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魏延在三國時期的名將中,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悲情的人物,他一生之中都有著一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當初諸葛亮沒有采用他的“子午谷奇謀”,所以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心中始終有忿忿不平之意,尤其是在234年,諸葛亮於北伐途中病逝以後,遺命讓魏延退軍。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然而魏延卻並沒有聽從諸葛亮的遺命,他還想要繼續北伐,說:“豈能因一人之死,而廢大事邪?”可見在魏延的心中,他自己是比諸葛亮還要強,至少也是同一層級的存在,哪怕諸葛亮已經去世,他也可以去獲得北伐的勝利,可是他的這種自信是怎麼來的呢?難道是來自於武功嗎?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大家都知道蜀漢有五虎上將,那是劉備創業時仗以打天下的老將,也是人們公認蜀漢武功最強的五位將領,那麼自信的魏延在單挑五虎上將的時候,最終誰能夠取勝呢?當然他們之間並沒有打過,不過我們可以找一個“參照系”,對比他們與曹魏這名大將作戰時的不同表現,便可知曉答案。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這名曹魏大將名字叫做張頜,他的武功在曹操軍營中處於第二階,第一階的人物為徐晃、夏侯惇、夏侯淵等人,而曹軍中公認的武將第一人則是許褚。魏延在跟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先後便多次與張頜交手,兩人互相詐敗,這就可以看出兩人的實力其實是半斤八兩的。

因為詐敗這個活看似很簡單,但其實相當難,一不小心詐敗就成了真敗,所以他得確保局勢由自己主導,也就是說這個詐敗的基礎,就得是自己比對手強上至少一兩分,而魏延與張頜是“互相詐敗”,也就是說他們認為自己當時都主導了局面,但其實兩人都留有餘力,就是一個不相上下的局面,兩人實力相近。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而張頜與五虎上將中的張飛、趙雲都有直接的交手,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巴西之戰,張頜率軍與張飛大戰,兩人在陣前大戰三十回合,張頜敗走軍隊大亂,最終僅率數十騎撤離,於是曹魏再無力南侵,可見張頜與張飛相比是大大不如的,那麼魏延武力自然也不如張飛。

至於趙雲對戰張頜那就更加直觀了,在穰山之戰時,趙雲與拼命的許諸打了一陣,又被趕上來的于禁、李典夾攻,但他還是能夠突破這個包圍圈,秒殺掉曹魏大將高覽,又在三十招內將張頜給擊退(拔馬敗走),可見趙雲的武力值確實是非常高的,魏延遠非其敵手。

魏延單挑五虎上將,最終誰能取勝?對比曹魏這名大將便可知曉答案


至於魏延對戰關羽、馬超、黃忠的結果如何,也能夠通過張頜的這些戰績找出答案,馬超曾經與張飛大戰兩百回合;關羽與曹軍陣營中第一階的許諸、徐晃等人交手,年輕時可以戰而勝之,哪怕是年老負傷也可以支撐上百回合;年老的黃忠曾與壯年關羽大戰上百回合,並且憑藉箭術勝之。

綜合來看,魏延若是去單挑五虎上將,哪怕是其中的任意一人,都只是一個落敗的下場,不過在五虎上將之外,他應該算得上是蜀漢第六將,再加上他自認為自己善於奇謀,子午谷奇謀便是明證,有點自信自然也是極其正常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