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官渡之戰戰敗後,袁紹實力還在,為何還是輸了

首先,袁紹本來的才能就不如曹操。官渡之戰,袁紹有十萬大軍,曹操只有三萬人,如此大的優勢下,袁紹都能輸,那麼官渡一戰之後,損失了七八萬人馬(而且都是比較精銳的部隊),接下來繼續輸毫不奇怪。

官渡之戰戰敗後,袁紹實力還在,為何還是輸了

第二,官渡之戰不光損失了軍隊,還損失了人才。謀士田豐、沮授和大將顏良、文丑、淳于瓊掛了,許攸、張郃、高覽投敵了,袁紹部下剩的強力人才已經不那麼多了,軍事方面也就審配還能看看。換句話說,袁紹不光損失了一支大軍,還把原本健全的司令部也給拆了一半,剩下已經不能稱為一個有效的戰爭體系了。說只損失了幾個叛徒,你可知道這幾個叛徒的分量麼?

第三,官渡之戰以大優勢戰敗,文武官員死的死叛的叛,對袁紹陣營的士氣人心構成了毀滅性打擊。官渡之戰前是曹營的人給袁紹寫密信,官渡之戰後變成袁家人開始勾結曹操。軍隊戰鬥力等於數量X士氣,沒有士氣啥都沒用了。你說損失了幾個叛徒,這麼強的人都被逼成了叛徒,不正說明袁紹陣營心態已垮了麼。

官渡之戰戰敗後,袁紹實力還在,為何還是輸了

第四,袁紹本人歲數也上去了。官渡之戰時曹操46歲,袁紹比曹操大點,估計50上下,這個在古代已經算老的了,頭腦可能發昏。加上官渡之戰打擊太大,健康進一步惡化,於是狀態更差,走向惡性循環。

當然,即便如此,袁紹在官渡之戰後一年和曹操打得還是互有勝敗。只不過,因為自己壽命到頭了(202年袁紹即死),死後兒子們手足相殘,分崩離析,這才讓曹操得到鯨吞蠶食的機會。而即便如此,曹操依然又用了五年時間,才在207年最終平定河北。從這個角度來說,袁紹父子還是表現出二等軍閥的實力和尊嚴的。

官渡之戰戰敗後,袁紹實力還在,為何還是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