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電視劇《亮劍》中,作為獨立團團長的李雲龍,曾經多次與其他的兄弟部隊“爭軍功”,主要表現就是趕在其他部隊之前,率領著獨立團的同志,將日軍的據點給拔掉,並且將其軍火裝備等等物資都盡數繳獲,這裡“爭軍功”的關鍵,就在於是否由自己率先出戰,這個道理在三國時期也是一樣適用的。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建安十三年(208年),原本因為被曹操擊敗,以至於失去了自己的地盤,不得不依附在荊州的劉備,又一次被曹操擊敗,連荊州也待不下去了,只能夠倉皇難逃。眼看他已經陷入了絕地,彷彿再無翻身之機,但是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玩了一把非常漂亮的“絕地求生”。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諸葛亮幫助劉備前去聯合了孫權,組建了“孫劉聯盟”,兩家聯合起來在長江之上放了一把大火,將曹操那“號稱八十萬”的二十多萬大軍,給燒得就剩下一萬出頭,也將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給燒得灰飛煙滅,只能率領殘軍北撤,而劉備與孫權也就開始了了“搶地盤”。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曹操大軍主力已經從原本佔領的荊州撤離,將荊州的大部分地盤都拱手相送,但是荊州不同的郡縣,依然存在有原本就已經盤踞著的地方勢力,這個時候孫權先將其打下來,那麼地盤就歸孫權,若是劉備先將其打下來,那麼地盤就歸劉備,這個時候真的是“兵貴神速”。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劉備在得知荊州下屬的零陵郡已經被關羽取得了以後,就開始問此時在身旁的將領:“桂陽郡何人敢取?”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劉備說話的藝術,在安排下屬做事的時候,用一個“敢”字不經意間就刺激了下屬個人的勇氣,又用“何人”在下屬中促成了無形的競爭。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不得不說劉備的領導水平真心很高,他話音才落地,趙雲馬上就踏步上前:“某願往。”隨後反應慢了辦拍的張飛也大踏步向前,大聲說道:“飛亦願往。”這其實是劉備所喜聞樂見的事情,畢竟下屬們爭相為自己賣命嘛,不過眼下張飛與趙雲兩人卻陷入了爭執。

畢竟在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的聲名大震,郡縣地方上的勢力在遭遇劉備大軍的時候,基本上不會有什麼人會組織起真正有效的反抗,這個時候只要請戰成功,基本上就相當軍功已經到手,所以趙雲與張飛為了爭奪軍功也是各自請戰,而劉備此時卻也已經陷入了無法定奪的窘境。

趙雲張飛為爭戰功請戰,劉備無法定奪,諸葛亮用2字解決流傳至今

畢竟這種局面本身也是劉備自己造成的,所以這個時候他也是騎虎難下,關鍵時刻諸葛亮出馬,說了2個字非常完美地解決了問題,那就是“抓鬮”,在經過抓鬮以後,還是應當趙雲出戰,這個時候張飛雖然還是有點不服氣,但是卻也已經沒有太多的不滿了。

因為在經過抓鬮以後,之所以不讓張飛出戰的原因,就不再是劉備等人認為他不夠“敢”,而是上天的決定,所以張飛雖然不那麼開心,卻也是接受了這一個建議。諸葛亮在當時所應用的這個方法,在後世也是廣為流傳,現在的很多大型賽事上也有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