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靖遠縣檢察院“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綜述

水清了 河暢了 岸綠了

靖遠縣檢察院對提起公益訴訟的 某採砂廠督促水務、環保部門依法查封 (2018年8月2日拍攝)。 通訊員 包濤

靖遠縣位於黃河上游,黃河流經縣境 9 個鄉鎮。由於多年來監管乏力,靖遠段黃河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保護黃河生態迫在眉睫。z自 2015 年靖遠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院紮實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有效懲處違法行為,治理黃河生態環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為做好保護母親河行動,靖遠縣檢察院強化公益訴訟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培訓,積極和環保、水務、自然資源等部門聯繫和溝通,對各部門執法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摸底,建立聯合執法機制。

為讓黃河周邊群眾瞭解檢察機關的這一重大舉措,靖遠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負責人魏盛麗和員額檢察官李建明多次來到黃河沿岸鄉鎮,積極發動群眾,蒐集河流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同時還印製以“我和環境共友好、攜手保護母親河”為標題的宣傳彩頁和“同飲家鄉水,共護母親河”“愛水節水護水,保護母親河”等標語的橫幅,並錄製成視頻音頻後用大篷車在沿黃河的9個鄉鎮宣傳,讓百姓樹立環保意識。

工作中,靖遠縣檢察院積極與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聯繫,瞭解河道受汙染情況及對轄區河道內採砂廠的監督情況等。對摸到的線索整理上報,積極履行訴前程序,對整改不到位的仍損害生態環境的案件及時報請提起公益訴訟,為進一步保護母親河、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幸福新家園貢獻檢察力量。

為形成監督合力,靖遠縣檢察院首先加強了內部聯動,理順各業務部門及鄉鎮檢察室之間案件移送機制,實現信息共享。

強化外部協作,積極與食品藥品、水務、衛生、國土、環保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主動到各行政執法單位掌握其行政執法的情況,查閱執法案件資料,發掘案件線索,積極關注新聞媒體報道,挖掘案源線索。

暢通舉報渠道,大力宣傳《甘肅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向社會公佈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利用靖遠縣融媒體中心、靖遠縣檢察院微信公眾號向社會發布《靖遠縣人民檢察院關於公開選聘公益保護信息聯絡員的公告》,引導廣大群眾關注公益訴訟工作,積極進行線索舉報。2019年,共收集各類案件線索47件。

在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中,靖遠縣檢察院始終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嚴格訴前程序,著力查辦典型案件,不斷增強工作效果。

2017年,檢察官在專項行動中發現,位於靖遠縣城北城黃河橋上游的某石料廠於2006年辦理《河道採砂許可證》,但沒有辦理年審,並於2007年距黃河大橋不足100米處建成砂廠。由於靖遠縣水務局怠於履職,致使砂廠多年來一直無證在黃河河道開採砂石、洗砂,並在河床上大量堆積棄料,破壞黃河河道生態環境,損害公共利益。靖遠縣檢察院依法向蘭州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判決生效後,縣水務局徹底取締砂廠並進行了美化綠化。

2018年,靖遠縣檢察院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縣水務局在祖厲河烏蘭鎮羅家灣段建設防護欄3公里,防止居民向祖厲河傾倒垃圾汙染水體。2019年,共向相關單位發出訴前建議41份,全部得到整改落實。

2018年,靖遠縣檢察院對全縣非法採砂情況調查中,發現2起非法開採砂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案件線索,在督促縣水務局向公安機關移交併立案的同時,建議縣水務局對全縣各鄉鎮轄區的季節性河流內採砂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縣水務局聯合國土、環保等部門進行專項整頓治理,有力保障了河道環境和行洪安全。

靖遠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副隊長王鋒說:“剛開始水務局不重視,通過檢察院的監督,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監督中的配合,什麼叫配合中的監督。大隊現在運用無人機每天巡查河道2到3次,確保治理好了再不反彈。”

“前幾年,黃河兩岸尤其城鎮流經地屠宰場血腥味加上垃圾的傾倒臭氣熏天,當地百姓叫苦連天呀。”從小在靖遠縣黃河邊長大的李巨旺這樣描述之前的情景。

“這幾年在檢察機關的進一步監督下,在水務局積極的履職中,河道的水清了、河暢了、景美了、岸綠了,我們有了好的生活環境了。”家住靖遠縣糜灘鄉碾灣村的武乃莉對近年來黃河兩岸環境的改變深有感觸地說。(記者 鄭銀國 通訊員包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