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哪位畫家的自畫像畫的最好?

影影圈圈


色彩是油畫的重要屬性,對於塑造形象、表現主題、烘托氛圍起著重要作用,這也是油畫作品能給人直觀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的原因,以至於越來越多的畫家都喜歡創作油畫,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哪位畫家的自畫像畫的最好呢?




畫家的自畫像

人們在欣賞一幅名畫作品的同時,常常會對畫家的身份或長相感到好奇,看畫家是否是顏值與才華集於一身,當然了,幾乎每一個畫家都有畫自己的畫像,這叫“自畫像”,只不過每個畫家的自畫像或多或少而已,在油畫藝術史上,畫自畫像最多且最好的畫家,當屬於17世紀荷蘭的偉大畫家倫勃朗,



倫勃朗一生之中將近100幅的自畫像,他從青年畫到晚年,創作自畫像已成倫勃朗的一種習慣了,就好比我們現在的人,從小到大,都會給自己拍張照片,記錄相貌成長的過程,然後,倫勃朗畫出來的自畫像品質很高、具有藝術效果及一定的寓意,不只是純粹記錄自己的樣貌,


其中《倫勃朗的自畫像》這是一幅倫勃朗晚年時期的自畫像:飽經滄桑的蒼白麵龐下隱現著一個桀驁不馴的靈魂,他真誠地注視著自己,嚴肅而淡然的目光似乎能窺透人的內心,這更像是人與人之間精神的交流,微蹙的眉頭、緊抿的嘴唇強調著他一生對藝術的堅定與執著,即便是顛沛流流離的生活也不能阻止他對命運無聲的抗爭,




我們都知道,倫勃朗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他發明創造了“倫勃朗式用光”,這光影效果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有很大差別,比如,“倫勃朗式用光”可以讓畫作人、物更加寫實,和現實人物幾近相同,明暗對比更加鮮明,而且攝影藝術的光影就來源於倫勃朗式用光;倫勃朗這位極富個性的藝術家以大量不同時期自畫像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一生和內心獨白。

《倫勃朗晚年時期的自畫像》


詩夜城主



在繪畫界特別是在西方繪畫界,畫家為自己畫像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傳統,從文藝復興以來,畫家為自己畫像的事例不勝枚舉。比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等繪畫大師都喜歡為自己畫像,其中倫勃朗僅為自己畫的像就接近百幅,竟然超過了其創作的其它所有油畫作品,可見倫勃朗為自己畫像已經不只是“立此存照”以作紀念了,儼然已經成了一種僻好了。

如果說在照像技術發明之前,畫家利用自身優勢為自己畫像主要是為了留下自己的相貌身影,那麼在十九世紀照像技術出現以後,畫家們還是樂此不疲的喜歡為自己畫像,安格爾、庫爾貝、布格羅、莫奈、雷洛阿、德加、高更、梵高、畢加索、馬蒂斯、達利等等,都喜歡為自己畫像。看來這種現象只能解釋為畫家對畫畫的偏愛和滿滿的自信了。


說到那位畫家的自畫像最好?我覺得大家畫的都好,都在自畫像中表現出了自己的特點、氣質和神韻,實在無高低之分。如果從視覺衝擊力來看,我以為盧西安-弗洛伊德的自畫像比較突出一些。

盧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國現代繪畫大師,尤以人物肖像畫見長,曾為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在內的一些名人顯要畫像。弗洛伊德的肖像畫給人一種刀刻一般的力透紙背直擊心靈的感覺,他的肖像畫有很強的視覺衝擊感染力,讓人過目不忘。

弗洛伊德自畫像




燈影書畫


為藝術愛好者,在看過所有自畫像中,有兩位大師的自畫像,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兩位大師分別是:倫勃朗,和梵高。

喜歡的話,歡迎點贊關注。我是默默,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倫勃朗的自畫像

倫勃朗是個酷愛畫自畫像的人,他一生共畫了100多幅的自畫像。

倫勃朗畫自畫像,就好像是記日記一樣,他用自畫像,來記錄自己各個時期的精神狀態。倫勃朗的自畫像,沒有一幅看起來是相似的,他總是在自畫像中,進行不斷的試驗和嘗試。

下面分別是他早、中、晚三個時期的自畫像:

倫勃朗青年時期自畫像

在觀看倫勃朗的作品時,總是很容易就被他的作品所觸動,人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畫中人物的情緒,和精神狀態。

倫勃朗慣用暗色調的背景,再以一束照亮黑暗的光,來突出畫面的主體人物。畫面的深色背景中,他下筆時往往粗獷而快速,而到了而主體的人物身上時,倫勃朗則細緻深入的刻畫。

倫勃朗中年時期自畫像

倫勃朗尤其擅長刻畫人物的神情,特別是對於最能傳達人物內心的眼睛,他極為精準捕地捉、傳神地一抹,眼睛,往往成了畫面中,最吸引人駐足觀看的部分。

倫勃朗對於人物的刻畫,並不止步於視覺上的表象,而是深入到畫中人物的內心、精神,以及情緒的再現,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形神兼備。

倫勃朗晚年時期自畫像

這不僅體現了,倫勃朗在平日裡對人細緻入微的觀察,同時也體現了,他在構思作品時的創新力,和深刻敏銳的洞察。

梵高的自畫像

梵高的一生畫了很多幅自畫像,這裡選取兩幅極具代表性的,分享給大家:

《割耳朵後的自畫像》 和《沒有鬍子的自畫像》

《割耳朵後的自畫像》

《沒有鬍子的自畫像》

《割耳朵後的自畫像》,是梵高割耳後一個月作的畫,這幅自畫像是冷綠的色調,畫中的梵高有著憂鬱的眼神、瘦削的臉頰,整幅畫呈現出一種壓抑不安的、視覺感染力。

《沒有鬍子的自畫像》,據說是梵高生前最後的一幅畫,這是梵高送給母親的生日禮物。這幅自畫像整體呈現藍色調,看著上去感覺很溫暖,畫中的梵高臉頰紅潤、看著略微有點豐滿,這是梵高在掛念著家人、和溫暖的善意時所作的畫。

梵高自畫像

作於割耳朵後一個月的《割耳朵的自畫像》,以及梵高生前最後一幅畫《沒有鬍子的自畫像》,這兩幅自畫像,畫面色調不同、用筆方法不同,展現了不同時期梵高的不同精神面貌。

是梵高心理狀態的最真實的寫照,痛苦、憂慮、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微小的快樂和善意,梵高的自畫像不是單純的畫作,他更是把自己的心聲和感情,全部融入到了畫裡,自畫像更是梵高內心深處的吶喊和渴望。

梵高自畫像

就像梵高說的,“我夢想著繪畫,我畫著我的夢想”。畫畫就是他的全部,而自畫像,就是梵高內心真情實感的吐露。

自畫像的魅力,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畫家,一生在持續不斷的創作自畫像?

這在照相機發明之前,畫自畫像充當照片功能時,還能理解。但在照相機發明出來後,自畫像,依舊是許多畫家,樂此不疲、不斷描繪的主題。

我想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畫家們通過自畫像,記錄的,不僅僅是自己身處不同時期的面貌和狀態,更多的還在於,對自身的反思,深入挖掘內心世界的需求和探知吧。


默默看藝術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中西方美術史上,繪畫題材包括人物,風景,靜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繪畫素材,就是自畫像

自畫像,不僅僅是畫家為了節省模特費才想出的畫自己

自畫像,是畫家以自己為表現對象,叩問心靈,直面心靈,表達自己情感,自己的繪畫創作思想,生平經歷的最佳藝術表現形式

如畫家倫勃朗,年輕時期事業巔峰時期,自畫像呈現英姿煥發的精神狀態,而晚年事業遭遇滑鐵盧時期,自畫像呈現歷經打擊,人世沉浮的滄桑的精神狀態。

瞭解一個畫家,不僅僅是熟悉畫家所處的時代背景,繪畫流派,創作思想,生平經歷等因素形成的繪畫風格

瞭解一個畫家的藝術風格,內心世界,最直白的方式就是欣賞他的自畫像,自畫像,是畫家心靈的鏡子。

西方美術史上,畫自畫像的畫家是畢加索,梵高,倫勃朗,達芬奇,伊麗莎白勒布倫

個人拙見,自畫像畫得最出色的畫家是倫勃朗,梵高

自畫像,特別是畫自畫像系列的畫家

不僅僅是在自畫像系列的創作中,記錄自己一生藝術生涯,其技法,風格,思想的變遷

比如畢加索的自畫像系列,記載自己從寫實時期,蛻變成田園風格時期的繪畫風格的演變

而梵高的自畫像,個人拙見是西方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自畫像作品

梵高的自畫像系列,不僅僅是單純記載了自己從寫實時期,到印象派色彩時期,到點彩風格,再到深受日本浮世繪風格的影響,一生繪畫技法風格的演變,創新

最重要的是,梵高的自畫像,如同倫勃朗自畫像系列,記載了一生的悲喜,一生經歷滄桑的歷程,一生歷經人世浮沉的淡定與執著。

梵高的自畫像,豐富多彩

時而用寫實風格,時而用點彩印象派風格,時而用浮世繪裝飾風格,時而用漩渦狀的筆觸表現自己內心的迷茫

時而西裝革履,時而頭戴草帽,時而耳朵包紮著繃帶

但是,梵高的自畫像系列的創作中,畫中的自己,從未笑過,神情未見欣喜。

只有消瘦蒼白,瘦骨嶙峋的頭像,透露自己一生鬱郁不得志,懷才不遇的悲壯。

只有深陷的雙眼,透露焦慮,迷茫,猙獰,呆滯,絕望,甚至看淡世事麻木平和的眼神。

自畫像,是畫家內心深處的真實寫照,梵高的自畫像,是把自己一生的酸甜苦辣,鬱郁不得志的人生經歷,內心世界,生活在地處,靈魂在高處的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的畫家。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當然是畢加索從小到大的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