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A股3100點關口壓力重重,這3點投資者要讀懂,年關還有行情嗎

A股1月15日低開,在券商的強拉下只堅持了2分鐘,隨後就出現了跳水,前期漲幅過大的股票出現了明顯的回調,此時投資者應該將倉位從60%下調到40%左右,及時的規避市場風險,才是年前投資的重點。

隨著A股市場近期的不斷上漲,面臨的風險,逐步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3點。

第一點:爆款基金不斷湧現

進入2020年,市場上不斷傳出基金“一日售罄”的消息,甚至又有基金單日狂賣超百億。2020年以來,有18只基金髮起認購,其中17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有7只基金更是當天就賣完了。

A股3100點關口壓力重重,這3點投資者要讀懂,年關還有行情嗎

比如1月13日發起認購的3只基金,從媒體的報道來看,鵬華科技發售後很快就達到了10億上限,全天募集規模預計超過60億;銀華科技在1月13日上午10點銷量就達到7個億,全天募集規模約47億元,也遠超10億規模上限;至於泓德豐潤三年,全天募集規模在60億元左右,也是一天售罄。

早幾天的1月8日,交銀內核驅動混合發起認購,限額60億。但結果是,該基金單日募集規模達到542億元,最終的配售比例僅為11.06%。

基金銷售火爆,爆款基金頻繁出現,對投資者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僅從增量資金的角度來看,自然是好事。

但問題在於,基金行業素有“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爆款基金是市場見頂信號”等等的說法。

這種說法的邏輯很好理解,爆款基金的出現,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市場大漲,基金賺了大錢,從而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入場。可再結合市場的“二八定律”,在大家普遍認為有錢可賺的時候,市場的分化可能也就要來了。

可以說,這樣的說法,不是毫無根據的。

比如2019年3月21日,陳光明旗下的睿遠基金單日募集金額超過700億元,隨後大盤在4月初見頂,隨後大幅調整,至今快10個月過去了,大盤仍未回到當時的水平。

再比如2018年1月16日發起認購的爆款基金興全合宜混合A,其單日爆賣超過300億,當天就宣佈提前結束募集。此後的1月底,大盤見頂,然後就是全年的震盪下跌。

再往前的2015年6月份(像匯添富醫療服務、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嘉實事件驅動)和2007年6月份(像廣發大盤成長)也均有過百億的爆款基金出現,但總在此後不久,大盤就見了頂。

第二點:“88魔咒”再次降臨?

除了爆款基金頻發外,隨著市場高走,公募基金的“88魔咒”又出現了。

何謂“88魔咒”?就是當公募基金的倉位達到88%或以上時,這時候公募基金可以增倉的基金不多,反而可以賣出的基金一大把,意味著行情可能要下跌。

根據天風證券的統計,截至2020年1月10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90.5%,相比上週估計值下降0.5%,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7.3%,相比上週估計值下降0.4%。

A股3100點關口壓力重重,這3點投資者要讀懂,年關還有行情嗎

從2019年1月底天風證券進行倉位統計以來,可以發現不管是股票型基金還是偏股型基金,倉位都呈現走高的態勢,尤其偏股型基金更甚。

2019年的3月底,“88魔咒”就靈驗了一次,當時股票或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都達到階段高位,分別為89.9%和85.6%(截至2019年3月29日當週),此後的4月中旬左右,大盤見頂。

當下,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超過90%,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無限接近88%,對此,要引起足夠的警惕。

第三點:增量資金流入“過火”

其實,不管是爆款基金增多,還是公募基金的倉位在上升,歸根到底,就是市場上的錢變多了。只是,按照招商證券的說法,這種勢頭有點過熱了。

據招商證券統計,進入2020年,各類資金延續2019年末強勁流入的狀態,2020年第一週增量資金約371億元,第二週達到約515億元。

A股3100點關口壓力重重,這3點投資者要讀懂,年關還有行情嗎

總體而言,目前A股資金淨增量規模處於2016年以來周度歷史數據90%分位數以上的水平,屬於資金淨增規模較多的周。

其中,尤以北向資金流入更瘋狂,從2019年11月14日以來,北向資金幾乎一直是買買買的狀態,要不是2019年12月31日小幅淨流出1.62億元,將創下連續39個交易日淨流入的新紀錄。

從數額上看,自2019年11月14日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1555.46億元,基本上是2019年全年的一半水平。

A股3100點關口壓力重重,這3點投資者要讀懂,年關還有行情嗎

或許正因為此,招商證券表示,考慮到目前資金流入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短期進一步加速流入的概率不高,但預計仍有望延續淨流入的狀態。

春季行情要結束了嗎?

以上種種,華泰證券的觀點能夠給出很好的解釋。其認為,A股熱點在一個半月內快速擴散,景氣拐點的行業及個股估值分位數明顯提升,在長端利率水平3%以上、下行空間有限的環境裡,大概率難以給景氣板塊更高估值。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預留倉位給年報一季報的盈利驅動行情,性價比或高於繼續追春季躁動行情。

當然了,從更長遠的週期看,安信證券認為,國內外環境整體積極,國內經濟階段企穩改善,流動性環境整體處於充裕,年初市場風險偏好較好,市場或將依然處於震盪向上趨勢。

海通證券也認為,2020年全年以盈利為核心,利潤增速快的行業可能漲幅更大,即盈利上升陡峭行業漲幅或居前,形成牛市主導產業,科技和券商或將更有機會。

短期A股漲幅驚人,創業板指剛剛創下33個月新高,市場會給投資者降降溫嗎?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