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東芝事件的主角是九軸五聯動數控機床,這是加工戰略核潛艇七葉大側斜螺旋槳的關鍵設備。首先要說明的是,蘇聯也有能加工這種螺旋槳的大型數控機床,只是其加工後的精度不夠,導致螺旋槳噪音過大,在水下潛航時容易暴露在敵方聲納搜索系統中。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七葉大側斜螺旋槳

而且核潛艇包括其它航空航天裝備的核心技術有很多,比如核反應堆、材料、結構設計、發動機等方方面面。所以東芝事恰好證明蘇聯裝備製造水平相當高,只通過引進幾臺高檔機床就解決了制約潛艇性能的唯一瓶頸。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我國如今也能製造5軸以上多軸聯動機床

試想在1980年代我國進口東芝九軸五聯動數控機床後能造出095核潛艇麼?而蘇聯的第四代先進核潛艇阿庫拉級1985年就已經服役。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阿庫拉級核潛艇

蘇聯航空領域製造水平就不細說了,一架安225就能證明。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安225揹負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在航天領域,和平號空間站已經墜毀十多年不說啦。不過RD-180重型火箭發動機連美國如今都在大量採購使用。製造工藝水平自然沒得說。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RD-180重型火箭發動機

至於機床研發水平,能造出上述這些裝備,不可能全依靠進口機床。下面是蘇聯1983年研製的2С42-65型八軸四聯動數控機床,採用微處理器MS1201,用於鑽削、銑削和鏜孔設備。據說後來還研製出10軸5聯動機床,說明其最終攻克了五軸聯動技術,不過網上沒找到相關圖片。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前蘇聯研製的八軸四聯動數控機床

而且在特種加工技術方面,電火花與線切割工藝都是蘇聯人率先發明使用的。而且其電解加工渦輪葉片技術也是獨樹一幟。這些都是高端軍工製造必須的關鍵技術。

東芝事件根本不能證明前蘇聯機床工業發展水平很低

帶矢量尾噴管的渦扇發動機

綜上所述,前蘇聯的裝備製造業,尤其是航空航天、潛艇等軍工製造業,絕對是世界頂級的水平,與美國相比也是互有勝負。即使是如今的日本包括我國在內,在這方面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其機床工業的整體水平,也是相當高大上的,只是在個別領域存在少數短板而已。

東芝事件其實就是西方政治+媒體=謠言!!!目的是為 推銷西方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