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時候你最喜歡吃的美食是哪道?現在還喜歡吃嗎?

大釘哥來了


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煎茄盒,這件事真的是記憶猶新,因為小時候條件比較差一些,能吃到油炸的或者是油煎的食物,就覺得特別香,特別解饞,現在的茄盒大部分都是放入鍋中去炸的,但是從小條件比較差,所以不忍心浪費那麼多油,母親都是給我們去做煎茄盒,這樣油會少一些,但比起炒青菜油還是要多一些的,所以就特別愛吃,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現在我也特別愛吃煎茄盒,經常自己做來吃。


這道菜是選用茄子和韭菜,肉等食材混合在一起,做出來的味道非常好,說一下具體的製作方法。首先準備一下食材:

茄子,韭菜,粉條,豬肉,鹽,雞精,植物油,生抽,蠔油,麵粉,雞蛋。


烹飪步驟:

  1. 先把茄子清洗乾淨,切成薄片,切的時候兩個薄片連一起,不要切斷,方便往裡面夾餡。
  2. 豬肉清洗乾淨,剁成肉醬放在碗中,放入鹽,蠔油,生抽,雞精攪拌均勻,沿著一個方向去攪拌上勁,醃製30分鐘入味。
  3. 韭菜選擇嫩一些的清洗乾淨,切成5mm的段備用。
  4. 粉條提前30分鐘用溫水泡發,切成段放入韭菜裡面,加入熟油攪拌均勻,再與豬肉充分攪拌。
  5. 餡料做好把它夾入茄盒裡面。
  6. 準備一個盆,裡面放入麵粉,磕入一個雞蛋,加入清水,攪拌成麵糊狀,把茄子放入麵糊裡面裹上薄薄的一層面糊。
  7. 電餅鐺裡面刷上油,放入茄盒,兩面煎至金黃色,熟透就可以取出食用。

烹飪小提示:

  1. 粉條是非常難熟的,所以要用溫水去泡發,或者是泡的比較慢的話,直接放在鍋里加熱一下,這樣煮一下更容易變軟,取出來以後控幹水,切成段就可以食用了。
  2. 豬肉選擇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會更香,油水更大,如果不喜歡吃太油膩的,可以選用裡脊肉即可。
  3. 喜歡吃辣的,可以在裡面加入一點胡椒粉或者是辣椒油攪拌一下味道也不錯。


    我是一個為了孩子吃的健康而努力學做飯的寶媽,三個月前加入悟空問答,創造過單篇閱讀量349萬的成績,積累粉絲6800人,感謝大家對鏟子愛廚房的支持,每天在頭條持續分享家常菜,麵食,烘焙小吃的製作方法,喜歡做飯的朋友記得動動手指點下關注,球球媽感謝大家觀看!

鏟子愛廚房


麵餅蒸雞

懷念媽媽做的所有飯菜的味道!小時候物質匱乏,家中食物基本上都是媽媽在地鍋上做的,食材是自家種養的,只有醬油、鹽、五香粉等佐料是買來的。媽媽盡力把粗茶淡飯做的可口,哪怕是剜來的野菜,樹上釆的槐花、榆錢兒,經過媽媽的手蒸制,也都變成美味。在所有媽媽做的可口飯菜中我最懷念的就是麵餅蒸雞!

農村平時不殺豬,也沒冰箱放肉,家中來客時,媽媽會殺只雞待客。我家有八囗人,加上客人十多個人,一隻雞份量有點少,媽媽就做麵餅蒸雞,既顯得量多,又美味可囗。

材料:

宰殺後的土雞一隻

麵粉適量

五香粉(買的)、鹽、蔥花、姜未、醬油、蒜泥、幹辣椒、豬油(可用菜籽油替代)、白酒 適量

做法步驟:

1.雞斬去頭、屁股,扒出內臟,切塊,洗淨,在燒開的水中焯下(內臟也下水焯下),撈出瀝乾水分;

2.雞肉塊及內臟中加入適量的五香粉、鹽、蔥花、薑片、醬油、蒜泥、幹辣椒 ,白酒,拌勻,醃製約半小時;

3.用熱水和麵成光滑麵糰,擀成比篦子大的薄面餅;

4.醃製好的雞肉淋去汁液,拌上豬油,撒入麵粉,使每塊雞肉都裹上足夠的麵粉,彼此不粘連;

6.地鍋里加水,用木材燒火,水燒開。鍋裡放上篦子,鋪上洗淨淋幹水的玉米葉;

7.將麵皮放玉米葉上,雞肉倒麵皮上,上面蓋上玉米葉;

8.蓋上鍋蓋,大火蒸約半小時。

出鍋,揭去玉米葉,雞肉塊塊乾爽,香而不膩,麵餅因吸收了雞肉汁液非常好吃,我們都搶著吃地!

我在多地吃過粉蒸雞,也吃過麵皮蒸雞(雞肉不拌粉,上下用兩張麵皮包裹),但覺得沒我媽媽做的好吃。這個麵餅蒸雞我以前也做過幾次,但蒸出的雞塊老糊到一塊,更沒媽媽做的好吃,愈發懷念媽媽做的麵餅蒸雞!

我沒圖片,為更好描述這道美味菜,我借用了美食天下作者“痛苦的人生”等人的圖片,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心怡健康飲食


小時候你最喜歡吃的美食是哪道?現在還喜歡吃嗎?

說實話,小時候真沒吃過什麼特別的美食,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基本上也就是家常便飯吧!偶爾爸媽也會有買一些對那時候的我來說絕對是美食的存在!甚至到現在,一樣喜歡吃,雖說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但仍然覺得好吃,喜歡吃!

比如:

吊爐燒餅

吊爐燒餅,到現在仍然覺得是人間美味,如果說,桌子上放滿了大魚大肉和燒餅的話,尤其是剛烤好的燒餅,絕對的會先拿燒餅吃!

韭菜雞蛋餡的餃子

有這麼一首歌:你最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給你包,這個人就是娘,這個人家是媽……

自己絕對能吃慢慢的一大盤甚至兩盤,看著圖片,都有點餓了……

醋溜白菜


白菜,百菜之王,醋溜白菜,爽口不油膩!

老醋花生

不過小時候的沒這麼精緻,基本就是放點黃瓜丁,現在來講,絕對的是必備的下酒菜之一!

你們覺得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請關注:家是我的信仰


家是我的信仰


我是第一批90後,小時候吃的東西不多,基本上就是狗屎糖,西瓜糖,酸梅粉這些暴露年齡的古董級零食,還有山上的野果。但最喜歡的是外婆做的糖漬黃瓜幹,暑假裡把青脆黃瓜放糖裡醃著,幾天之後從陶罐裡拿出來暴曬,上面還沾著沒化開的糖粒和糖汁。曬好後是深褐色或黑色的半透明的,扁扁的,皮上很多皺,但表面亮光光的,像塗過油,不會幹得咬不動,又有嚼勁,又不會甜得太膩。


範閒你過來一下



卡迪那豌豆脆酷辣味

據說現在已經改名為可樂果,而現在叫做卡迪那的已經不是原來的味道了。酷辣的味道簡直是無辣不歡人士的最愛,一次能吃很多包。還記得廣告詞:姜,還是老的辣,再辣也辣不過卡迪那......

7.咪咪蝦條

至今都超愛的一款零食,也是我調零食箱的常客。嚼起來脆脆的,沒頭緒時來上幾包感覺什麼煩惱都可以解決~不過市面上也有假的咪咪蝦條,記住彈吉他的鬥雞眼貓咪就是了

8.爽爽大蟹酥

味道跟很多膨化食品差不多,但因為是小時候寵幸過的,就是會覺得跟現在的其它零食不一樣。某寶現在依然有賣,趁此機會回憶一波童年也是不錯滴~

9.旺旺小小酥

旺旺家族的廣告一向令人記憶猶新,這個也不例外:唯我獨脆,旺旺小小酥,旺旺!臺詞畫面感滿滿的。最喜歡黑胡椒味道的,也算是小時候要家長格外開恩才能經常買的零食之一。同系列的還有旺旺仙貝等~

10.牛羊配

用麵粉製成的一種麵食食物,也是很多人愛吃的膨化食品之一。小時候不覺得,現在感覺名字怪怪的

11.有友泡椒鳳爪

97年誕生於重慶,現在暢銷全世界。有調君小時候還是蠻饞它的,但它也是在當時的奢侈零食名單中,並不會像辣條那樣能經常吃到~

12.各種貓耳朵

有甜味的也有鹹味的,長大後也是無限回購的零食。

- 酸甜系列 -

1.果丹皮

主要原料是山楂,味道酸酸甜甜的。有調君經常會在吃膩了其它零食後來一點,開胃後又開始吃其它零食,循環往復......

2.陳皮丹

跟上面零食一樣也是屬於開胃一類,小時候電視劇看多了,總覺得吃完自己會變得很厲害。

3.跳跳糖

可以說是當時的最愛之一了,小時候不懂那麼多原理,覺得這是一種很神奇的糖,也是為數不多地會讓它在嘴裡自然消亡的糖。(感覺沒吃過跳跳糖都不配說有童年)

4.大大泡泡糖

印象深刻的還是當年的廣告,那個superman。以至於有段時間經常買來和同學們比誰吹的泡泡更大。同系列的還有大大卷,正如廣告所說:好吃的泡泡糖,還有不同的玩具。


孕中小辣媽


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一道萊是什麼?

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我老母親做了一道拿手菜,在我記憶中,逢年過節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我的老母親,都會做一些好吃的招待客人,尤其是她會給客人做一份最拿手的炒“麻豆腐”,這道菜深受客人的喜愛,每次母親做飯的時候,我都在旁邊幫忙打下手,時間長了我也就學會了做飯做菜,尤其是炒“麻豆腐”是我的拿手菜。

下面就我把炒“麻豆腐”的方法和技巧都介紹給大家。麻豆腐有三種炒法,第一種是清真炒法,用羊尾油炒制;第二種炒法,叫宮廷炒法,用熟豬油炒制;第三種炒法,是大眾炒法,用素油炒制;這三種炒法都有人喜歡吃,今天我們就用第三種炒法,先準備綠豆500克用水泡製,用料理機粉碎,經過三天發酵而成。準備發酵好的麻豆腐500克、煮熟的黃豆20克、肉末10克、蔥末一份、薑末一份,蒜末一份、韭菜段一份、幹辣椒一份、雪裡蕻醃一份、雞精2克、食用鹽3克。



【操作過程】

1.鍋中放油,油溫燒製四成熱,蔥薑蒜放在鍋中爆香,將肉末放在鍋中煸炒,放入雪裡蕻、加入煮熟的黃豆、再將發酵好的麻豆腐放入鍋中,大火煸炒,加入食用鹽、雞精繼續煸炒。



2.煸炒好之後,裝盤備用。

3.將炒好的麻豆上面放上韭菜段,再澆上辣椒油,即可食用。



這道麻豆腐就算做好了,讓你吃出小時候的味道,也能讓你吃出老北京獨特的風味兒。


同姐美食


小的時候家裡很貧苦,平時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每到村子裡有人結婚,小孩子們總能吃到琉璃丸子。至今想來,那仍然算得上是一道美味。

後來成家,我自己也嘗試著做了給家人吃,每次均以失敗告終。

這道菜在我孃家魯西南,經常於婚宴上才會出現的。白事不會有這道寓意團圓甜蜜的菜。後來帶老公回孃家,他吃到這個東西連說好吃。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吃過這個魯菜中的名品嗎?





魯西南女子在關中


小時候最愛吃的是燴菜,那時候農村生活條件比較差,一年見不到幾次葷腥,有人結婚就是全村最熱鬧的時間,當然也是我們這幫孩子打牙祭的美好時光,

小夥伴們三五成群,蹦蹦跳跳穿梭與來賀喜的賓客之間,


農村結婚小孩子不讓座席,管事的老懂會提前交代伙房備上一大鍋燴菜,

小夥伴們習慣了圍著鍋臺看大師傅們揮刀弄鏟,熱鬧非凡,

師傅一會拿肉,一會放菜,配合行雲流水,一會功夫一鍋香氣撲鼻的大鍋燴菜馬上準備出鍋,

紅的是肉,白的豆腐,黃的粉條,綠的青菜,……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大師傅們一嗓子開飯咯,人群迅速集結,

拿勺子遞碗,

個個爭先,

再來兩個熱饅頭,美妙滋味不可言傳,
快樂的童年,迷戀的味道,在唇齒之間,喜歡,留戀……。


呆匿


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大伯家的臘肉。記得小時候去我大伯家裡,吃了很喜歡吃菜,現在還記得,大伯家在農村,豬是自己養的,蔬菜是自己種的,每年暑假的時候,我父親都會帶我和弟弟去大伯家玩一個暑假,然後還會和小夥伴一起去割豬草,豬草帶回來剁碎餵豬,所以小時候的豬肉好吃。

在大伯家裡最開心的事,就是吃大伯家的飯菜啦,飯是大灶臺燒柴火木桶蒸熟的飯,蔬菜是菜園裡摘的,豆角、南瓜、茄子等,用辣椒炒,那種新鮮味好吃,最難忘的是大伯家的臘肉,因為他是用大碗放在蒸飯桶裡蒸熟的,一端出來,臘肉又香又紅,太香了。至今還喜歡吃臘肉。


杏妍75276824


個人比較喜歡爆炒螺螄

因為家裡靠江,所以各類水產吃得不少。但是最喜歡吃得還是螺螄。

小時候鄰居家總是喜歡拿個大木盆,去合理撈河蚌撈螺螄,都是成盆成盆地打撈。然後撈得多了,就會送我奶奶家,我跟家裡幾個小孩,從小吃螺螄就是按盆吃得(臉盆那麼大)

其實螺螄未必需要很複雜的做法,吃得就是彈牙鮮嫩那個勁兒。

我們之前都是直接加點蔥薑蒜料酒鹽糖和辣椒一炒,就這麼簡單燴一下,然後就能美滋滋地端著盆吃上一下午。

我們那邊螺螄不用牙籤挑,從小就是嘬著吸出來。這個絕技等我到了北方以後,還被好多同事羨慕過。

其實技巧很簡單,就是在剪開的螺螄屁股後面吸一下,然後再從前面吸,就很好吸到了。

當然了,現在成盆吃螺螄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先不說河流被汙染,沒人願意下河打撈。現在一起吃螺螄的幾個孩子,也都各奔東西,為生活奔波去了

或許我們現在的日子遠比小時候幸福,螺螄也是隨時想吃就吃,但是卻總覺得少了一些發自內心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