冬青泥塑作品《新時代同煤》中,作者將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背景與風力發電、塔山現代化先進礦井、百萬噸列車運煤系統、太陽能發電機組、現代化智能綜採設備無人工作面、勞模光榮榜、質樸的煤礦工人融為一體,這不正是集團公司轉型升級,建設綠色礦山的真實寫照嗎?

此次作品展,不論是烙畫、煤雕、木雕等雕刻類作品,還是鐵藝、麵塑、泥塑等手工類作品,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向大家展示的不僅僅是優秀的藝術作品,更是同煤人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提升。(文/張溥 責編/劉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