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強基固本 為民履職——2019年全市縣鄉人大工作巡禮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日報 時間:2020-01-06 11:11

走過收穫滿滿的2019年,迎來充滿希望、催人奮進的2020年。過去的一年,全市縣鄉人大貼近中心、服務大局、注重創新、講求實效,工作可圈可點,特色突出、亮點紛呈。

沙市區人大:

打造百姓稱讚的民心工程

沙市區人大按照“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主體”的原則,強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2017年在沙市區觀音壋鎮試點,2018年在區本級和4個鄉鎮全面鋪開,並在6個街道啟動代表會商制。

按照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投票表決辦法,在沙市區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全體人大代表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從12個候選項目中票決出沙市區政府2019年10個民生實事項目。

沙市區人大常委會按照“一個鄉鎮(街道)重點監督一個項目”的基本思路,成立10個監督小組,依法加強監督,同時積極指導鄉鎮代表票決制和街道代表會商制工作,推進全區代表票決制工作依法實施,確保實事項目真正成為群眾稱道的“民心工程”。

目前,沙市區政府10個民生實事項目除一個項目變更實施外,其餘9個已基本完成。

松滋市人大:

依法監督民生實事實施

在松滋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301名人大代表從12個候選項目中投票表決,產生了中心城區沿江棚戶區改造項目等2019年10個政府重大民生實事項目。

圍繞辦好民生實事這個目標,松滋市人大常委會主動作為,依法將重大民生實事納入松滋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權、決定權的重要議題,完善系列制度,依法監督民生實事實施。

項目實施前,嚴格流程把控,督促政府提高項目徵集的廣泛性、項目初選的科學性、項目票決的合法性,確保松滋市級首批民生實事依法票決產生。項目實施後,將重大民生實事項目列入2019年松滋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監督議題,依法開展監督視察,既監督更支持。

目前,松滋市城市公交互聯互通等5個項目已完成,另外5個跨年實施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荊州區彌市鎮人大:

群眾安全飲水不再愁

荊州區彌市鎮人大聚焦民生福祉加強監督,助推社會事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彌市中心水廠建成投入運營後,鎮級邊緣村供水壓力不足、群眾飲水困難。針對人大代表調查走訪中瞭解的情況,2019年8月,彌市鎮人大組織區、鎮人大代表及群眾代表共32人召開了安全飲水聽證會,聽取了彌市鎮安全飲水專班負責人關於彌市中心水廠投入運行有關情況彙報。代表們分析原因、積極獻策,提出3條整改意見和建議。

彌市鎮政府迅速制定了片區供水方案:向荊州區水利局爭取安全飲水資金105萬元,對裡甲口片區供水主管網升級改造;全鎮統籌扶貧項目安全飲水資金500餘萬元,擬定對全鎮16個村主管網改造升級,儘快解決人民群眾安全飲水問題。

石首市高基廟鎮人大:

道路改造惠民生

石首市高基廟鎮人大對2019年度上津湖產業公路路肩培護、高喻路“四好”公路示範線建設兩個民生實事項目依法進行監督,助推項目圓滿完成。

過去,全長15公里的上津湖產業公路,車輛只能單向通行,農產品運輸不便;全長3.1公里的高喻路,路面破損嚴重,群眾出行不便。通過高基廟鎮人大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高基廟鎮政府分別投資140萬元和60萬元,對上津湖產業公路、高喻路維修改造。如今,上津湖產業公路兩側路肩加寬2米,保證車輛雙向通行;高喻路1200米破損路面得到修復,並安裝了4塊指路牌,噴劃了1000米交通標線,更新行道樹木200株,已申報“四好”農村創建項目。

高基廟鎮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全體人大代表對項目進行視察,大家對兩個項目完成滿意度均達100%。

江陵縣人大:

當好脫貧攻堅監督員

江陵縣人大持續開展“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將215名全國、省、市、縣人大代表分成20個監督小組,對全縣58家司法、行政執法和窗口行業單位開展工作監督,讓代表在監督中真正唱“主角”。

2019年,江陵縣人大圍繞“脫真貧、真脫貧”,聚焦2015年以來脫貧人口“回頭看”、中省巡視督查問題整改落實、五項清零行動等重大事項,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分成56個代表小組、162個小分隊,走訪貧困戶6618人,覆蓋率達96%;聯繫選民9200餘人,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86件,交鄉鎮政府辦理62件,交縣級辦理24件。

去年9月以來,江陵縣人大常委會還重點圍繞產業扶貧減貧帶貧機制不全、危房改造矛盾突出、第二自來水廠建設項目推進緩慢等問題進行專項調查,督促相關問題解決。

監利縣人大:

服務群眾零距離

監利縣人大圍繞全覆蓋和常態化運作目標,全面推進代表工作站建設,不斷完善反饋機制,代表工作站活動進入良性軌道。

加快平臺建設。統一代表工作站建設標準,每個縣級原選區建立一個代表工作站,並因地制宜在村、社區建立代表工作站和聯繫點。全縣各級代表就地就近編入選區所在地或者代表工作所在地的代表工作站開展活動,並選取熱心為選民服務的代表擔任站長。

積極開展活動。主動介入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訴求。每個進站代表聯繫15名至20名群眾,定期聽取意見建議,不定期調研走訪群眾,化解矛盾。

完善反饋機制。對收集的群眾意見建議進行整理,層級交辦。在鄉鎮、村、社區設立社情民意收集和辦理情況公示欄,及時反饋辦理情況。

公安縣南平鎮人大:

化解信訪矛盾促和諧

公安縣南平鎮人大以人大代表參與維護社會穩定、自覺接受監督為載體,創新開展人大工作,積極搭建履職平臺,發揮代表示範帶頭作用。

南坪鎮人大探索人大代表在履職服務中化解社會矛盾的新路子,建立了站點接訪、主動協訪、定期走訪的“三訪”機制,每月組織開展1次代表接訪活動,廣泛收集信訪信息,密切聯繫群眾。對信訪信息實行核定信息、明確主題、限時回覆“三步走”,即時承辦、及時交辦、全程督辦、分類處置。

2019年,南坪鎮人大受理43件信訪糾紛,其中,站點接訪7件、主動協訪20件、定期走訪16件;預防社會矛盾9件,直接參與化解社會矛盾10件,交辦化解突出矛盾4件,調處率100%。

洪湖市烏林鎮人大:

辦好百姓最關心的實事

洪湖市烏林鎮人大圍繞市鎮兩級中心工作,牢牢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創新性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加強對重大民生事項的監督。

烏林鎮人大以代表小組為平臺,以地區戰線為單位,先後5次集中徵求意見活動,收集意見建議136條,經過篩選、歸納、整理出10條。在烏林鎮人大四屆五次會議上,對候選的10件民生實事項目現場打分計分、當場報告,票決出東灌渠聯合村段硬化路連通等8件民生實事,依法監督政府實施。

烏林鎮人大定期召開人大主席團會議,邀請政府相關領導列席,報告民生實事進展情況,並通過開展項目調研、實地視察,督促項目加快實施。目前,8件民生實事已完成7件,另外1件正如期推進。(記者 郭仕新 劉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