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寶寶每天都補鈣鐵鋅,為什麼老是補不上啊,頭髮都不長,一歲去體檢還貧血了,誰能指點,該怎麼辦?

芳香xiang


孩子營養跟不上,跟脾胃吸收有關,先把孩子脾胃調理好,營養才會吸收的好,先不要給孩子補那些東西,這是虛不受補,吃再好的東西,吸收不了,也是白費。家長要餵養得當避免傷食。

推薦幾款健脾開胃食療法:

1、雞內金粥: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做法:雞內金兩克,粳米30克,把雞內金研成細末,粳米粥熟後撒入,再煮2到3分鐘即可

2、山藥蓮子粥: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孩子


做法:新鮮山藥去皮切塊兒,蓮子提前泡發,鍋中加入粳米,放入山藥,蓮子,一塊兒燉煮,煮至粥稠軟爛即可。

3、南瓜小米粥:健脾養胃,適合脾胃虛弱的兒童

做法:小米洗淨備用,南瓜去皮切塊,鍋中加水燒開,下入小米南瓜,開鍋後轉小火,煮至粘稠,最後倒入冰糖融化即可。

另外結合穴位按摩,可以幫助孩子調理腸胃,達到治標治本的目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漂流的雲彩


寶寶每天都補鈣鐵鋅,為什麼老是補不上,並且頭髮都不長還貧血,你問怎麼辦?如果老楊告訴你 :只要你停下來,不再痴迷於天天補,只要調整好飲食,讓寶寶好好吃飯就自然會有好轉,甚至比單純的補鈣鐵鋅更起作用,你會相信嗎?

第一,寶寶每天都補鈣鐵鋅,為什麼老是補不上?

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現在條件好,孩子缺什麼我給他補什麼就可以。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你自己可以想想有那位醫生這樣告訴過,或者給你開過鈣片或者鈣鐵鋅複合片什麼的?醫生管治病不管營養,而現在大多數醫院又沒有營養科,自己又不懂,可是藥店超市裡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補充劑就放在那裡,不就是用來補充的嗎,因此就人云亦云的形成了一個誤區,自認為缺什麼補什麼就可以,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

構成人體的所有物質都不可能單個獨立的存在,它們相互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無法分割的聯繫;任何一種物質,包括蛋白質、核酸、脂類、糖類、維生素、無機鹽、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等等,都不可能單獨去完成人體機能所賦予的任務,必須需要相互之間的協作才能完成。而誰能幫到誰,誰可以與誰合作,則有各種物質自身的性質所決定。例如身外單純補鈣,在沒有其它物質幫助吸收的情況下,很快就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就是有其它物質幫忙著吸收了,還需要有另一種物質幫忙搬運到肝臟進行代謝,從而轉變為人體有用的物質,鐵鋅同樣如此。這就是營養學。如果沒有專業的營養師或醫師指導,任何的營養素、保健品都是一堆廢狗屎,瞎補亂補不僅不起作用,可能還會使寶寶的身體越來越糟。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第二,兒童成長膳食營養最關鍵,良好的飲食習慣與合理的膳食結構是避免兒童營養不良、健康成長的最有效保證。

學齡前兒童及幼兒每天一杯奶一個雞蛋,完全可以保障鈣的需求,牛奶含鈣量高且易吸收,同時牛奶蛋白為最優質蛋白,對兒童的免疫系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嬰幼兒缺鐵比較常見,原因是母乳含鐵量較低,但嬰兒體內會自帶儲存的微量元素足可以維持嬰兒到十二個月左右。而十二個月大嬰幼兒都一般應該食物餵養,只要不是過於偏食(雞魚肉蛋穀類及蔬菜都應涉及到),食物所提供的鐵也足夠維持寶寶的機體正常運行。動物的肝、瘦肉、魚、禽類等都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嬰幼兒可以打成泥食用。而且肉類與穀類、蔬菜搭配還能更有益於膳食中鐵的吸收。

鋅同樣存在於廣泛的肉類、禽類、蛋乳類、堅果、蔬菜和全穀類之中,只要不偏食、均衡膳食,寶寶根本不需要額外補充。

另有研究表明,植物主食發酵後,發酵微生物產生植酸酶,能酵解植酸鹽,增加鋅的吸收量。而鈣又有與植酸鹽和鋅不溶的複合物傾向。同時高劑量的鐵有抑制鋅的水溶液中的鋅生物利用率。因此千萬不要迷信於鈣鐵鋅複合劑類的營養補充品。

總之,食物是寶寶營養乃至健康成長的最寶貴來源。從寶寶開始抓起,從小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安排和引導寶寶膳食;從小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保證寶寶一個雞蛋、一杯奶,準保你的寶寶健康發育,身體倍棒!


yc老楊話養生


你是吃的什麼品牌的鈣片呢?我建議你可以買澳洲的乳鈣,乳鈣吸收比較好,還可以買這個牌子的魚肝油給他配著一起吃,早上吃魚甘油晚上吃乳鈣。還有小孩多多少少會有一點貧血,如果不嚴重的話不用刻意的去補。如果真要補也建議你食補,可以弄點豬肝給他吃。或是在網上查查有哪些食物是補血的,可以多做給他吃。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