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9乘19手槍彈和俄羅斯9乘18手槍彈有啥區別,可以通用嗎?

楊帥雪同學


區別大了,並不能通用,因為俄羅斯的9*19mm並不是標準的帕拉貝魯姆彈藥,而9*18的馬卡洛夫彈儘管在尺寸數值上顯得好似比9*19mm的帕拉貝魯姆或魯格彈就缺了那麼1毫米,但實際上兩者差異很大。

9*19mm子彈一般有兩種名稱:“帕拉貝魯姆”或“魯格”,它們其實是一種彈的不同闡述,“魯格彈”是因1902年開發了這種子彈的德國工程師喬治·魯格得名,“帕拉貝魯姆”是因為魯格槍在德國武器彈藥公司另有個“Parabellum Pistol”的名稱。“帕拉貝魯姆”來自拉丁文,相傳由古羅馬軍事家韋格蒂烏斯的名言“欲和平,必備戰”譯來。

關於帕拉貝魯姆彈不必講太多,這種彈現在滿世界都是,屬於極度普遍的武器彈藥,全球一多半的手槍和衝鋒槍選擇了這種子彈。包括二戰時德國的魯格槍、P38\\40衝鋒槍、英軍斯登衝鋒槍、索米衝鋒槍,以及現代的MP5衝鋒槍、博萊塔92F手槍、格洛克手槍等等,幾乎稱霸全球。

但是呢,作為當年與西方對著幹的蘇聯,卻偏不使用9*19mm的彈藥,他們硬生生的自己開發了一種9*18mm彈,而且不能與西方的槍械通用,這是一種人為的有意識行為。

一般稱9*18這種子彈為9mm PM彈,或者乾脆叫Makarov 9mm,用以與帕拉貝魯姆及魯格彈區分開,9*18mm馬卡洛夫彈採用了一個細短的.365英寸彈頭,約等於9.271mm,關於這點只需要與常見的帕拉彈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我們可以看下上圖的三種彈藥,第一個是勃朗寧的9*17mm短彈,第二個是即馬卡洛夫9*18mm彈,第三個是9*19的魯格彈,體型上馬卡洛夫彈更接近勃朗寧短彈。

上圖.點32ACP的瓦爾特PP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瓦爾特公司發明了PP自動手槍(Walther PP),這種槍械採用了劃時代的雙動扳機,這讓手槍可以在上膛後依然具備良好的保險性能,更加安全,危機時刻拔出來直接扣扳機就能發射。

上圖.7.62mm的TT-33

蘇聯人在攻入德國後,拖走了大量科技、資料、人員,瓦爾特PP手槍的技術也就這樣被搞到了蘇聯,對於用夠了馬卡洛夫TT-33手槍(我國54原型)的蘇軍來說,新式的雙動式手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上圖.馬卡洛夫PM

很快,馬卡洛夫在沃爾特PP的基礎上開發了蘇聯自己的雙動式手槍,稱為“馬卡洛夫手槍”,以“Pistolet Makarov”前兩個字母縮寫(俄文為 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簡稱為PM手槍。

上圖.馬卡洛夫手槍彈和PM彈的對比

因為德國的瓦爾特PP採用的是7.65*17mm的.32 ACP彈,而蘇軍現有的TT-33彈尺寸達到7.62mm*25mm,顯得又長又尷尬,所以馬卡洛夫在設計新槍時,並沒有直接再套用PP的彈藥,也沒有使用蘇軍自己的彈藥,他直接使用了當年蘇軍剛剛開發完畢的新彈藥——PP39 9*18mm彈藥。

這裡面也有許多內部因素,蘇軍高層對PM手槍的性能比較滿意,但對9*19mm的西方彈藥卻很有意見。當時世界大戰才打完沒幾年,蘇軍對9mm魯格彈非常牴觸(魯格彈與帕拉彈沒區別),許多將領認為,蘇聯為什麼要使用敵人的口徑?而且與敵軍一樣的9mm彈藥可能會為敵所獲,必須製造出差異,讓它徹底的成為蘇聯的槍和彈。

實際上9*18mm的PP39子彈蘇聯從1940年就開始研製了,彈藥工程師B.V.semin一直在負責這個計劃,並且在戰後參考過德軍的魯格彈後,對PP39繼續進行了改造,1946年時,PP39子彈研製成功,當1951年馬卡洛夫手槍被採用時,它們也得到了9*18mm PM 子彈的名稱。

對馬卡洛夫來說,9*18mm彈與9*19mm彈能量差異不大,且已經是能配合PM手槍雙動結構的極限尺寸了。當年蘇軍以PP39彈藥為基準開發槍支的工程師不少,除了馬卡洛夫外,託卡列夫等人也在進行相似的工作,還開發出了TKB-205等手槍。

PM手槍在1951年裝備蘇軍,開始替換老式的TT-33,因其原型瓦爾特PP本就屬於秀氣的那類,所以PM手槍也顯得比較緊湊輕量,它並沒有在軍隊中全面代替TT-33,反倒是大量裝備給了警察和中層以上軍官,結果成了蘇聯的“校官手槍”,之後還大規模輸出給了華約國家,連帶著9*18mm彈幾乎成了蘇聯9mm彈的通用標準。

不過呢,還是那句話,蘇聯的高層不希望有款與德國人一樣的彈藥,更不願看到自己的子彈能被北約繳獲,所以9*18mm PM彈當然是不能被放進發射魯格或帕拉貝魯彈的9mm手槍中發射。

蘇聯人在細節尺寸上做了手腳,PM彈的彈頭長度、大小都與9*19mm彈有區別,它比對方短,又比對方略粗,根本無法匹配9*19的帕拉貝魯姆,倒是湊合能與9*17mm的勃朗寧短彈配合。

所以,在這種人為故意故意破壞的條件下,就不要妄想9*19mm彈與9*18mm彈能通用了,他倆連哥們兒都不是,誰射誰都是勉強。


王司徒軍武百科


9x19mm是帕拉貝魯姆(Parabellum)手槍彈,也叫魯格(Luger)彈;而俄羅斯的9x18mm子彈是蘇聯時期的馬卡洛夫彈。你別看標註尺寸就差1mm,其實二者是不可能通用的。因為9x19和9x18指的都是子彈藥筒的尺寸,而不是整裝彈的尺寸。實際上9x19mm帕拉貝魯姆彈的整裝彈長度為29.69mm,而馬卡洛夫整裝彈長度只有24.79mm,尺寸差了將近5mm。所以二者是沒辦法通用的。

上為9x18mm馬卡洛夫彈,下為9x19帕拉貝魯姆彈

使用9x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的手槍相當多,比如大名鼎鼎的伯萊塔92F

二者尺寸的主要差異來自於藥室。所以別看口徑一樣,其實二者威力差了好多。帕拉貝魯姆彈的彈頭質量為7.45g或者8g(不同國家生產的略有差別),槍口初動能584J,而馬卡洛夫手槍彈彈頭僅有6.02g,初速槍口初動能才348J,二者威力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其實帕拉貝魯姆,也就是最初的魯格彈,以及馬卡洛夫彈,都來自德國。前者是1902年就定型的手槍彈,後來成為了德國軍方乃至後來數十個國家軍警使用的標準手槍彈,後者則是1936年納粹德國為空軍研發的Ultra 9mm手槍彈,考慮到空軍定製手槍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輕量化,所以這款子彈有意把威力做的小一點,只適合拿來近距離自衛。後來德國被蘇聯佔領後,由於這款子彈有良好的靜止作用,不像7.62x25mm託卡列夫彈那樣穿透力過剩,因此適合用來做警用手槍彈,於是從50年代起蘇聯開始為警察陸續裝備了這款子彈和配套的馬卡洛夫手槍。我國也有仿製這款手槍,即59式手槍。

風靡華約國家和社會主義陣營的馬卡洛夫手槍,相當緊湊和秀氣


宣仔


9x19mm帕拉貝魯姆彈是現在全世界最通行的手槍彈,沒有之一,話說這玩意也挺有歷史了,產自1902年

這玩意的前生還能追述到最早自動手槍-博查特C93上(上)

博查特使用的7.62x25彈吸收了M88步槍彈的無底緣特性,讓他適用於自動手槍的彈匣裝填

然而不難看出,較長的彈殼長度和裝藥導致博查特的肘節式開閉鎖行程很長,導致手槍長得和錘子似的。後來魯格為了減小手槍尺寸,就縮短,擴口,開發了一種7.65x21mm帕拉貝魯姆彈,並用在了魯格手槍上

而9x19mm則是在7.65x21mm的基礎上繼續擴口,讓彈頭直徑更大,同時略微縮短殼長。完成的9mm彈是一種直筒,相對口徑較大,裝藥量也不弱,但後坐力恰好可控的一種老少咸宜的彈種。500焦的動能也足夠讓他可以作為軍用彈使

下邊這個就差不多就是家譜了

而9x18mm馬卡洛夫彈可比9x19出生晚的多拉~開發與二戰之後,到1951年才成型。相比9x19的500焦,馬卡洛夫只有300焦,相對弱很多。

這道不能怪他,因為蘇軍在二戰中發現,7.62mm的託卡列夫手槍雖然穿透不錯,但停止力不咋地。而且尺寸太大,不方便攜帶。更要命的是正兒八經打仗時,手槍真的排不上太多用場。所以尋思還不如用一種口徑較大,射程近點沒關係,威力足夠用來槍斃人就夠的手槍。

而且動能鶸的手槍往往不用像9x19那批手槍一樣還得搞個槍管後座式,只需要用簡單的自由槍機就行。所以馬卡洛夫彈的設計思路就是用作偏向于軍官自衛或者便攜用途的緊湊型手槍。

所以這兩個玩意壓根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尺寸看起來像,但實際上不一樣

你如果問我這兩能不能通用...就這麼說,雖然說起來都是9mm,但馬卡洛夫的實際子彈直徑是9.25mm,帕彈的直徑是9.03mm。而如果9x19塞馬卡洛夫裡邊的話...兩者膛壓相差將近一倍,外加馬卡洛夫是個自由槍機,炸的沒商量。


瘋狗的輕武


9乘19手槍彈實為帕拉貝魯姆9mm手槍彈又稱9mm北約制式手槍彈、9mm魯格手槍彈或P08式9mm手槍彈,是目前世界各國使用最多的軍、警、民用彈。目前,除俄羅斯等國外,還有50多個國家制造該手槍彈。

俄羅斯9乘18手槍彈是前蘇聯研製的手槍彈,使用在蘇聯(俄羅斯)的手槍、衝鋒槍上,後來成為華約集團經常使用的手槍彈。9乘19手槍彈開始是德國研製的手槍彈,原一直使用在“魯格”P08、P38手槍、“MP”38-40衝鋒槍上,後來被歐洲、美國大量使用,成為北約標準的手槍彈。原理上是可以通用,到實際使用中還是存在一定差別。


老兵說軍事


絕對可以用 這個要看你怎麼用 ……

說明書上是絕對不能用的 但是教官會告訴你可以用

不能用的原因是:膛壓不一樣 用了不小心會炸膛

能用是 你已經不想要這把槍了 ……另外告訴你81是可以打95的蛋的 不過不保證槍炸不炸 這個是當年我們教官私底下告訴我們的


雲南帽子哥


這要看具體是什麼槍!通常來說,這兩種強可以用在同一種槍上,但發射效果,可靠性不一定好!某槍配一種彈,效果最好!其他的彈,不一定效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