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本歷史上一共擁有過有多少艘戰列艦?

黑白年代239


戰列艦在舊日本海軍中的艦種名詞稱為“戰艦”。如果以曾經列入“戰艦”“巡洋戰艦”艦種為標準,日本歷史上一共擁有過36艘戰艦,分別如下:

No1 “扶桑”

1878年在英國沙姆達船廠建成,排水量3777噸,主炮為4門24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1898年列為二等戰艦。曾參加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No2 “鎮遠”

1895年2月17日從山東劉公島繳獲的北洋海軍鐵甲艦,1898年列為二等戰艦,曾在日本海軍中參加過日俄戰爭。


No3 “富士” No4 “八島”

1897年分別在英國泰晤士鐵工廠和阿姆斯特朗公司建成,排水量12533噸,主炮為2座雙聯12英寸炮,1898年列為一等戰艦。


No5“敷島”

1900年在英國泰晤士鐵工廠建成,排水量14580噸,主炮為2座雙聯12英寸炮,1900年列為一等戰艦。


No6“朝日”

1900年在英國約翰布朗船廠建成,排水量14765噸,主炮為2座雙聯12英寸炮,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


No7“初瀨”

1901年在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成,排水量15000噸,主炮為2座雙聯12英寸炮,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


No8“三笠”

1902年在英國維克斯公司建成,排水量15362噸,主炮為2座雙聯12英寸炮,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


No9“壹岐”

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尼古拉一世”戰艦,排水量9672噸,1905年列為二等戰艦,主炮為1座305毫米口徑雙聯炮。


No10“丹後”

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波爾塔瓦”號,排水量10960噸,1905年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11“相模”

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佩列斯維特”號,排水量12674噸,1905年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254毫米炮。


No12“周防”

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勝利”號,排水量12970噸,1905年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254毫米炮。


No13“肥前”

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列特維尊”號,排水量12700噸,1905年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14“石見”

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鷹”號,排水量13516噸,1905年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15“香取” No16“鹿島”

1906年分別在英國維克斯公司、阿姆斯特朗公司建成,排水量15950、16400噸,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17“薩摩”

1910年在橫須賀工廠建成,排水量19372噸,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18“安芸”

1911年在吳工廠建成,排水量19800噸,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19“河內” No20“攝津”

“河內”1912年在橫須賀工廠建成,“攝津”同年在吳工廠建成。排水量20800噸,建成時列為一等戰艦,主炮為6座雙聯305毫米炮。


No21“筑波” No22“生駒”

1907、1908在吳工廠建成,排水量13750噸,1912年列為巡洋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23“鞍馬” No24“伊吹”

“伊吹”1909年在吳工廠建成,“鞍馬”1911年在橫須賀工廠建成,排水量14636噸,1912年列為巡洋戰艦,主炮為2座雙聯305毫米炮。


No25“金剛” No26“比叡” No27“榛名” No28“霧島”

1913至1915年建成,排水量26330噸,1931年列為巡洋戰艦,裝備4座356毫米雙聯主炮。


No29“扶桑” No30“山城”

分別於1915、1917年建成,排水量29330噸,建成時列為戰艦,裝備6座356毫米雙聯主炮。


No31“伊勢” No32“日向”

分別於1917、1918年建成,排水量29900噸,建成後列為戰艦,裝備6座356毫米雙聯主炮。


No33“長門” No34“陸奧”

分別於1920、1921年建成,排水量32720噸,建成後列為戰艦,裝備4座410毫米雙聯主炮。


No35“大和” No36“武藏”

分別於1941、1942年建成,排水量64000噸,建成時列為戰艦,裝備3座460毫米三聯主炮。


海研會


作為以大口徑艦炮和厚重裝甲保護的戰列艦,能承擔起繁重的遠洋作戰任務,二戰以前,一直是各海軍強國所追求的目標。


東亞島國日本,自甲午海戰打敗北洋水師,對馬海峽打敗俄國太平洋艦隊後,為雄霸海洋世界,對戰列艦可謂不斷追求。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自明治維新到二戰期間,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擁有過10個級別的24艘戰列艦,另有繳獲大清、沙俄以及德國海軍陪賞等10艘戰列艦,總共有34艘戰列艦,不包括因多重原因未能服役成軍的13艘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

日海軍聯合艦隊的戰列艦包括2艘富士級戰列艦即富士號、八島號;4艘敷島級即敷島號、朝日號、初瀨號、三笠號;2艘香取級即香取號、鹿島號;2艘薩摩級即薩摩號、安芸號;2艘河內級即河內號、攝津號;4艘金剛級即金剛號、比叡號、榛名號、霧島號;2艘扶桑級即扶桑號、山城號;2艘航空戰列艦伊勢級即伊勢號、日向號;2艘長門級即長門號、陸奧號;2艘大和級即大和號、武藏號。

(金剛級戰列艦)

日海軍在戰爭繳獲的戰列艦,包括甲午戰爭後大清的鐵甲艦鎮遠號;日俄戰爭繳獲沙俄的石見號、 肥前號、 丹後號、 壱岐號、 周防號、 相模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收穫德國陪賞的拿騷號、白色城堡號、赫爾戈蘭號。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4月7日於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內容推送,歡迎關注本文作者。


國平軍史


日本擁有過的戰列艦來說,很多人會遺漏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繳獲,日本先後擁有戰列艦(鐵甲艦/二等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共30艘,現在把日本擁有的戰列艦列表如下,

日俄戰爭前

鐵甲艦/二等戰列艦1艘,前無畏艦4級6艘(一說3級6艘)共7艘

定遠級1艘:鎮遠號(鐵甲艦/二等戰列艦,1895年甲午戰爭繳獲,)



富士級2艘:富士號1897年服役,八島號1897年服役



敷島級2艘:敷島號1900年服役,初瀨號1901年服役



朝日級1艘:朝日號1900年服役



三笠級1艘:三笠號1902年服役



日俄戰爭繳獲

前無畏艦4級5艘(其中2艘一戰時由俄國回購)共5艘

波爾塔瓦級1艘:丹後號(原波爾塔瓦號,1905年繳獲,1916年返銷俄國)



佩列斯韋特級2艘:相模號(原佩列斯韋特號,1905年打撈,1916年返銷俄國),周防號(原勝利號,1905年打撈)

佩列斯韋特號打撈前


周防號


列特維贊級1艘:肥前號(原列特維贊號,1905年繳獲)

肥前號

波羅迪諾級1艘:石見號(原鷹號,1905年繳獲)

石見號

日俄戰爭後

前無畏艦2級4艘,準無畏艦1級2艘,合計6艘

香取級2艘:香取號1906年,鹿島號1906年

薩摩級2艘:薩摩號1910年,安芸號1911年

河內級2艘:河內號1912年,攝津號1911年

超無畏艦

戰列巡洋艦1級4艘,戰列艦4級8艘,合計12艘

金剛級4艘:金剛號1913年,比叡號1914年,霧島號1915年,榛名號1915年

扶桑級2艘:扶桑號1915年,山城號1917年

伊勢級2艘:伊勢號1917年,日向號1918年

長門級2艘:長門號1920年,陸奧號1921年

大和級2艘:大和號1941年,武藏號1942年


DDG的老船塢



從甲午戰爭後日本開始用大清的賠款壯大自己,直到1905年日俄戰爭中就擁有了2級6艘前無畏艦,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俄國太平洋艦隊和遠東艦隊,俘虜和打撈修理了共11艘俄國的前無畏艦。

而在戰後自己開始建造自己的國產無畏艦,但是整出來的香取級、薩摩級、河內級3級各2艘軍艦由於主炮倍徑不統一,所以還是被劃為前無畏艦。


所以為了趕上世界海軍潮流,日本決定再次外購軍艦,這就是我們熟悉的4艘金剛級,而日本在吃透了技術後自己本來打算再建造一級超弩級戰列艦,但是在建造中發現問題並修改,就分成兩級,分別為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而日本自己的國產戰列艦為2艘長門級和後來的2艘大和級。所以除了俘虜俄國的11艘軍艦外,日本聯合艦隊共有10個級別共24艘戰列艦。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日本歷史上擁有過10級24艘戰列艦,另外還有10艘從外國俘虜和賠款得到的戰列艦。時間由1894年到1945年,所以即便甲午海戰清政府勉強取得勝利,那麼等到日本12649噸的富士級戰列艦完工一樣還可以擊敗北洋水師。到二戰結束時除個別保留,其餘全部被擊沉。這10級分別為富士級2艘、敷島級4艘、香取級2艘、薩摩級2艘、河內級2艘、金剛級4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2艘、長門級2艘、大和級2艘。我們詳細來看一下

開始之前說幾句話,關於富士級戰列艦資金問題根甲午戰爭賠款沒有任何關係!也不存在日本借了大量戰爭外債問題。第一:富士級戰列艦1894年8月1日開工建造,而黃海海戰1894年9月17日開始,馬關條約1895年4月17日簽署。第二,日本並不是靠甲午戰爭賠款支付的富士級尾款,有人指出富士級只支付了三分一的款,沒錯,但是現在造船本來就是分期付款,先付定金再分期付尾款,傻子才一次性付全款,事實上,富士級戰列艦的預算案日本國內財政完全能夠擔負,即便不需要甲午戰爭賠款也能夠擔負剩下幾期款額。而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日本的軍費預算2.5億日元,實際花費一直2.04億日元,這2.04億還包括之後出兵臺灣的花費。所以日本欠大量外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日本的財政收入在1893年已經達到7585萬兩白銀,而清政府此時也不過8800萬兩,實際上日本在當時的財政收入已經可以和清政府相抗衡了!反而清政府此時軍費中外債部分已經達到58%,甲午戰爭除非清政府勝利,哪怕清政府拖延下去只會輸的更慘,


富士級(12649噸,富士、八島)

富士級戰列艦為日本為對付北洋水師定遠鎮遠號鐵甲艦專門向英國訂購的戰列艦,建造2艘。首艦富士號1894年開工建造,1897年8月17日建造完成。滿載排水量12649噸,艦長125.5米、寬22.4米,吃水8米,航速18節、裝備305毫米主炮4門、152毫米副炮10門、3磅炮20門、2.5磅炮4門。我們可以看到富士級無論從噸位、火力、航速均已超過北洋水師定鎮兩艦,所以北洋水師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富士號1945年7月18日被美軍空襲坐沉軍港

八島號1904年5月15日日俄戰爭期間在旅順港外圍2次觸雷沉沒

敷島級(15140噸,敷島、初瀨、朝日、三笠)

敷島級戰列艦為日本1896年向英國訂購的戰列艦,建造4艘,首艦敷島號1897年開工建造,1898年下水,1900年完工。滿載排水量15140噸,艦長133.5米,寬23米,吃水8.2米,航速18節,裝備305毫米主炮4門、152毫米副炮14門、76毫米火炮20門、47毫米火炮8門、457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敷島號1926年被除名,1947年解體

初瀨號1904年5月15日日俄戰爭期間在旅順港外圍2次觸雷沉沒

朝日號1942年5月25日金蘭灣被美國三文魚號潛艇擊沉

三笠號1923年9月1日被關東大地震損壞,1925年作為紀念艦保留在橫須賀

香取級(15950噸,香取、鹿島)

香取級戰列艦向英國訂購作為日俄戰爭用艦,但是最終完工時日俄戰爭結束。建造2艘、首艦1904年開工建造,1905年下水、1906年完工。滿載排水量15950噸,艦長143.3米、寬23.8米,吃水8.2米,航速18節,裝備305毫米主炮2門、254毫米主炮4門、152毫米副炮12門、76毫米火炮16門、47毫米火炮3門、457毫米魚雷發射管5具。

香取號1925年1月25日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退出現役報廢拆解

鹿島號1924年11月24日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退出現役報廢拆解

薩摩級(21800噸,薩摩、安芸)

薩摩級戰列艦為日本國內自行設計建造的戰列艦,裝備主炮16門,該戰列艦一出令西方海軍震驚,因為他們不相信日本在1905年有建造2萬噸戰列艦的能力。薩摩級共建造2艘,首艦與1905年在日本橫須賀開工,1906年下水、1910年建成服役,滿載排水量21800噸,艦長146.9米,寬18.25米,航速20節,裝備305毫米主炮4門、254毫米副炮12門、120毫米副炮12門、76毫米速射炮8門,457毫米魚雷發射管5具。

薩摩號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裁撤1924年9月2日被作為靶艦擊沉

安芸號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裁撤1924年9月7日被作為靶艦擊沉

河內級(21823噸,河內、攝津)

河內級為日本自行設計建造,一戰前唯一服役的無畏艦。共建造2艘,首艦1909年在橫須賀開工,1910年下水,1912年服役。滿載排水量21823噸,艦長160.3米,寬25.6米,吃水8.2米,航速20節,裝備12門305毫米主炮,10門152毫米副炮、12磅速射炮16門。

河內號1918年7月12日在德山灣內自爆沉沒

攝津號1942年7月24日被美軍空襲坐沉軍港

金剛級(36314噸,金剛、比叡、榛名、霧島)

金剛級以英國獅級戰列巡洋艦為藍本,重機動輕防護,第1艘在英國建造,後3艘日本自行建造。1923年、1933年經過現代化改裝升級為高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36314噸,艦長222米,寬31.02米,吃水9.6米,最高航速30.3節,裝配356毫米主炮8門、152毫米副炮14門、127毫米高射炮8門,25毫米高射炮20門。

金剛號1944年11月21日在臺灣海峽被美國潛艇擊沉

比叡號1942年11月14日被美國企業號航母艦載機擊沉

榛名號1945年7月28日被沒美軍空襲坐沉軍港

霧島號1942年11月14第四次薩沃島海戰被美國華盛頓號戰列艦擊沉

扶桑級(43580噸,扶桑、山城)

扶桑級戰列艦為日本第一級超無畏艦,完工時為當時世界上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1923年、1930年接受現代化改造。扶桑級共建造2艘,首艦1912年開工建造,1915年完工。滿載排水量43580噸,艦長224.9米,寬34.6米,吃水9.5米,航速24.5節,裝備356毫米主炮12門,152毫米副炮12門、127毫米高射炮8門、25毫米高射炮71門。

扶桑號1944年10月25日蘇里高海峽被美軍戰列艦群擊傷,後被驅逐艦魚雷擊沉

山稱號1944年10月25日蘇里高海峽被美軍戰列艦群擊傷,後被驅逐艦魚雷擊沉

伊勢級(38662噸,伊勢、日向)

伊勢級為扶桑級改進型,因為改動較大所以單獨列出。1919年、1927年、1932年、1935年、1943年分別接受現代化改裝,最終狀態為航空戰列艦。共建造2艘,首艦19156年開工,1917年建成,滿載排水量(航空戰列艦狀態)38662噸,艦長219.62米,寬31.71米,吃水9米,最高航速25.3節,裝備356毫米主炮8門,127毫米高射炮8門,25毫米高射炮91門,搭載22架飛機。

伊勢號1945年7月28日被美軍空襲坐沉軍港

日向號1945年7月24日被美軍空襲坐沉軍港

長門級(42750噸,長門、陸奧)

長門級戰列艦為big7之一,在大和服役前一直為聯合艦隊旗艦,1930年接受現代化改造。長門級建造2艘,首艦1917年開工,1918年下水,1919年服役。滿載排水量42750噸,艦長224.9米,寬33米,吃水9.5米,裝備410毫米主炮8門,140毫米口徑副炮18門,127毫米高射炮8門,25毫米高射炮40門。

長門號1946年7月29日在比基尼環礁被原子彈擊沉

陸奧號1943年6月8日在廣島灣自爆沉沒

大和級(72500噸,大和、武藏)

大和級戰列艦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戰列艦,搭載的460毫米主炮也是世界上投入使用的最大的艦炮,為聯合艦隊期間。但是建造完工後已經進入航母時代,基本無用武之地,二戰期間被航母擊沉。人送綽號“大和賓館”。大和級共建造2艘,首艦1937年開工建造,1940年下水,1941年建成服役。滿載排水量72500噸,艦長263米,寬38.9米,吃水10.4米,最高航速27節,裝備460毫米口徑主炮9門,155毫米副炮6門,127毫米高射炮24門,25毫米高射炮130門。搭在水上飛機7架。

大和號1945年4月7日沖繩海戰被美國艦載機擊沉

武藏號1944年10月24日萊特灣海戰被擊沉

日本的戰列艦歷史就是日本近代的發展史,日本在這段時間累計的大量的大型軍艦製造經驗,為日本後來發動全面戰爭埋下伏筆,但是作為法西斯國家,這些龐大的戰列艦註定全部都要完蛋。

關注雛菊西瓜,探討軍事,謝謝支持。


雛菊西瓜Peterpan


鐵甲艦

富士級:富士、八島。

日俄戰爭

敷島級:敷島、朝日、初瀨、三笠。

一戰

香取級:香取、 鹿島。

薩摩級:薩摩、安芸。

河內級:河內、攝津。

二戰

金剛級四傻:金剛、榛名、比睿、霧島號。



違章建築扶桑級:扶桑、山城。



航空戰列艦伊勢級:即伊勢、日向。



big7的長門級:長門、陸奧。



還有日本的戰爭圖騰大和級:大和旅館、武藏



一共24艘


種花家的兔兒腦殼


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共有10個級別24艘戰列艦服役,此外有10艘繳獲的戰列艦曾在日本海軍服役。具體情況是:

1、富士級戰列艦2艘:富士號戰列艦、八島號戰艦。

2、敷島級戰列艦4艘:敷島號戰列艦、朝日號戰列艦、初瀨號戰列艦、三笠號戰列艦。

3、香取級戰列艦2艘:香取號戰列艦、 鹿島號戰列艦。

4、薩摩級戰列艦2艘:薩摩號戰列艦、安芸號戰列艦。

5、河內級戰列艦2艘:河內號戰列艦、攝津號戰列艦。

6、金剛級戰列艦4艘:金剛號戰列艦、比叡號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霧島號戰列艦。

7、扶桑級戰列艦2艘:扶桑號戰列艦、山城號戰列艦。

8、伊勢級戰列艦2艘:伊勢號戰列艦、日向號戰列艦。

9、長門級戰列艦2艘:長門號戰列艦、陸奧號戰列艦。

10、大和級戰列艦2艘:大和號戰列艦、武藏號戰列艦。

繳獲的戰列艦 甲午戰爭:鎮遠號

日俄戰爭:石見號、 肥前號、 丹後號、 壱岐號、 周防號、 相模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白色城堡號(德國)、拿騷號(德國)、 赫爾戈蘭號(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