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現在月薪八千,經理職位,別家給我1.5萬底薪,但是職位低,我該怎麼選擇?

退休的95後


這兩家公司給我的感覺,是很不同的。前一個公司是普通公司,後一家公司有點像華為。

為什麼這麼講,首先是薪資起點高。普通公司經理才拿八千,後一家公司低職位就給到一萬五,還是底薪。那麼最簡單的推論就是:後面這家公司的發展潛力更大,你的薪資上升空間更大,上升速度更快。

再者來看,後一家公司員工的整體素質更高。你在前一家公司能當上經理,但是在後一家公司看來,你的能力暫時還做不了經理。

所以我的觀點是:去一萬五底薪的這家公司。

為什麼去這家公司,稍微展開來再說兩句:

1、去這家公司你的上升空間大。一萬五是底薪,亂七八糟加一起會是多少?會不會年終獎也比較可觀呢?從眼前的直接收益來看,去這家公司優勢很大。

關鍵是長期看,你的上升空間也大啊!如果通過你的不懈努力,在這家公司當上了經理,收入能拿到多少?一定比八千多幾倍吧。

2、去這家公司你的鬥志會更強。你在一家公司能夠做經理,在另一家卻不行,這會激起你的鬥志,讓你更加努力工作,直到你有一天也當上經理。

在前面那家公司,職位上你應該已經觸到天花板了,收入基本上也就在八千、一萬打轉了。這可能會影響你的鬥志,不再那麼努力提高自己。這是一種隱形損失,不可不察。

3、去這家公司風險更小。這個是我感覺的。越是能夠捨得給員工高薪的公司,一般來說老闆思想越開明,越有合作分享的意識,大概率你的工作氛圍也會更舒服。

相反去八千月薪那家當經理,風險更高。因為職位越高,責任越大,能力要求也越高,老闆可能不滿意你的工作表現。那為了讓老闆滿意,你一定會拼盡全力。但是那樣的話,很可能你又覺得八千的月薪太低了。所以說,你和老闆都有可能不滿意,你最終離職的風險還是會有的。

總結一下吧!我說了這麼多,唯一沒有說的一點,是人的虛榮心,以及“想做領導”的那種野望。這兩點都是無可厚非的,可以理解。如果你特別看重這些,那後一家公司的優勢就沒有前面分析的那麼大了。

其實一倍的工資差距,一般情況是不用選擇的,肯定選工資高的。題主之所以還發帖問一下,可能就是想看看“當經理”這個頭銜,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很難回答,因為你給的信息不夠。建議你參考大家的回答,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判斷吧。

我是獵旗,專注職場發展問題。感謝你的閱讀,歡迎留言,謝謝關注。


獵旗飄


這個問題應該是個比較糾結的選擇題,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給你講個小故事:

以前的一個女同事,在我們公司兩年就擔任了銷售經理的職位,從無到有,自己一步一步做出來的成績,基本薪資是8000,五險一金這些都有,每個月加提成綜合下來能拿到3萬多吧,反正公司銷售部的業績一半都是她一個人籤的單,年終獎發了多少就不清楚了,這只是我們員工看得到的數字,去年一家新開的對手公司,重金挖她過去,基本薪資14,000,五險一金等等各方面的待遇都強不差,她毫不猶豫的就過去了,結果,後來據說她過去之後再也籤不到那麼多單了,聽她們公司的員工講,她的業績僅有原來在我們公司的一半不到,事實也是很多老客戶依然是回到我們公司去簽單。

這個故事呢,看起來跟問題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仔細想想,跟你提的這個問題是一樣的!至少很多方面是一樣的,有你值得參考的地方。

我那個女同事她就忽略了一件事情:平臺的重要性,她的能力是離不開她所在的平臺,她有10分能力,但其中有一部分能力肯定是歸於平臺的功勞。


我們再來看一下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職場的老人,要不要跳槽,這個選擇題不應該僅僅是取決於工資。

說一下個人的意見,首先,對方的職位低,沒有關係,但是這個低職位和你現在所在的職位,對你來說哪個價值更大?不可否認的一件事情,如果僅僅從收入上來看,在職場中,職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綜合收入。

另外一方面,更高的職位相比更低職位帶來的各方面的綜合性的東西也是無法比較的,比如說更高的職位,就註定了你肯定是看得更高,能接觸到的更多,且從某一程度來講在業內做事也會相對更為方便。

但是對方給你的底薪又足夠高,可能這個底薪就已經夠彌補職位低帶來的收入的差距了,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個低職位有沒有上升的空間!

所以我覺得你這個選擇跟工資是沒有多少關係了,畢竟數字性的東西稍微一對比就能明白誰多誰少,你要不要離職跳槽的決定性因素,應該在於對方給你的那個低職位的價值空間。

什麼叫價值空間呢?這裡呢,就和我開頭講的那個小故事有一樣的地方了。包括這個崗位的上升空間有多大?這個崗位的上升的時間週期有多長?相比你原來的職位,他不可逆轉的劣勢在哪裡?

難點也是在這裡,你沒有進入一個公司之前,你是基本沒有辦法徹底清楚的瞭解對方給你的這個崗位的價值空間,不過你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公司的同崗位的價值空間。

在職場的人,很多時候選擇的重要會大於努力,望你慎重,再慎重。

最後祝你好運!歡迎評論交流。


儒豐直言


現在讓題主糾結難以做出選擇的是,現在公司,經理職位,月薪八千,在公司乾的其實也算可以,很穩定,但是收入已經達到天花板,無法再大幅度往上升。

而別家公司給的薪酬是1.5萬,薪酬很有吸引力,但是,你同樣擔心,如果過去的話,能力跟不上,或者沒有達到對方預期的話,可能會被淘汰,到時候,自己就變得非常被動,其實這才是題主所糾結的本質。

我先說說我的故事,我原先在一間公司擔任技術經理,幹了三年,公司的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我只是花費小小力氣,就能在這個崗位一直混下去,直到今年年初,有個獵頭找到我,說有一間公司願意花高價請我過去擔任項目經理,當時我過去面試的時候,這個公司很重視這個項目,為什麼呢?基本上公司的高層都出席這個面試,而且問的非常詳細,包括這個項目怎麼開始,怎麼運作,怎麼規劃等等。一個月後,我就毫無猶豫跳槽了,直至現在,我都認為我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我講這個故事,其實跟題主的問題是很相似的,那麼,我是怎麼想的呢,以下我有幾點經驗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一、現在公司還有沒有發展空間?

如果一家公司在行業內已經做了挺久,並且公司的各項業務已經穩定發展,而老闆也是求穩為主,這時候,可能你的收入或者職位已經到達天花板,很難大幅度發展。如果你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剛好有合適的機會,可以跳槽試試。

二、衡量對方公司是否值得加入?

1、摸清對方的工作氛圍,看自己是否能適應?

每個公司都各自的工作氛圍,如果你在原先公司呆久了,突然跳槽到另外一家新公司,確實需要時間來適應,那麼怎麼摸清對方公司的氛圍呢?其實,在面試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辦公司的人精神狀態和工作狀態,如果你在職場混了三四年的話,估計這些基本東西,你還是能判斷出來的。



2、自己能力是否匹配對方期望?

既然對方能給這麼高薪酬,肯定是看重你的能力,而在面試的時候,應該問清楚,對方的崗位要求,例如,加入公司後,你的任務是什麼?完成這個任務,你的期限是多少?能作出什麼業績?面試結束後,你可以自己仔細思考,對方所提出的要求,自己的能力能否達到,如果自己能力能達到,那好辦,儘管放心去做就好了,如果目前達不到,那就要仔細衡量要不要接受這個挑戰,如果達不到,你就可能被淘汰,有一定風險。



最後,總結一下,在跳槽前,先摸清對方的工作氛圍和節奏,再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如果一切都沒問題的話,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把握了。

溫少爺:3年時間,從職場小白到部門經理,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月薪八千經理職位,別家給樓主1.5萬底薪,但是職位低,樓主該如何選擇。我的答案是互相比較一下利弊,選性價比最好的那一個。

第一點:經理職位月薪八千

作為一個月薪八千的經理,所需要看的是這個經理的職位到底有什麼額外的權限,比如採購部的經理雖然月薪很少,但經常會有供貨商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遞上超市購物卡或者月餅卡和蛋糕卡。對於他們來說,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實際上額外的收入並不少。


對於經理這個職位而言,看性價比就需要看在八千月薪以外,還有沒有可以利用這個職位能夠獲得的其他額外收入,或者利用這個職位可以獲得的額外生意,比如有些供貨商會和公司裡的採購部的人員勾搭在一起,採購人員可以利用供貨商的進貨渠道倒買倒賣一些零部件,這就是利用手中職權來做自己小生意的一個例子,如果樓主作為經理拿八千月薪覺得太少而需要額外的收入,那麼這種工作的性價比就在於樓主你的正職工作和私下進行的工作加在一起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第二點:月薪15,000但是職位很低

樓主在另外一個公司處於低職位但是月薪能達到15,000元,這說明這個公司裡面普遍薪水就很高,這個公司屬於一個很好的公司,成長性很好,員工們的待遇也好,如果樓主選擇這樣的公司也可以,在這個公司裡面可以查探一下樓主的職位有什麼大的發展前途,比如說樓主進入計算機行業的龍頭公司裡面需要從最低的搬磚程序員做起,如果是這種類型樓主可以全力以赴地在公司裡面做事,盡力讓自己從低職位往上升。

在這種類型的公司裡面,工作的性價比就在於樓主的職位是否能在公司裡面有所發展。

總結:不要單純地以職位或者薪水的高低來判斷工作的好壞,應該好好地去比較工作整體的性價比。


職場力哥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好好的經理正熱乎著,工資雖低了點,但是你自己管事,正是你展示能力,大使權腳的時侯,別人為什麼給你開雙倍的工資挖你走?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你真是人才,二是挖牆腳。

假如你是個真人才,別人看重你,會給你二倍工資和同等職位或更好職位,讓你在更`好的條件下發揮你的能力。

假如是競爭方,你在你現在崗位上可能很有起色,對方感到了潛在威脅,這時對方給你兩倍的工資,確不給相應的職位,這就是典型的挖牆腳,他的目的並不因為你是人才,而是把這個企業項目分解拆散,你不過是對方的棋子,用心險惡。



世界上沒有無原無故的愛,也沒有無原無故的恨。俗言說,無故獻因情,非奸既盜。你目前的工資不是很低,別人挖你走的條件也不是很好。如果是我,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曾憲全110401818


月薪八千,經理職位,你的收入已經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也屬於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這時候跳槽需要全方面考慮,不僅僅看薪資和職位。

朋友現在年收入20多萬,有一家企業聘請他做分公司總經理,收入翻了兩翻,也就是職位提升了,薪資也提升了,但是他仍然沒有選擇去,因為覺得那家公司前景不如現在的公司,如果在現在的公司成為核心骨幹,等公司上市可以獲取更多。

一、看企業發展機會

有些企業發展趨勢非常好,屬於朝陽行業,有些企業發展趨勢受阻,停滯不前。

我們來看兩個人不同的處境。

小敏跳槽的時候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工資開得挺高的,但是去了以後才知道企業發展受阻,她幹了八天企業就關閉了,下面怎麼辦讓她焦頭爛額。

而和她同學的小強謹慎地選擇去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因為有這家名企經驗,很多其他公司給他拋出offer,他的身價一下子被抬得很高。

二、看個人成長空間

公司裡個人正常有兩種發展路徑,一個是管理路線,一個是技術專家路線,最終走哪個路線還看個人的需求。

小張是項目經理,跳槽的時候有幾個選擇,一個薪水高,但是降級,另外一個薪水一般,級別不變。

他和人力資源瞭解到晉升的頻度和加薪的頻度,最終選擇了晉升和加薪頻度相對比較高的公司,因為他知道不能僅僅看眼前的收入,更重要的要看三年後、五年後的收入。

三、看周圍資源鏈接

這幾年,深圳等城市的發展遠遠超過其他城市,無論是成長機會還是就業機會,都會比其他城市更多一點。

文傑畢業後有幾個選擇,一個是回老家,一個是去北京,還有一個是深圳,薪資待遇也有很大差異,文傑思考再三,選擇了去深圳,因為他覺得乘年輕成長是最重要的,而且在深圳可以鏈接到更多的人脈資源和企業資源,為以後自己做打下很好的基礎。

總之,換公司不僅僅看薪資、職位,同時也要關注個人發展和企業給你的機會,還有外在的資源等等。

從個人角度每個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乎家庭平衡,有的人在乎個人發展,還有的人隨遇而安。

你可以做一個選擇列表,把所有影響因素列下來,加上權重,分別打分(十分制),最後算上總分看哪個選擇更適合你。

選擇可以量化,決定還是遵從內心,如果內心不舒服,即使換了公司還是不開心,遵從內心,選擇了就好好把握,加油!

我是@螺螄姐聊下班後,一個不務正業的職場老阿姨,專注研究八小時外副業,歡迎關注我喲。

螺螄姐聊下班後


不久剛和一位小夥伴交流過,她在土地規劃公司的工程部上班,公司主做土地一級開發,屬於甲方公司。她就談及,自己以前是在乙方公司上班,走管理路線,在原公司離高管就一步之遙了,年薪也是很可觀的。當時有獵頭想挖她到甲方公司,降職跳槽,也就是職位更低一些,不過工資要高一些。她沒有過多考慮,果斷辭職,到甲方公司。

她提到,在原公司,就算是發展到頂部,工資也只是在現公司的中層級別。而如果在現公司能高層發展的話,薪酬絕對在年薪百萬以上,甚至更高。她現在跳槽也有兩年了,是國企公司,剛好今年國企開始改制,有些同事都下調到子公司去了。但她仍覺得,跳槽是很好的決定,因為她的職位發展和薪酬發展都有更大的空間,她對自己能夠往上發展也很有信心。

所以,仔細想想,對方公司雖然提供職位更低,但薪酬反而更高,那麼也可說明對方公司有更大的薪酬發展和職位發展空間啊!

當然,以上是建立在同行業的基礎上,如果對方公司給豐厚的條件,但公司卻是不同的行業,知識看中你的某些人脈或者能力,那麼你就要認真思索下了。

摸清對方公司的職位架構,評估對方職位發展方向是否與自身相符合

正如上面提到的,如果是不同行業,那麼你就要認真思索下了,跨行業是否合適。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跳槽過去的職位,它的發展方向如何?

所以我們首先還是先了解對方公司職位架構,比如跳槽過去的崗位是基層崗位,那麼往上發展的崗位方向是什麼呢,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還是沒有往上發展的空間了。

根據這個方向,評估是否與我們追求的職業發展相符合:

  1. 如果是相符合的,那建議跳槽,剩下的就看個人的能力能不能跟上發展
  2. 如果是不符合,那建議要結合自身對職業的追求考慮,如果對職業追求主要是薪酬,且1.5萬的薪酬已經可以滿足,那可以跳槽。如果不是,那從長遠來說,留下來繼續謀求發展可能更好。

摸清對方公司的工作文化,評估自己能否適應得了

有個小兄弟上個月拿到拼多多的offer,月薪30K,一直有點糾結。薪酬待遇方面,比他現在的薪酬水平要高上一倍,但他聽說拼多多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多,一週上班6天,屬於很拼的工作環境。其次,聽說拼多多的能力要求很高,跟不上的話,容易被淘汰。

所以,最後還是選擇放棄了。有人說,為了薪酬,什麼都得搏一搏。但如果不是真的經濟所需,我認為,明知道自己跟不上這個節奏,還是不要勉強,不然過去也是被淘汰,到時候重新找工作並不容易。

所以,跳槽之前,先了解對方公司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評估自己能不能適應,給出那麼高的底薪,工作肯定不會多輕鬆的。

另一方面,就是評估自身能力能否跟得上。當然,既然能夠面試通過,說明我們自身還是有些能力是被對方看中的。


所以,綜上所述,還是需要先了解對方公司的職位發展和工作文化情況,再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分析,如果一切OK,當然是跳槽啦!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問答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問答中互相溝通。

學習委猿


描述非常片面,除了薪酬跟崗位級別之外,其餘什麼都沒有,比如家庭條件、職業規劃、是否同領域等等。

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肯定會繼續留在原公司擔任經理,哪怕只有8000也沒關係,但介於對你的情況不瞭解,所以我分為以下三種情況分別作出建議。

工作內容大同小異

個人感覺,跨領域的可能很小,但還是拿出來說一說。

比如你是人力資源部門經理,如果另外一家找你去擔任銷售,結合你能當上經理,年紀應該在30以上,如今混的好好的,也犯不著為了工資重新開始,畢竟工資只是數目上面的差距。

自身經濟條件

假設你現在有了家庭,父母條件也一般而且已經退休,自己每個月還要還房貸、車貸,動不動給孩子報個培訓班,買幾件新衣服,時常跟老婆出去聚聚餐等等,每個月花銷7000左右,此時你的經濟壓力很大,那麼我建議你去新公司,不管怎麼說,每個月打底1.5萬,一年算上年終獎等等,估計有個20萬。

如果你們家經濟條件還可以,父母又比較有能力,老婆工作也不錯,那麼你也犯不著為了工資去選擇跳槽,畢竟跳槽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一切未知。

理性看待職位有無潛力

從表面上看,新公司潛力應該比較大,職位低每個月都15K月薪,而現在的公司,經理級別才8K,但是請注意,這是公司整體發展,同樣一個經理崗位,競爭之大難以想象。

有時候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真的很有道理。

一個人當經理時,認識的圈子、渠道資源等等,都不是一個普通員工能比的,如果有能力把部門業績往上提,成為公司的股東也不是不可能。

況且這些優質資源,哪怕你以後自己開公司也用得著,但在新公司,我認為你很難接觸這些,可以說在未來發展一塊,充滿不確定性以及困難性,因為大公司背景深厚,自身又有才華的員工很多。

結語

所以是否去留,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崗位之間不能用最簡單的薪水來作比較,況且部門經理總有點灰色收入,8000再加上這些,一個月過萬應該難度不大。

而且能直接接觸到更優秀的企業家等等,可以說高度不一樣,不管怎麼說,經濟壓力不大的話,建議留在原公司,如果經濟壓力大,那麼選擇新公司能解燃眉之急。

歡迎【關注】凡人,每天分享各種職場乾貨。

凡人視誡


我的觀點:現在公司經濟職位,工資才八千,另外一家公司職位低,給的工資保底一萬五,哪家公司好,哪家公司不好,一目瞭然。我不能說100%的人工作是為了錢,但是95%的人工作就是為了錢。此時不跳,更待何時?


一、要虛職還是要實際利益?

現在有很多公司,為了滿足員工的虛榮心,不加工資,只加職位。一個十幾個人的公司,幾乎每個人都是總。這種職位安排,滿足了員工的虛榮心,可是他們做的工作就是別人的工作的主管或者經理的工作,甚至職責範圍比別的公司主管的職責範圍還小。試想,一個幾十個人的公司,裡面的總監,可能職責和能力比不上華為公司的一個小主管。因而虛名很好聽,但是對不起,你到外面去找工作,別人一問就知道你的能力水平和曾經做過的項目,你還是不能勝任別的公司的管理工作。

你現在是經理崗位,但是工資只比其他公司的更低層次的崗位的工資一半,這就很說明問題了,要麼是你得了一個虛名,要麼就是你們公司的工資水平太沒有競爭力了。我們來工作,既要得到市場水平的報酬,也要在職場上成長,兩者都要考慮。只考慮其中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如果只是掛著一個虛名,並沒有很多實際利益在手,這樣的虛名寧可不要,因為不能當飯吃。你自己開一家公司,自封為總經理或者董事長,不更過癮?


二、好公司都是對員工大方的

華為公司任正非說過:“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會成為人才”。我們中國不缺人人才,反而是人才過剩。但是人才的發揮是需要一個好的平臺的,一家公司如果不能提供給員工發展的平臺,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就沒辦法持續吸引和留住員工。

一家公司經理層級以下的職位,保底工資一萬五。這樣的薪資水平拿到一線城市也是很有競爭力的。如果這家公司不是騙子公司,比如前些年的P2P金融公司,工資確實也很高,但是不持續,如曇花一現,還是值得加入的。不要可惜了現在的經理職務,哪怕你晉升到總監職務,也不一定能拿一萬五。反之,你去了另外一家公司,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經理或者總監級別,錢景無限好。



三、我的建議

新東方CEO俞敏洪前段時間說過“錢是一個人的能力證明”,儘管受到很多人的質疑,但是在職場上,錢確實是一個人能力和價值的最直接的體現。誰不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賺更多的錢?


出名要趁早,賺錢也要趁早。不管怎麼樣,你在這家公司擔任過經理,這是你職業生涯抹不掉的東西,即使你去另外一家公司擔任主管,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努力在另外的公司重新擔任經理或者更高級別的職位。一家公司的管理職位越稀缺,反而說明這家公司不是靠給員工虛職來激勵和忽悠員工的,而是扁平化管理,給與員工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一家好的公司。


所以,我的建議你是應該去另外一家公司,即使暫時職位比較低,不必在意麵子問題,只有裡子有了,面子才會有的。


峰哥談HR


應該怎麼做,需要結合自身能力,看個人偏好來選擇。

從題中所說的情況來判斷,兩個公司平臺應該不是一個等級的。低職位的工資都比經理多一倍,說明平臺足夠大,發展潛力較前者大得多,但是競爭肯定也激烈。具體選哪個要看個人能力和需求來決定。

  1. 個人能力方面。如果在經理職位上,感覺工作能力已經發揮到上限了(這裡不是指忙不過來,經理在單位頂樑柱的作用,事情肯定多,壓力也大。而是指處理問題上已經有吃力的感覺了,沒有能力再處理更復雜的事情了),那就選經理職位。如果做起來遊刃有餘,感覺很輕鬆,自己的能力還有很大的空間沒有發揮出來。那就是個人發展已經受到平臺限制了,就該選擇一個更大的平臺了。就選擇職位低,1.5萬底薪這個崗位。

  2. 個人偏好方面。經理相對來說自主程度更高,好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說了算。職位低的崗位,發揮螺絲釘的作用,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比較多,同時受上級領導的管束也比較多。如果個人喜歡當家做主,也沒有更高的追求,那就選擇經理職位。
  3. 個人追求。如果個人有更高的追求,無論以後發展的怎麼樣,都想拼搏一把。即便不成功,自己努力過了,也不後悔。那就選擇一個大的平臺。在大平臺中由於競爭激烈,即使職位得不到提升,也會讓你的工作能力和眼界得到大幅提升的。

具體該怎麼選,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

祝您有一個美好的職業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