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98K為何最後被停產了?

ww13142010


為啥不停產?這種大栓在戰後已經沒有作為制式步槍列裝的價值了。


先看二戰結束之後各國的主流武器,美帝全軍都已經加蘭德了,毛子那邊SKS也逐漸開始裝備,英國的EM1 .280自動步槍正在研發

法國的MAS44半自動步槍已經小規模裝備,MAS49半自動正在研發。

大家都已經在搞半自動或者全自動了,栓動步槍已經不適合作為制式步槍服役了。再者,德國戰敗之後軍工廠全被同盟國接管,拿什麼來生產98K?


再退一萬步來說,98K在整個二戰中的表現也只是中規中矩,受限於戰時工藝以及專為機槍開發的7.92重彈彈道影響,精度並好不到哪兒去。一些二戰老槍愛好者用現代彈藥測試二戰各路步槍,98K的平均精度甚至還比不上莫辛納甘M91/30,和加蘭德半斤八兩。

誠然毛瑟槍機憑藉其閉鎖凸榫的堅固,約束供彈的可靠,後凸榫和三翼保險的安全開啟了栓動步槍的黃金時代,但時代變了,大人。


瘋狗的輕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二戰結束時,因為德國投降,98k的生產線被中止了。

所以,官方的98k生產停止了。

二戰後,98k卻並沒有消失。

蘇聯在戰爭中繳獲了數百萬支性能良好的98k步槍,把其中接近百萬支在四五十年代用於援助全世界的共產主義游擊隊。

當時AK47還沒有大量生產,所以98k在全世界開始集中出現。比如越戰期間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軍隊都有裝備。



另外,德國雖然不生產了,但原本二戰期間曾經生產過98k卻沒有停止。

比如比利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的98k生產線,都在大量生產。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南斯拉夫,它把98k改名為毛瑟M48,暢銷全世界,在五六十年代賣到阿爾及利亞、埃及及伊朗軍方,甚至還有美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民間市場。



捷克斯洛伐克的98k也賣了很多,其中約有3萬多支竟然賣給了以色列的猶太人,成為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的以色列陸軍常見武器。

有意思的是,捷克產的98k仍然保留了德文和原廠標誌,

以色列拿到這種步槍以後,分別把原有印在機匣頂部的德文納粹德國兵器局標誌清除,改為印上希伯來文的以色列國防軍標誌以避免勾起納粹德國對以色列人傷害的記憶。

以色列的98k一直用到第四次中東戰爭,才徹底退出部隊。

有意思的是,精明的猶太人並沒有將槍支銷燬或者封存,而是在七八十年代低價賣到南美洲和非洲戰亂地區。這些戰亂中的人很需要武器,有了98k也比用大刀長矛要好。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非洲民兵在80年代還是用98k,就是這些了。



除了以上的意外,98k在世界上很常見,因為精度高,射程遠,成為民間射擊運動的一種非常普遍的步槍,沒什麼稀奇。


薩沙


毛瑟98K確實非常優秀,被軍迷成為永恆的經典。他符合二戰德軍的作戰需求,希特勒選擇他成為德軍的制式步槍,而且德國工藝下精度非常高,安裝一個瞄準鏡秒變狙擊槍。這款槍前期用起來確實很不錯,但在遇到美軍但在遇到美軍“大八粒”加蘭德後,這款步槍就成了過時的經典了!

98K被稱為納粹屠刀,是二戰希特勒侵略的利器。現在非常流行的《絕地求生》裡更是成為吃雞神器,當然即使沒有這款遊戲,這把槍也是名聲在外,因為他實在太經典了。

毛瑟的經歷應了那句話,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從它誕生至今,毛瑟的傳說一直在全世界流傳著。

98K的各項數據:

製造商:毛瑟兵工廠。

類型:手動步槍 手動,單發。

運作方式:毛瑟旋轉後拉槍機式。

長度:1100毫米。

槍管長度:600 毫米。

射速:約15發/分。

供彈方式:5發內置彈倉。

重量:3.9 千克 (無彈藥裝填)。

口徑:7.92毫米。

彈藥:7.92×57mm步槍彈。

槍口初速:75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準具: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大麥粒式準心(倒V型)。

具體的來說,德軍98K來源於1898型步槍的改型,也就是這款槍一共服役了半個世紀之久。一戰這款槍就是德國的制式步槍了,而且性能上優於莫辛納甘,李恩菲爾德等槍械,再加上不斷的改進缺陷,到二戰時已經改型成為一款相當成熟的武器。98K就是根據一戰槍太長在戰壕中影響士兵行動,因此進行了改短處理,K就是德語中短的意思!

對希特勒來說,98K經受住了戰火考驗,精度高威力大,完全滿足軍隊的需求。在元首掌管德國後,宣佈不再承認一戰的任何協議,開始擴充軍隊,招募一戰老兵等,正好這些老兵用98式步槍輕車熟路。而且希特勒上臺的時候本來就是經濟危機,98K現成的生產線,也節約成本節約生產研發時間,而且當時這款槍在歐洲並不落後。

更重要的是這是德國自己的產品,任何軍事強國,武器的研發和生產最好能控制在自己手裡,否則一旦被人掐脖子停止供應,對部隊的戰鬥力影響非常之大。比如當時的國軍,最初是德系師,後來德國斷供又變成蘇械師,再後來又是美械師,這就是沒有國防工業的下場了。裝備不斷的換來換去對士兵本身就是一種考驗,需要不停的適應新裝備,各國子彈系統又不同,給後勤補給造成非常大的麻煩。目前來說最典型的就是印度,沒有成熟工業只能買,受制於人,買個法國陣風比F22還貴,俄羅斯“免費”免費送航母花29億等等。而且德國當時在歐洲基本就沒有朋友,英法蘇都防著他並都想利用它去制裁自己的對手,因此希特勒是絕對不允許裝備受制於人的!

而在二戰的前中期來說,德國98K表現是非常好,加之德國裝甲部隊閃電戰的成功,98K沒有顯露出任何不足之處。但是珍珠港時候後,美國參戰了,當毛瑟98K遇到美國加蘭德“大八粒”半自動步槍,美軍火力上的優勢完全展露了出來。德軍拉大栓的98K完全被壓制得抬不起頭來。

還有東線戰場的,蘇聯放棄了野戰退守大城市,在巷戰比拼中有遇到了71發大彈鼓的波波沙,而且城市巷戰大多數交戰距離在50~150米,98K精度高優勢蕩然無存,直到德軍MP40和STG44自動步槍服役,但是這兩款槍的裝備數量不足,遠遠無法彌補火力上的不足。直到二戰結束,德國的MP40衝鋒槍也才生產了120萬支,遠遠無法取代98K數量上的劣勢!

至於二戰後,98K在經典也擋不住“後輩”的衝擊,也就是那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隨著蘇聯AK47的這種大殺器的裝備,98K的火力簡直就是老掉牙產品,不淘汰留著幹什麼用?


狼煙火燎


你好,我是冬雨AK,我來回答

Kar.98k毛瑟步槍是從1898年Gew.98式步槍改進而來的,一款研發於18世紀末期的栓動步槍,不停產,難道還留著下崽嗎?!

98K及其前身Gew.98式步槍在一戰二戰期間是德國陸軍的標準單兵武器,也確實是一款優秀的步槍,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精確度高的特點,但和同時期的其他栓動步槍如春田M1903 莫辛納甘 李恩菲爾德步槍相比,並沒有絕對的優勢。無非是最近大火的吃雞類遊戲神化了它,導致很多玩家認為它至今仍然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武器。更有甚者,一些玩家不分青紅皂白的把所有栓動步槍都稱為“98K”!簡直讓人啼笑皆非,看來有時候遊戲確實害人不淺。

其實在二戰中期,栓動步槍就已經開始落伍了,尤其是大量自動火器的裝備,例如波波沙衝鋒槍 湯姆遜衝鋒槍等,以98K為代表的栓動步槍的優勢也就只剩下射程遠了,但隨著美國M1加蘭德步槍的出現,這種優勢也蕩然無存,當栓動的98K面對半自動的M1時,自己打出一發子彈,對方立刻就能幹回來8發,所以,德軍緊急研發了Gew43步槍來對抗M1加蘭德,隨後,又開發出Stg44突擊步槍 FG42傘兵步槍等步槍,所以,98K必然會被淘汰。

雖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是98K的生產卻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一般來說,二戰爆發之前生產的98K品質最好,用料考究,工藝精湛,質量可靠,這一批98K也就成為槍械收藏家眼中的精品,隨著戰爭的進行,為了大批量生產,開始簡化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用料和工藝 質量也就越來越差!但和日本不同,即使這時候生產的劣質98K仍然能滿足士兵需要。

二戰結束後,一些國家修理恢復了一些98K繼續服役,現在則成為槍械收藏家追捧的經典武器,總而言之,98K的停產是歷史的必然,現代的隨便一款栓動步槍性能都大大超過98K!不過目前守衛世界種子銀行的挪威警察仍然在使用98K步槍!


冬雨AK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關於98K的名聲

98K,全稱 kar 98k是二戰時期德國的有名步槍,是納粹德國使用最廣泛的步槍。在二戰期間,98K可以說讓盟軍吃盡了褲頭,人人談之色變,被稱為“納粹屠刀”。


這把槍以精準、可靠的性能為自己贏得了二戰時期最好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的名聲。確實是一把名槍。

關於停產

首先,由於技術進步,手動步槍註定要被半自動、全自動所取代。包括在遊戲裡也是這樣,M16只能三連發的半自動讓很多玩家放棄了這把槍,選擇其他可以全自動的步槍。



而98K雖然二戰前中期很厲害,但是後來蘇聯和美國都研製出了半自動步槍,德軍也意識到了半自動步槍的威力,所以98K停產,然後生產半自動步槍,成為了歷史的選擇。

遊戲裡的98K



在《絕地求生》遊戲裡,98K非常有名,被玩家們趨之若鶩。曾經是空投專屬武器,後來改動之後,玩家可以在多個物資點撿到,讓廣大玩家有機會接觸到了這把槍。




其實這把槍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厲害。因為98K只有爆頭才可以秒殺人,並且只能秒殺一級、二級頭,三級頭75血量以上,是秒不掉的。

對於更多玩家與其盲目追求98K,倒不如選擇mini24,SKS等狙擊槍更為穩妥。

各位看官,你覺得呢?


俺可善良


如果說二戰期間那一把槍非常出名,毫無疑問就是“毛瑟98K”,就是在遊戲界也是享譽盛名,所以98K名聲絕對是享譽全球,從三十年代中期一直生產到二戰結束,期間德國生產近1500萬把,在實戰中也是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槍械,是德國軍隊裝備數量最大的一把步兵槍械。

98k是栓動單髮型步槍,採用7.92毫米口徑子彈,擁有五發彈倉供彈,有效射程達800米。在當時具備高精度射擊,動作可靠等優質特點,要比同時期其他國家的槍械性能優異不少,當時日本的三八式步槍只有460米的有效射程。據說,當時德國並沒有專門研發狙擊步槍,只是簡單挑出了性能優良的“毛瑟98k”步槍 ,裝上了四倍光學瞄準鏡,就這樣成了一把狙擊手步槍。讓盟軍前線官兵吃盡了苦頭。




由於當時德國步兵包括擲彈兵和裝甲所採用的戰術,都是圍繞“MG34/42兩挺通用機槍而展開”由此才配備了大量的98k步槍,只有少數官兵配備MP40衝鋒槍,但是該裝備數量都非常有限,同時期的美國步兵手中使用的都是春田步槍。


後期換上了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7.62毫米子彈,八發漏甲供彈,射速火力明顯優於“毛瑟98k”,在歐洲戰場,德軍火力被壓制,隨後就裝備了G43半自動步槍以及MP44突擊步槍,這也預示著栓動五發步槍時代即將謝幕。

所以“毛瑟98K”儘管在單發步槍中性能優越,但是和半自動步槍與自動步槍相比,戰場火力上得不到支撐,就會被淘汰。隨著二戰結束,德國戰敗,被分裂成美軍管轄的西德,蘇聯管轄東德,東德軍隊裝備了蘇聯AK系列武器,西德則自主研發了新型的G系列自動步槍。而“毛瑟98k”這種後坐力巨大彈量較少的栓式步槍,順其自然也被時代所淘汰,後被停產。


風雪二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毛瑟98K是非常有名的步槍,是德國軍隊裝備數量最大的槍械。該步槍射擊精度高、動作非常可靠,裝上瞄準鏡就是一把性能優異的狙擊步槍,可最終該步槍卻停產了,有諸多方面原因。

第一、歐洲戰場上,美軍步兵手中用上了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對德軍大量裝備的毛瑟98K步槍形成了火力優勢。單發步槍已落後於半自動和自動步槍。

第二、德軍大量裝備G-43半自動步槍,以及MP-44突擊步槍,包括美軍的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成為當時其軍隊最基本的制式裝備,作為五發栓動步槍的98k已經落後於時代。

第三、二戰結束德國戰敗,分裂成西德以及東德。西德自行研發G系列自動步槍,東德裝備蘇制AK系列。至此,火力稀薄,且後坐力過大的毛瑟98k步槍徹底被淘汰,退出歷史舞臺。

總之,儘管毛瑟98k在單發步槍中性能優異,但和半自動和自動步槍是沒法一較高下的,最終停產也符合優勝劣汰的歷史規律。





Hello妳好


時代變了,屬於栓動步槍的輝煌已經過去,半自動武器以及自動武器開始成為主力,再加上德國戰敗等因素,98K最終不再生產。

首先就是實戰需要的改變。二戰中半自動武器、自動武器開始成為了戰場的主力武器,在火力等方面要比98K這樣的栓動步槍強得多,德國人後來也開發了MP44突擊步槍、G41/43半自動步槍、FG42傘兵步槍等各式步槍,此時98K已經落後了,必然被時代淘汰,所以停產也是必然的。

而在二戰之後,各國也基本放棄了自己的栓動步槍,美國當時早已全部換裝了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蘇聯在戰後也迅速裝備了SKS半自動步槍並後續裝備了更先進的AK47步槍,英國人則最終經過一系列波折換上了L1A1半自動步槍(英制版FAL步槍)。

然後就是德國戰敗了。二戰後期由於作戰需要以及武器的巨大損耗,相對而言便於生產的98K步槍還是德軍的主要武器,沒有被MP44、G43等取代。但是德國戰敗後,德國的軍工廠自然不會繼續生產武器了。而像蘇聯、英國等,由於戰爭尚未完全結束、以及後續步槍研發等問題,還是繼續生產了不少栓動步槍。

不過嚴格而言98K步槍在戰後還是繼續生產的,比如南斯拉夫的M48步槍,其實也算是98K步槍的兄弟。


前沿陣地


戰術發展會影響武器的發展 所以一戰末期誕生的一種雖然用手槍彈 但火力兇狠的衝鋒槍
顯然已經對98k這類拴式步槍在軍隊中的未來發展有些影響了

而二戰時期隨著美國的m1伽藍德半自動步槍的誕生


以及世界各國的衝鋒槍的興起



更是讓人完全看出拴式步槍火力不足的缺陷 而二戰後期德國人自己設計的stg44
這種中間型威力彈的全自動突擊步槍 更是將98k這種使用全威力彈的拴式步槍完全踢出了後來世界各國軍隊主力武器的選擇範圍之內

所以98k被停產並不是它不優秀 而是它不適合如今戰爭的戰術形式了 不過呢stg44的誕生倒是並沒有讓拴式步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如今的拴式步槍演化成了很多以射程遠 精度高為建長的 高精尖狙擊武器和技術含量更高的狙擊戰術存在於世界各國的軍隊裡 繼續發揮著它們的餘熱



所以老兵不死 只是在逐漸的消亡 不過拴式步槍在未來世界輕武器發展史上究竟還能走多遠也都是未知 只能交給時間來證明了


非人哉少年英雄小哪吒


毛瑟98K,事實上一直生產到德國戰敗,是德國國防軍的制式裝備,德軍步兵的裝備基本上是以毛瑟98K為主。

網絡上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二戰時,德軍幾乎人手一支MP-40衝鋒槍,MP-40衝鋒槍是德軍的象徵,實際上是不正確。


如同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是美軍的象徵,三八式步槍是日軍的象徵,毛瑟98K才是德軍的象徵,MP-40衝鋒槍總量產都不足100萬支,與德軍前後加起來將近1000萬軍隊相比較,此槍數量依然偏少。

MP-40衝鋒槍裝備步兵班長,班副都是毛瑟98K步槍。此外,裝甲兵除了配手槍以外,配備MP-40衝鋒槍較多,關鍵是毛瑟98K槍身較長,不便裝甲兵攜帶和使用。

如同美軍裝備兵也隨車攜帶M-1湯姆遜衝鋒槍,末期配發了M-3衝鋒槍一般,火力還是比較猛的,好萊塢戰爭大片《狂怒》較好地反映了裝甲兵的輕兵器。

由於戰時德軍步兵班是以G-34或G-42通用機槍為核心,全班戰術就是圍繞機槍展開,除了班長配發MP-40衝鋒槍以外,其他步兵都身背毛瑟98K步槍。


由於G-34特別是G-42通用機槍射速高,因此火力非常猛,加上43年以後步兵班又追加了一支10發彈匣供彈的G-43半自動步槍,一把30發彈匣供彈的MP-44突擊步槍,德軍步兵班火力並不弱,不存在所謂的德軍被美軍吊打的場面。

至於毛瑟98K最終停產,那也非常好理解,因為戰爭結束了,自然就停產了。此槍量產非常高,總量有將近1450萬支,除了裝備德國軍隊,也裝備了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僕從國軍隊。

戰後,迎來了半自動步槍特別是自動步槍裝備的春天,包括毛瑟98K在內的5發栓動步槍,自然而然地沒落了,都成為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