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孩子在幼兒時期難免會因為認知不足而說出一些比較好笑的話,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童言無忌。不過在孩子童言無忌的時候,我們的回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好好看待這件事情的話,後果會變得非常嚴重。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近日一位媽媽帶著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忽然看到孩子指著空房間大喊道:"那裡有人!"當媽媽聽到孩子的喊聲時也是嚇了一跳,難道家裡面來賊了?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可最後的結果真是讓這位媽媽感覺到很無奈,原來是空調上貼著一個小貼紙,貼紙上畫著兩個小人而已。其實關於這樣的案例有很多,而且每當孩子童言無忌的時候父母都覺得很無奈。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網友萌主小鹿說道:我記得我被嚇得最慘的一次就是晚上跟女兒散步的時候,女兒竟然指著我的背後說姐姐,結果我回頭的時候什麼都沒發現。最後才知道,原來孩子指的姐姐是月亮姐姐。我當時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特別無奈!

網友明天會更好說道:我家孩子也總是讓我無語,有一年她指著窗戶非說外面有人,把我嚇得夠嗆。然後我直接給老公打電話,讓老公回來看一看。結果呢?窗戶外面的人其實就是女兒的影子,老公還因為這件事情曠了一天工,特別無奈!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由此可見,孩子的"童言無忌"的確讓我們感覺到很惆悵,可我們又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孩子。難道要狠狠地斥責他們嗎?不見得,因為孩子只不過是不瞭解某些事情,所以才會用那不成熟的方式表達出來。那我們遇到孩子"童言無忌"的時候,該如何應對?

父母應如何對待孩子地"童言無忌"

1、不要指責孩子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我們最好不要指責孩子,因為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我們指責很容易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到時候孩子就容易出現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畢竟孩子"童言無忌"也並不是什麼大事,所以我們一定要冷靜一些,聽一聽孩子們為什麼要說出這些話。是單純的想要開玩笑呢?還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呢?

2、 可用開玩笑地方式應對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當我們聽到孩子說出一些讓我們不理解的話的時候 ,我們完全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回應他們。這樣不僅能夠緩解尷尬,還會打消孩子們的好奇心。譬如孩子問:"媽媽,為什麼電視裡的人會動啊?"我們完全可以回答道:"因為他們是活人,所以會動呀!"有些事情等孩子長大了以後自然就都會了解了,現如今我們還是應該稍微滿足一下他們的好奇心才是。

3、 主動帶孩子正確認識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如果我們覺得孩子的"童言無忌"會讓他們在今後生活中出現問題的話,那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帶孩子正確的認知。譬如孩子在小的時候根本分不清什麼是虛假的什麼是現實的。他們總會把布娃娃比喻成人,那我們就直接帶著孩子好好地觀察一下布娃娃。

我們可以拍一拍布娃娃的臉,然後告訴孩子:"你看,布娃娃是不會動的,所以你不要害怕,它們是不會吃了你的。"我們可以在給孩子解釋完之後,讓孩子自己來嘗試一下,只有親身的嘗試過,它們才能夠更加理解我們的話。所以當孩子童言無忌的時候我們沒必要感覺無奈,我們有很多辦法都可以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到每一件事情的。

媽媽帶著寶寶看電視,寶寶突然指著空房間說:“媽媽,那裡有人”

當然,我們在平常的時候也不要總是嚇唬孩子,有的時候正是因為我們說的話比較嚇人,所以給孩子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孩子認知方面的錯誤,絕大部分原因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儘量不要讓孩子有壓力,然後耐心的教育他們即可,這樣孩子就會充分地瞭解到自己認知方面的錯誤,並試圖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