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這家公司預虧超7億股價跌停,交易所:計提鉅額減值是否調節利潤?

記者 | 陳祺欣

12月31日,慈星股份(300307.SZ)開盤即跌停,股價報4.36元/股。

消息面上,慈星股份30日晚間發佈2019年年度預告暨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提示公告,預計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虧損7.2億元-7.25億元。

“公司判斷,因收購杭州優投科技有限公司及杭州多義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大額計提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跡象。經財務部門及評估機構初步測算,預計上述兩家公司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為6億元左右。”慈星股份表示。

此外,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電腦橫機機型更新速度加快等因素,預計產生存貨減值損失1億元左右,計提上述減值準備將導致公司產生巨大虧損。本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預計為6000萬元左右。

慈星股份於12月31日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公司按季度分別說明優投科技和多義樂2016年-2019年經營業績情況及其波動的原因,並結合收購時的盈利預測情況、實際經營狀況及盈利情況等,分別說明優投科技和多義樂商譽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點,以前期間未計提商譽減值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說明2019年減值測算過程及其合理性,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調節利潤的情形。

慈星股份主要從事針織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智能針織機械設備,以電腦針織橫機和電腦針織鞋面機為主,其中毛衫用電腦橫機主要用於毛衫的生產,鞋面機則主要用於飛織鞋鞋面的生產。除了智能針織機械設備的業務發展以外,公司也積極投資佈局機器人及移動互聯網產業。

2012年3月,慈星股份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後其業績下滑明顯,2011年其營收為33.34億元,到了2014年跌至7.65億元;公司淨利潤也逐年下滑,從2011年盈利9.18億元到2014年虧損3.48億元。

根據招股書,上市前兩年慈星股份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還擬募資對產能進行擴建以及對產品結構升級。其表示,只要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達到7.04%就可確保公司營業利潤不會因項目建設而下降,並且從我國針織機械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經營業績來看,未來收入增長7.04%還是較容易實現的。沒想到的是,2012年其營收不僅沒有增長,還下降了36.24%。

在此背景下,上市後的慈星股份也寄希望於收購資產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上述兩家計提減值準備的公司就是慈星股份於2016年7月收購的,以移動互聯網業務為主,公司藉此迅速切入移動互聯網領域。其中多義樂的股權交易價為4億元,優投科技的交易價為6億元。

截止2016年3月31日,多義樂的營業收入為958.64萬元,淨利潤522.79萬元。總資產2192.5萬元,其中負債574.1萬元,淨資產1618.43萬元。多義樂100%股權的評估值採用收益法評估為4.01億元,以此計算的話,評估增值率為2381%。對應地,多義樂給出的業績承諾是扣非後歸母淨利潤2016年-2018年分別於3000萬元、4500萬元、6750萬元。

截止2016年3月31日,優投科技的營業收入1187萬元,淨利潤643.12萬元。總資產2218.47萬元,負債922.76萬元,淨資產1295.72萬元。優投科技100%股權的評估值採用收益法為6.01億元,評估增值率4539%。優投科技作出業績承諾,2016年-2018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000萬元、6000萬元、9000萬元。

根據其以往的業績表現,對於多義樂和優投科技來說,要實現這樣承諾的淨利潤顯然有一定的難度。不過,2016年、2017年,兩家公司都完成了對應年度業績承諾。2018年,多義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為4977.19萬元,低於承諾數6750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優投科技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為8295.42萬元,低於承諾數9000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

對於此次商譽減值的原因,慈星股份給出了11條解釋,包括廣告市場需求疲軟、移動互聯網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以今日頭條、微信朋友圈為代表的廣告份額擴大,廣告主的預算往信息流上傾斜等。

不過對於慈星股份的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而言,公司業績變臉並未對其造成嚴重影響。在此之前,2015年至今,寧波裕人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已減持公司股份套現約19億元,持股比例從上市之初的76.73%降至54.44%。

慈星股份也表示其採取了應對措施,“基於市場競爭趨於激烈的現狀,公司將努力拓展新客戶和新業務模式,除視頻分發及廣告營銷業務外,將積極拓展新媒體業務,力求有效改善目前因數字營銷領域過度競爭導致的業務低毛利現象,提升公司整體收益。”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年底大幅計提資產減值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僅12月30日晚間就有慈星股份、中集集團(000039.SZ)、華東科技(000727.SZ)三家公司,合計減值超100億。之前也有眾應互聯(002464.SZ)、新集能源(601918.SH)、鵬鼎控股(002938.SZ)等公司。

券商觀察人士指出,和往年相比,今年市場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預告似乎不再那麼“洪水猛獸”,投資者對誰“變臉”,以及對公司有多大影響已經有一定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