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公司經常在員工裡樹立優秀典型,可這些工作突出的員工卻被別的同事排擠,是什麼原因?

職場幸福路


在企業,在公司,在單位,往往和群眾關係好的人領導不喜歡,反之領導喜歡的往往與群眾關係不好。


老豬6677


我是國企員工,我們公司每年都要評先進和勞動模範,有一個勞動模範後來跳槽到了一個外資企業,到了外企他還是用在國企的那個態度方法工作,每次開會項目經理都要批評他,說我們單位不需要勞模,你只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不要把別人的工作都幹了,搞得你比別人還清楚別人的工作,太累不說,容易亂。


鋒148676161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企業,在公司就被評過先進,也被別的同事排擠過。現在回想起來,受排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當時在公司的執行力確實比一般人強那麼一點點,也有當時有人嫉妒吧。因為領導經常表揚我,打擊另一些不怎麼做事的人。所以那些人基本上都嫉恨我。我那時其實也很苦惱。明明自己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也沒做錯什麼,可為什麼那些不做事的人還對我有意見呢?也許是因為我的優秀讓他們捱了批評。這就無形劃分了我跟部分人的界限。

2.我當時只顧做事,沒有理睬那些偷懶耍滑的人,對他們的排擠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不靠他們呀,所以他們排擠我,我自然也沒必要向他們低頭。

3.也許這是領導管理的需要。樹立一些典型,但是並不一定給你怎麼樣的權限,所以典型只是典型,沒有什麼管理權,所以其他人也不會高看你什麼呀。後來,我做了部門負責人之後,就不一樣了。感嘆,職場也是個江湖,人都是那麼的現實。


喜文樂道


卡耐基說過:排擠、批評比自己優秀的人,會讓人有一種滿足感:“你再優秀還不是要被我踩著!”。這是人性的一個弱點。

一、我見過的一個例子

有一次我去當地一家比較大的餐館吃飯。

因為去的比較早,所以餐館裡面沒什麼人,我就坐著一邊玩手機等朋友過來。

餐館裡面只有幾個服務員在,有4個圍在一起聊天,是不是爆出一陣笑聲。

而旁邊還有一個服務員一直在默默的掃地、擦桌子。

這時候餐館的主管進來,喝道:“你們幾個還不去幫忙,還在哪裡偷什麼懶?你看人家那XX一直在忙,你們呢?”

幾個服務員一鬨而散,不知道誰說了一句:“他是優秀的嘛,他不做誰做?”

而那個被稱為優秀的服務員,始終一直在滿頭幹活,沒有往這邊看一眼。

優秀的人總要承擔優秀的壓力。

二、排擠優秀的人才能給到他們滿足感

小人總是覺得自己才是最優秀的,別人的優秀都是來源於運氣和潛規則,自己的優秀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努力。

小人們常常因為比自己優秀的人的缺點或過失而得意,甚至聯合其他人一起來排擠,從社交上進行孤立。

他們總是喜歡用排擠、批評、孤立、指責這些手段來打壓比自己優秀的人,從而獲得滿足感:“那誰說的那麼厲害,還不是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那誰表面看著和善,實際上在公司裡面沒朋友,沒人理他!”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被掩飾了的讚美。

畢竟越優秀的人踩起來越有滿足感!

三、不招人妒是庸才,經得起風浪才顯自己的強大

有的人遭受一點打壓、排擠就想不開,委屈的不行,明明不是我的錯,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就此變得鬱鬱寡歡、甚至辭職的也不在少數。

要知道並不是任何人都會被人排擠的,被排擠了才是在證明你的優秀。能經受的起別人的批評、打壓、排擠的人,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優秀的人。

這種人不會被這些外物所打到,他只會比以前更加的努力,努力到讓人無話可說,努力到更高的地方讓別人無話敢說。

不講大道理,分享職場乾貨,拿之即用,請關注“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職場中的優秀典型,往往證明了其他人的平庸。如果是一個不甘於平庸的人,常常會被優秀典型所激勵而努力,但是由於職場中每個人的文化與思想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員工不是被公司優秀典型所鼓舞,而是採取“排擠優秀”,企圖讓優秀員工改變自己,或者是逼迫其主動辭職,以此來掩蓋自已的平庸。

所以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時,我便想起了自已大學畢業時,剛入職的第一份工作經歷。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從事的銷售工作,當時自己主要跑西南片區。由於自己是一位職場新人,銷售經驗比較欠缺,所以我便只能多動腿多張嘴。

為了打開自已的銷售局面,2個月之內把西南三省中的每個區縣都跑了一遍,然後再根據自己實地收集的信息,篩選出一些突破口容易的點,再集中全部精力專攻重點市縣。

每天早晨5點半便起床,然後乘最早的早班客車趕往一些區縣,然後一家家的單位去推銷產品,渴了便喝自帶的水,餓了便吃一點自帶的餅乾。

在這一過程中,被別人拒絕過多少次,都已記不清了。也不知被多少人白眼過,還曾被保安武力驅趕過。自己也不知道在夜裡哭泣多少次,為此也曾無數次想要放棄這份工作,但是第二天自己便又踏上了銷售之路。

為了見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自已曾在該公司門口連續蹲守了十天,後來通過乘出租車跟蹤公司負責人的車,才追到了他的住處。然後通過幫業主搬東西才混進了高檔小區,找到這位負責人的家。

當我敲開其家門時,該公司負責人驚訝的看著我,“怎麼是你?……”,“我是……”,“我知道,你是個銷售,在公司門口守了很多天,走吧……”,然後“啪”的關上門。

就這樣前後吃了五次“閉門羹”,終於在第六次時,這個公司的負責人接見了我,給了我一個介紹產品的機會。也許是自己的這份執著打動了他,答應公司採購一部分來試試看。

自已就是靠著這種最原始的笨方法,用腳步一步步丈量著前進的道路,一年之後自已的銷售便慢慢有了起色,銷售的業績也開始直線上升。

在這一年裡,只要回到公司,我們銷售部的的同事都會聚餐,聊聊自已的遭遇和經歷,當然也有不少老同事都會講述自己的銷售經驗和心得體會。說真正的他們教會了我很多以前書本中根本學不到的東西,這讓很是感動,覺得大家都像一個大家庭似的。

到了第二年,我很快就被公司銷售部評為第四個月銷售新星,在部門會後好多同事都要求我請客。說真的在這之前,很多時侯都是其他同事請客,還輪不到我請客,因為我沒有資格。當然平常喝喝小酒,我還是經常請客,不過同事也經常會請我參加。

到第七月時,我便成了銷售冠軍;到第十月時我更是遙遙領先的銷冠,也就是在這個月,銷售部的同事便開始不再邀我喝小酒了。即使我邀請,同事也會找各種理由推脫,但是其他同事卻經過在一起聚餐,顯得好快樂開心。

一下子我都有些懵了,為啥這些同事會這樣對我啊?這讓我感到很是鬱悶和孤獨,我清晰地感覺到同事們都一個個遠離,但自己卻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回到以前的同事生活中。

直到年底我都是銷售部的銷冠,而且都是遙遙領先,但是我卻一直生活得更加孤獨鬱悶,也產生了離職的想法。

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位老同事悄悄的告訴了我:因為為的銷售業績太突出了,把所有的同事都顯得太差了。如果你能夠降低自已的銷售業績,你的處境便可以改變,……!

於是第三年開始,我便不再玩命工作了,讓自已的銷售業績保持前幾名,儘可能與大家差不多。沒想到真如那位老同事所說,同事們經常小聚時都會主動叫上我了,而我邀請他們時,也不再象以前那樣拒絕了,很快我們大家又回到了快樂融洽的生活中。

就這樣我在這家公司又渡過了大半年,在第三年的9月份,我便選擇辭職跳槽了。因為我總感覺自己繼續留下來,始終不能放開手腳,讓我渾身難受。

所以,公司樹立的優秀典型員工,之所以會受到其他同事的排擠,主要是這些思想素質並不高的員工,沒有正確看待公司行為的目的,而是採取了一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企圖將優秀員工擠走,以此來掩飾自己的平庸表現。當然也可能與業績突出的員工個性有關,畢竟有能力者往往會有性格,這很容易導致其他同事之間的矛盾衝突,進而遭到其他同事的排擠。

好了,我就只能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

說一個我自己的故事吧,我剛畢業的時候,爭強好勝,事事要做的比別人好,然後在工作的時候,一下子獲得了領導的喜歡,被樹立了優秀典型。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同事的疏遠,甚至有前輩告訴我,你那麼優秀,讓和你同期進來的新員工怎麼辦,讓在場的做不到的老員工怎麼辦。你一下子,把新派和舊派都得罪了,自然被孤立。於是,我慢慢地放下優秀,開始變得和大家一樣,凡事做了就好,不求做到最好。很快領導發現了這個問題,找我談話,他說,優秀者都是孤獨的,高處不勝寒,你要想有更大的進步,只能忍受這樣的孤獨。當時他讓我選擇,我選擇了迎合同事,放棄更優秀的一條路,但是如果放到現在,我會繼續保持優秀,也許,我會有另一番天地和機會。

通過我自身的故事,我認為,原因有這麼幾個:

一是不想被逼著成長。很多人工作,並不想付出太多,但當他們口中的做不到變成了你行動中的做到,就會被質疑,那麼他們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工作,就是動了他們的奶酪。

二是嫉妒心理作祟。嫉妒沒有什麼不對的,有時候嫉妒使人進步,在同事們眼中,典型就是被用來圍觀和嫉妒的,這是正常情緒。但是有很多人把握不了這個度,不能借用嫉妒讓自己成長,就只能借用嫉妒來孤立典型。

三是不服氣在作怪。還有一種是,也許優秀的典型在員工心裡,並不是真的優秀,覺得公司的規則不公,不服氣多了,又改變不了公司的規則,自然就只能疏遠典型。

我覺得,就像當初我領導對我說的,遇到排擠,怎麼選擇,一種是泯於眾人,最簡單;一種是自己繼續前進,忍受孤獨;還有一種,想辦法讓大家一起進步,最難。

職否


我在國企工作,公司曾經就有這麼一個優秀典型的例子,最終被大家排擠走了。

同事小李,工作特別積極主動,從不挑肥揀瘦,讓加班加班,有時候還替別人加班,也從不抱怨公司。

很快就因為成績突出被評為先進,但小李卻遭到了排擠。

大家都很反感他,他一來,襯托的別人特別不是人,別人三天干完的活,他一天就幹完了。

別人不願加班,他總是主動加班。

把其他人都襯托的很差,逐漸受到了同事的排擠。

經常有人找領導告小李的小狀,別人犯個小錯沒事,小李犯了立馬就成事了。

慢慢領導也開始對小李有意見,不再喜歡他,最後小李無奈辭職。

說到底,這些優秀典型觸及了大家的利益。

大部分人是偏向於懶散的,沒那麼積極 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

本來大家都差不多,都挺懶散的,工作效率一起低,就無所謂好壞了。

這時候有一個人表現優異,就是打了大家的臉,讓其他同事顯得特別消極。

自然會被其它同事群起而攻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體制內掃地僧


我之前在某大廠銷售部門幹過5年,換過很多主管、同事,你看看我的說法是否有道理。

1、深層次原因:管理手段,比如一個區域經理要想讓下面幾個主管聽話,好好幹活,必須扶起來一個標杆主管,這個主管也會扶起來一個標杆員工。

2、但由於時間短,沒耐心,扶起來一個員工最快的方法就是:區域經理,主管會私下把公司資源向這個人傾斜,甚至直接給客戶資源,讓這個員工拿到結果。

3、而且,一般由於主管有私心,不會扶持一個能力強的員工,因為怕這個人替代他!所以他會扶一個比較聽話 或者 阿諛奉承的員工,這兩種人通過資源雖然業績很好,但不是靠自己本身,這就是一個槽點!

4、更何況,業績好了多賺錢,這兩種人就會膨脹,可能會覺得自己非常厲害,會更加不努力,而且總感覺自己高高在上!如果他們要是情商高,低調點,大家也不會針對他們。

5、其他很多因素也很重要,比如末位淘汰啊,提升,股票啊。這兩種人本來不該拿的,都拿啦!其他員工更加生氣了,公司味道就不對了!

6、味道不對,大家都開始抱怨,又不能直接埋怨領導,只能排擠這些“優秀員工”啦!大部分離職的基層員工都是由於直屬領導,主管偏愛“優秀員工”應該是一個原因吧,排擠不了,我就撤退吧!

最後,時間有限,大家可以關注我,後續我會寫篇文章揭露這種現象,並告訴大家如何應對!其實我現在做管理,每個員工都可以培養的。但是這些員工比較簡單,不會討好自己的主管罷了。正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就是這個道理!




宇雯墉


沒有誰會無緣無故的排擠另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優秀的人,除開嫉妒之外,一定是存在某些理由,讓其他員工覺得優秀員工並非那麼優秀。

一個“假”優秀的人,肯定不招人喜歡。

01

我們都喜歡優秀的人,也羨慕優秀的人,但優秀的人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喜歡,就得另說了

誰也不希望和一個不優秀的人為伍,誰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圈裡有優秀的人,優秀到自己作為普通人,和他們在一起,都感覺有面子。

另外,如果能和優秀的人做朋友,不僅證明自己也是優秀的,還能夠作為榜樣,讓自己更加的努力,變得更優秀。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肯定是希望身邊全是“朱”,儘量少來點“墨”。

可往往這是很難實現的,如果自己就是“墨”,也確實吸引不到“朱”。

但我們所謂的喜歡,也是有選擇性的,如果對方的優點,並不是自己嚮往的,又怎麼可能吸引住自己呢。

一個很簡答的例子就是,員工喜歡拍領導馬屁,得到領導重用。自己是一個不屑於溜鬚拍馬的人,自然對此人就很是反感。

不論領導如何表揚、如何為其樹立形象,都不可能成為自己心中的真正榜樣。

既然如此,被排擠這一表現,自然也就說得通了。

02

領導和員工的視角是不一樣的,在領導看來是優秀的人,很可能在員工圈子裡,並不優秀

還是以拍馬屁為例。某些員工通過這些小動作,讓自己在領導心中有了一席之地,能夠青雲直上,讓領導覺得他就是公司的員工表率。

可這些對員工來說算什麼呢?什麼也不算。不過是領導的一廂情願罷了。甚至可以說,領導的眼光都不怎樣,才會挑中這種不幹實事的人。

另外,一個滿腦子只有領導,卻不懂得和其他同事處理好關係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大家喜歡的。

這在其他員工看來,就是一種”小人做派“。更可氣的是,某些人之所以能夠得到領導賞識,是在踩低其他員工的前提下,通過這種不公平手段得到的。

這無異於把自己已經排除在了員工群體之外,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深得“員工心”呢。

如果一個優秀的人,懂得如何和其他與員工相處,在自己優秀的同時,還能拉其他同事一把,又怎會不招人喜歡。

可往往現實情況是,優秀的人,甚至自認為優秀的人,都是遠離其他同事的。因為他們怕被其他同事拉下水,腦袋裡只想著自己。

03

出現了問題,先找自己的問題,再看其他人的問題,很多問題,自然就解開了

如果我是領導口中的優秀員工,而其他員工又不屑於和自己為伍,那我就要找自己的原因。

不被人喜歡,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的問題。因為對方並沒有感覺到你的心和他們是在一起的,自然就會與你保持距離。

獲得優秀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憑實力,但也可能是投機取巧。所以,用“優秀”來定位,就是不準確的。

我們說“從群眾來,回到群眾中去”,就是要懂得自我反省,能夠做到追根溯源。

如果還不是優秀員工的時候,就已經不受待見了,又怎麼能說這種狀況的產生,是因為自己的優秀呢。

所以,員工可以排擠優秀員工,是有其道理的。只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夠有所改觀。

不論自己是不是優秀的那一方,都應該看看自己,除了看到差距,還要看到問題。我們都是在這種反思中前行的。

我是@次等大叔,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明確一點並不是所有優秀員工都受排擠!接下來再談為什麼會受排擠,第一種就是那種溜鬚拍馬,領導賞的那種先進,這種人非常會來事,上下都能圍的很好,很多人都能面對面笑嘻嘻,但實際心裡是看不起或者說是妒忌,但表面都能過得去,實際不怎麼打交道來往。這種人其實不必去羨慕嫉妒恨,這也是能力,社會需要這種人!第二就是真能幹,不給先進說不過去,這種人容易受排擠,不患寡而患不均,人都是小心眼,所以受到排擠,有的人說只有懶惰的人才會去排擠別人,這話有一定道理,但實際幾乎大部分人都排擠先進,包括很多勤快的人,這就值得思考,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動了別人的利益,這和他獲得表彰獎勵無關,首先積極加班加點,顯得別人工作態度問題,工作搶著幹顯得別人消極,領導安排工作積極完成使人與人之間有親疏和能力等等,因為大家就拿那麼多錢,加班加點使得大家都要加班,工作搶著幹使效率增高,顯得人浮於事,那是要裁人的,領導安排的任務,有時候就是別的員工為利益在和領導討價還價,你都幹了,別人謀福利就沒了,特別是這樣會把許多不該自己乾的工作帶到了本部門,關鍵是待遇沒有帶過來。很多人也許會說多幹點死不了人,話是沒錯,但待遇和工作掛鉤的,能幹好本職工作就對得起自己那份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