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企業所得稅是按月計提還是季度計提?

冬爸爸愛你們


企業所得稅採取按期預繳、年終彙算清激的辦法。

平時的預繳,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按本年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實際的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數計算繳納。

二、以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計算繳納。

以第一種方法,按季度計算舉例:

某公司2008年1-3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28000元,則本季度應預繳的所得稅額為:28000*25%=7000元;4-6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56000元,則第二季度應預繳的所得稅額為:(28000+56000)*25%-7000=14000元;7-9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8600元,(虧損)則不要預繳;10-12月份應納稅所得額為84000元。

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8000+56000-8600+84000=159400元。

本年應納所得稅額:159400*25%=39850元。

因前三季度已預繳:7000+14000=21000元,則第四季度應交所得稅:39850-21000=18850元。年度終了的4個月內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會計上,按如下步驟進行記錄和處理:

1.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2.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至於月提方法,實質上與季提的計算方法一樣。本月應納所得稅=月末利潤累計總額*所得稅稅率-以前各月應納所得稅額。依次計算即可。


沉默的磚家


  所得稅是按月計提還是按季度計提,首先看該企業是如何申報所得稅的,如果是月申報就當月計提,如果是季度申報就季度計提。

  月提方法與季提計算方法一樣:本月應納所得稅=月末利潤累計總額*所得稅稅率-以前各月應納所得稅額

  1.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2.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徵,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年終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年度採用公曆年制,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併、關閉等原因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企業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彙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諸葛不孔明


  所得稅是按月計提還是按季度計提,首先看該企業是如何申報所得稅的,如果是月申報就當月計提,如果是季度申報就季度計提。

  月提方法與季提計算方法一樣:本月應納所得稅=月末利潤累計總額*所得稅稅率-以前各月應納所得稅額

  1.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2.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徵,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年終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年度採用公曆年制,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併、關閉等原因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企業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彙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


永記利維


在實務當中,多數公司就企業所得稅的申報,實行季度預繳納稅申報、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所以在進行會計賬務處理的時候也可以與稅務申報同步,具體說來如下。


季度預繳申報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申報時,並不需要申報的那麼具體,總的來說只需要填寫三項內容,即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

根據以往年度的彙算清繳情況,如果沒有過多的納稅調整事項,就可以直接按照賬面的金額進行季度預繳申報;如果存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多項納稅調減事項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在季度預繳申報的時候,相應的減少利潤總額。

因為季度申報,不僅僅只是填寫個表這麼簡單,還需要白花花的真金白銀交給稅務局。如果四個季度申報下來,已經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比最終彙算清繳算算的應納企業所得稅額還大,意味著提前多繳納了稅款,而稅務局才不會直接退還,只能在以後期間進行留抵。多繳的稅款也就會被佔用,增加了公司的資金成本。

年度彙算清繳

年度企業所得稅需要在次年5月之前完成彙算清繳。規模小的企業多數由於納稅調整事項較少,都是由會計自行申報彙算清繳,這並沒有問題。

而規模中大型的企業,雖然國家現在不明文規定,必須聘請稅務事務所進行審計,但是出於稅務風險的考試,多數企業還是會願意花上一筆錢聘請稅審給把把關,特別是納稅調整事項較多的房地產行業,季度預繳申報的金額往往與最終彙算清繳的金額差別比較大。

彙算清繳額結果出來後,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反結賬,將彙算清繳的金額與季度預繳計提的金額,兩者之間的差異補做一筆會計分錄計入2018年度;二是,直接做在2019年度,不調整2018年度。

當然從管理的角度來說,2018年度就需要預估最終彙算清繳的結果,並進行計提。


財經奧迪特


  所得稅是按月計提還是按季度計提,首先看該企業是如何申報所得稅的,如果是月申報就當月計提,如果是季度申報就季度計提。

  月提方法與季提計算方法一樣:本月應納所得稅=月末利潤累計總額*所得稅稅率-以前各月應納所得稅額

  1.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2.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徵,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年終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年度採用公曆年制,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併、關閉等原因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企業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彙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