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教育孩子,有些家長和老師覺得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問題出在哪裡?

知秋說學


現在是絕大部分家長和老師都覺得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

現在大家都重視教育了,但是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實際上真正關心的是“知識教育”。有時候這是一種無奈,我們被推著往前走。


先說大環境,考試成績幾乎是大家對孩子學習最重要的考量標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比成績,如果比不了成績就比排名。一般來說,一二年級最焦慮的是家長,因為如果孩子考了98分,老師可能沒有太大感覺,但是家長的感受卻不一樣。98分有可能就是二三十名之後了!實際上呢,這2分說明不了學習上有多大的差距,但是我們卻不願意接受“落後”,因為我們認為孩子“本來”應該拿下這兩分的。


老師覺得難,在於班上不能有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女兒的班上有一個學生長期不及格,這讓老師很無奈。有一次考試考了20多分,硬生生把班級平均分拉下2分。

管理班級紀律也是一個棘手的事情,一個班的孩子,總有幾個不怎麼“聽話”,無法遵守紀律的。這本來是正常現象,但是畢竟會影響到課堂,影響到其他同學,所以老師也會很頭痛。

如果班裡面出現了問題,那麼老師也會非常頭大。比如我女兒的班上一年內就出現了2次孩子不按時回家的事件,有一次還報了警。

第一次是一個女孩子中午去同學家玩了,她還告訴同學的家長自己跟媽媽說過了。

第二次是一個女孩子到隔壁小區一個高年級的同學家裡玩,直到晚上9:30才回家。


孩子都是寶,家長希望孩子有個好的未來,老師也希望班裡面的孩子都能爭氣。但是現實中,孩子的成長不會一帆風順,所以家長和老師每天都戰戰兢兢,不能出錯,甚至不能有半點懈怠。大家都難,都累,所以更應該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只有家校配合好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教育孩子,有一些家長和老師,覺得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原因如下:

1、獨生子女家庭,容易溺愛孩子,小時候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在蜜罐里長大,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他人,只有自己。

2、孩子在6歲時,就初步形成了做事的習慣,長大了再改,也不是那麼容易,小時候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所有的人和事都要圍著他轉,上學啦,就認為同學老師也要聽他的,想怎樣就怎樣。

3、在學校裡,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孩子,老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可能只關注一個人,有些學生認為沒有關注到自己,容易形成逆轉心理,不服老師管教,頂撞老師。

4、老師往往和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情況,家長知道後,一定會批評責備孩子,這樣孩子在家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不聽家長的話,不和家長配合,越來越難過。

總之,孩子上學後,特別是初中階段,容易形成逆反心理,頂撞老師和家長,不服管教,和小時候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特別是6歲之前。


一抹老師


這是個普遍現象。

古代的私塾先生可以用戒尺懲罰學不用功的弟子,現在的老師卻不敢對學生有絲毫的語言責罰,更不要說什麼體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學生,家長可以對老師理直氣壯的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就收拾,作業寫不完老師可以扣留不讓回家吃飯,現在的學生完全不能有任何的詆譭了,不去上學還是好的,搞不好玩消失甚至跳樓。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這一點就我個人覺得,還是家庭孩子太少的原因吧,過去一個家都是好幾個孩子,父母忙了都是大的照看小的,正因為孩子多,吃不好穿不好,稍微有點好吃的,大家共享,其樂融融,現在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會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孩子自由自在的享受所有的物質資源,有些獨生子女變得自私不懂得謙讓,想要什麼父母給什麼,,反正父母都在圍著自己一個人轉,家裡所有都是自己一個人的,優越感慢慢成就了虛弱心,這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沒有那一個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跳出龍門是農村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城市的父母也想自己孩子可以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所以上好學校是體面的,成績好了也是體面的。你的孩子多學點成績超出別的孩子,我的孩子也可以多學點,成績一樣了,不行,我得比你優秀,找老師補課,所以補課班風行天下,你補我也補,劇場效應越來越嚴重,家長壓力越來越大,孩子心理越有負擔,工薪家庭一個孩子的補課費都難以承擔,還敢生二胎三胎嗎?父母總是認為,生了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個孩子優生優育,生多個孩子自己累孩子也苦。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好多行業被機器人代替,要是沒有一個好學歷好工作,以後都要被社會淘汰,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有說霍金都說,人類發明了智能機器人是人類的悲哀。父母老師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好前程,所以有了老師的諄諄教導,有了家長的殷殷期望,所以沒有了孩子歡樂的童年,沒有了孩子走進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機會,所以人人都在說辛苦,還都在為辛苦而辛苦著。

只是自己的一點點想法了。

只是自己的一點看法而已


咕嘟故而


關於“教育孩子,有些家長和老師覺得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問題出在哪裡”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孩子越來越難管、越管越覺得辛苦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老師不敢管,家長不捨得管,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現在的孩子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比較多,思維比較發達,在沒有建立三觀之前,沒有辦法很好的判斷自己行為的是非對錯,自然也很難聽從家長或者老師的管教,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會有自己獨立的一個小世界,或許在他們的認知裡,還認為我們是錯的呢,所以最重要的是怎麼讓他們知道:家長或者老師管教他們是為了他們好,怎麼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聽從家長或者老師的管教。

我也不知道“老師不敢管學生”這種現象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反正我上學的時候,沒有體罰和虐待學生的說法,那個時候學生不聽話,準準的會挨老師的打,等到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後,好似在一夜之間,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老師怎麼體罰學生的新聞,輕則丟工作,重則被問責,試問哪個老師還敢管學生?我還想問一句:這個世界是不是對我們這一代人有什麼惡意?

老師之所以不敢管,歸根結底是因為家長不捨得管,其實也能夠理解,現在的家庭大多都只有一個孩子,家裡面五六個大人同時寵著,捧在手心,含在舌尖,疼愛都疼愛不過來,哪裡還捨得管?家長自己都不捨得管,自然也不會允許老師管。

其實我們在一生之中主要會接受三個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長不捨得管,老師不敢管,那就只能讓社會管了,社會的教育方式非常簡單直接,它絕不會給你講任何道理,也不會允許你跟它講道理,就是一個耳光接一個耳光的抽到你懂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環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教育好,真等到要讓社會教育的時候,孩子會受更大的罪。

專業致力於解決教育和學習問題,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



豫見楊老師


為什麼覺得教育孩子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這跟現在的大環境很有關係。


家長們不僅要在職場上努力拼搏,為家人贏得一個穩定的生活,還要為家裡的孩子操心,成績如何?跟上進度了麼?或者說成績優秀麼?作為一個成年人,每天要面對的事情很多,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如果事事順利,那當然如春風拂面,感覺這一天很美好。如果事情不按自己的規劃來發展,那或多或少,心情都會有些不美妙,這種不美妙,或大或小。能控很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畢竟少數,大多數人,都是把這些不美妙的情緒,通過蝴蝶翅膀,讓身邊的人感受並接收到了,於是,再通過惡性循環後,大家就更焦慮了。


上個月,我因某些事情的不順利,心情有些急躁,對孩子的態度,就很有些不耐煩,加上孩子本身也有些調皮,我經常就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發飆,孩子哭鬧的次數明顯增多,我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了,於是更焦躁。這樣持續了兩週,某次去幼兒園接孩子時,老師問我“這兩週是家裡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孩子明顯焦躁了很多?”我猛然驚醒,然後開始剋制自己的情緒,終於在這兩週讓孩子恢復正常情緒。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也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這兩句話應該是同一個意思,是說父母的一切,都可以通過孩子很好的展現出來,你看到的孩子是什麼樣子,你就應該明白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帶孩子的態度,也可以說整本書就是圍繞這個態度去說的,這個態度就是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看似說的是怎樣去對待孩子,實際是我覺得說的是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做好自己。


為什麼覺得教育孩子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問題出在哪裡?我覺得問題出在我們家長和老師本身。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越來越覺得帶孩子,就是一種修行,一種自我的修行。


梔子微微


現在大部分家庭還是一個孩子!比起他(她)們父輩那時的獨生子女時代也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在家長心裡都成“寶”了,家庭成員都格外痛愛。所以在教育時就增加了不少難度?有些家長到了溺愛的程度。他(她)們本人還沒意識到!對這孩子過格的言行,他(她)們總用“孩子還小,不懂事”來唐塞。來說事。來打掩護。豈不知這樣發展下去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好管!當孩子調皮時,有些家長當人面不痛不癢說了幾句,做做樣子什麼做用也沒起。當別人不滿意時,還理直氣壯的回答,我不是說了嗎?來自欺欺人!這種現象表現在他(她)的祖輩身上尤為嚴重!有時他(她)的父母說他(她)們幾句,老人還不願意聽,還振振有詞!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能好到哪去?在學校不霸凌才怪了!我們的學校紀律也不能滿足於“上課認真聽講,不要東張西望,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請假。這樣幾十年一慣制。這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種說教!教育也罷,紀律也罷,也要與時俱進。該強制就得強制!我建議:從孩子報名開始,校方就在門口貼上告示,強調在校紀律,凡違反者校方有權採取哪些措施,首先在家長和孩子身上產生震懾,上學第一天專門拿出時間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並在以後的教學中,嚴格執行紀律!如果個別家長不滿意,找上門了,用事實說話,實在不行讓家長領回去!只有這樣,我覺得孩子才有希望。學校的教育環境才能煥然一新。當我們的孩子發生了好的變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後,家長們能不高興?能不放心?所謂的校風正,就是管出來的!同理,當過兵的年輕人和沒當過兵的就是不一樣!有的孩子當兵前和當兵後也不一樣!這是大家公認的!部隊為什麼能做到,就是因為有鐵的紀律。當過兵的都知道!道理是一樣的!


勝似閒庭3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這是社會發展的進程規律。而這個規律同樣也適用於教育孩子。

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豐富了。我們那個時代所謂的溫飽問題,對現在孩子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情,相對於孩子已經是天方夜譚。所以再用憶苦思甜那套理念已對現在的孩子起不到觸動作用。

相對於物質生活的豐富,而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則相對的貧乏。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電腦、手機,對現代人來說,已經寸布不離。孩子也深受其害。孩子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這樣,對學習的影響就非常大。

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是很富有,要什麼給什麼。可是,孩子最需要的陪伴卻成了奢侈品。有的爸爸媽媽為了事業,為了讓孩子生活的更好。便把幼小的孩子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還有的是讓保姆看著。殊不知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如果在孩子需要陪伴、需要教育、需要養成好習慣的小小年紀,爸爸媽媽沒有做到有效的指導和干預。等到上學以後,特別是進入中學以後,孩子的弊病會逐漸的突現出來。而這個時候,家長再想管教,就收效甚微了。而作為家長不正確的做法就是,上學以前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上學以後,把全部的希望又寄託在老師身上。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負責任的父母一定要與老師好好配合,及時溝通。如果家長放手不管,老師的管理在孩子身上也是收效不明顯。

所謂的富養理念對孩子的影響:現在的家庭是幾個老人照顧一個孩子。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所有的事情老人家都依著孩子。養成了孩子嬌生慣養、養尊處優的處世態度。安於享受,吃不得一點苦。不懂得珍惜與感恩。

綜上所述,作為家長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育孩理念。讓孩子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多寶0312


作為教師要知道,

親師和愛生是一個共同體。以前我也經常發生疑問,現在的隊伍越來越難帶,學生家長都沒什麼向心力,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其實這就回到老話題你是否愛你的學生?愛的方式跟上時代了?啥是愛生?就是我對你好,我高標準要求你,我要讓你在我的管理下考上名牌大學,這就是我一名教師對你的愛。這其實是把育人過程簡單化,流水化,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每個個體具有差異性。所以在育人上模塊化,簡單化,直達目標化要不得,育人應該是綜合化,集成化。何謂綜合化,集成化育人?首先我把教師育生按年代簡單歸結為三個階段:1.矇昧戒尺階段;2.開化說教階段;3.急速5G時代。5G時代是什麼樣一個特徵呢?必須綜合化,集成化。所以要求現代教師職業化,既然我們是職業化教師,就應該按照職業化標準去育人,如果說戒尺時代的教師像上帝,說教階段教師像父母,今天職業化標準的教師應該更像醫生,有一門職業技術並且還具備綜合診斷能力。

如果我們把自己當做醫生,那麼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就好確定了。首先我們是平等的,其次你是我的病患你要聽我的指導才能恢復健康。也就是說師生具有平等權,但同時教師對你有指導,領導權。所以說一名職業教師應該像醫生一樣調理陰陽,對症入藥。切忌某一種藥劑量過猛,懲戒過多學生必然逆反;說教過多學生會嫌你嘮嘮叨叨;今天的學生不會覺得是愛,更多的是反感和對教育的失望。學生希望的是在尊重他們個體的情況下,去指導學習和人生。那如何處理師生關係呢

就要擺正和學生的位置  調正與學生的師生關係首要問題是擺正和學生的位置,恰當的位置就是先認同(即無條件接納)。無條件接納可以讓我們擁有權力,也可以讓我們有親和力,還可以獲得學生對我們的尊重與認同。

,很多時候我都會採用共情的方式去和孩子談心。

作為家長,要有自己的生活,做一名不焦慮的家長。







蘇日娜的生涯工作室


為什麼感覺教育孩子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重視程度發生了變化

我們看現在滿大街的優生優育指南,悟空問答上很多的育兒大號,目前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對孩子的重視程度非常高,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的地位都是排第一的。所有人都想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

為什麼會這樣呢?幾十年前可能吃飽飯是第一位,家裡孩子也多,對孩子的照顧及重視程度自然就會差一些。

2.家長與孩子存在認知偏差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正確,對孩子來說是不理解。其實我們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也經常會被老師說:要好好學習。但是也都不懂。自己長大了,發現當年好好學習的孩子都很有發展,於是就開始跟自己的孩子說,要好好學習。但是我們的孩子其實跟我們小時候是一樣的,也是不懂的。這也就出現了認知偏差。對於家長來說,感受到的就是: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難管。

3.社會在發展

就在剛才還跟人聊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小時候,家長對教育稍微重視一些,找好老師學習、管理得再嚴一些,是不是會更好。但是現在的孩子呢?都在拼命學習、都管得很嚴,在這種狀態下,也就出現了教育越來越難的情況了。


教培行業於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