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量、質雙飛,點讚我國外貿增長態勢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2019年,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情況下,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了量的穩定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1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

鄒志武認為,2019年全年我國進出口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態勢,具體有六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特別是12月當月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都創下月度歷史峰值。二是主要貿易伙伴位次發生變化,東盟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三是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四是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五是出口商品以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機電產品所佔比重接近六成。六是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

針對媒體記者關於 “2019年我國外貿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以及2020年我國外貿走勢”的提問,鄒志武認為,2019年,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確實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也持續放緩,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外貿仍然保持著穩定增長,而且處於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按照WTO最新的前十個月的數據,我國出口在全球十大貿易國中表現是最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我國國內經濟穩,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其次是我國經濟整體韌性比較強,並在外貿領域同樣體現出來。再次是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

就媒體記者關於 “2019年1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增長、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具體原因的提問,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副司長黃國華表示,主要有幾個原因:2019年11月以來我國製造業PMI連續兩個月擴張,帶動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產品進口增加;受國際市場價格上揚影響,我國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均價上漲;中美經貿磋商釋放了積極信號,企業信心上升;2018年12月份的同比基數比較低,2019年12月份外貿具有恢復性增長的性質。

關於2020年我國外貿形勢,鄒志武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嚴峻複雜。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 “六穩”政策措施繼續落地見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動力轉換加快長期趨勢沒有改變,預計2020年我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將邁上新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