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平定民居的獨特一景—圈門

在陽泉的許多村莊中,經常會看到民居大院前一堵青磚砌築的圍牆,牆的中心部位有一個拱劵門,門洞沒有門扇,任人出入,門洞的頂部砌有磚垛子,好像城牆上的雉堞,十分古樸、簡單。在綠樹成蔭的陰影下,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寧靜之美。只有先穿過這個圈門,經過一個過渡空間,才能踏入宅院的正門。這種圈門產生的年代不會太早,一般屬於清代晚期。在磚圈門的門楣上往往雕一個磚匾,刻寫四個字時是景觀的描寫或情感書懷。比如下董寨王家大院便雕有“依山帶水”四個字,特指這個院子的地理位置。雕有三個字時一般是表示具體的地名或堂號。比如南坪村的張家便雕有“安仁裡”三個字,平潭堖李家大院的圈門上雕有“井養裡”等,表示了一個地名。但大部分圈門的牌匾雕刻的字跡都在文革中被鑿掉了。在我市周邊不太遠的地方,象龍鳳溝、平潭堖、大陽泉等村,都可以隨時欣賞到這種建築小品。

平定民居的獨特一景—圈門

平定民居的獨特一景—圈門

平定後溝村的居民圈門,是一種禮儀性的建築小品

磚圈門的發展軌跡是什麼?它有什麼樣的文化功能呢?我國戰國時期的院子大門就是立兩根木柱,柱上架有橫樑,這是我國最早的院門,稱為衡門,衡門是我國最早而且最簡單的大門。以後又在衡門上增加屋簷和裝飾,逐漸形成了變化多端的大門型制。清代的舊北京城裡在東單、西單等交通要道口上都立有牌樓,主要以三門(跨)為主,不安門扇,下面車水馬龍,自由穿行。它的主要功能是醒目,提示行人現在進入哪一個地段了,是一個區域性的劃分和標誌。而平定的磚圈門所起的作用也同京城裡的牌樓一樣,告訴到訪者已進入主人居住的區域,增加了建築群的美觀,烘托了氣氛,使客人提醒自己正冠整襟,約束自己的情緒和言行。這時,我們就明白它真實的作用是一種儒家禮制性的建築小品。

平定民居的獨特一景—圈門

平定民居的獨特一景—圈門

平定桃葉坡村王氏宅院的圈門,建於民國時期

它的另外一個功能也很重要:我們都知道,古人是很注重自己宅院的風水講究的。古代人的生產能力低下,修建宅院要兼顧把握自然環境和山形地貌,因此找到一處理想的風水寶地並不容易。平定地處山區,地形變化複雜,所以在建設自己的莊園和宅院時,綜合地勢高差、朝向、交通以及房主自己的生辰八字考慮時,只能用風水理論加以平衡,依靠圈門調整風水是個便捷的方法。磚圈門砌築簡單,選位靈活,體量不大、高矮和雕刻等文字內容的選擇都可以調整變換,變化多端,使風水先生伸縮自如,進退靈活。所以,圈門的作用十分重要。成了當地特殊風情民俗的重要載體之一。磚圈門雖說它只是古民居中的陪襯建築,但是沒有它,會使平定的民居風格遜色不少。如果說平定民居的整體佈局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那麼,各個村子裡的宅院外建有大量的磚圈門實在是當地非常獨特的地方一景。

平定民居的獨特一景—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