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為了控制小麥旺長,在冬前很多養殖戶喜歡把自家養的羊趕到小麥田裡去啃青,還有一些農戶為了省料,就把自己家的羊趕到別人家的麥地裡去啃食小麥。因為他們普遍認為小麥屬於分孽植物,過了年之後還會分孽,啃青不會對小麥造成影響,而且啃青之後還能夠控制旺長,對產量沒有什麼影響。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子嗎?在這裡咱們要給農戶普及一下,小麥啃青對它的壞處是遠遠大於好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第一點,小麥過年之後確實能夠分孽,但是年後的分櫱基本上都屬於無效分櫱,這一點咱們之前也跟大家說到過,無效分櫱就不能形成產量,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小麥年前的分孽。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第二點,小麥被啃青之後,它的葉片大部分已經被吃掉,沒有辦法進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製造營養和有機物,那小麥苗的長勢就會很弱,可能原來是壯苗,因為這個原因就變成了弱苗,本來的有效分櫱也就變成了無效分櫱。而且分櫱的含糖量下降,抗凍能力就會降低,在冬天會非常容易遭受凍害,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小麥死亡。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第三點,由於啃青會造成機械損傷,甚至將小麥連根拔起,有傷口就容易遭到病蟲害的侵染,對咱們小麥的生長更不利。被啃食的小麥呼吸作用也會增強,養分消耗更大,冬季來臨容易使大量的麥苗受凍死亡。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因此,建議咱們農戶千萬不要把羊趕到小麥地裡去啃青,如果發現這種狀況,一定要及時驅趕!

由於最近幾年天氣異常出現很多地方小麥不能再最佳適播期播種。就導致農民朋友播量不斷增加,據瞭解很多農民朋友播種量都在50斤以上,同時最近幾年天氣異常常態化,尤其暖冬的出現,那麼這種天氣就導致小麥冬前出現旺苗,另外對於真正入冬小麥進入休眠期的時間還很長,就會導致小麥冬前旺長,俗話說俗語說“麥無兩旺,小麥就怕大耳朵”,同時如果春後我們沒有進行合理的控旺,後期小麥出現的問題還是很多,很難以高產。那麼我們針對小麥冬前、春後該如何控旺呢?我又為什麼要進行化控?結合實際經驗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一、小麥冬前該怎麼控旺?

小麥控旺一般有2次,第一在冬前,第二在早春小麥返青至拔節之前。對於今年沿淮以北地區抗旱種植的小麥,基本上都在適播期之前,由於有些農民朋友準備種完小麥出去務工,同時這一類的田塊小麥播種量都是偏大,小麥進行控旺可以促進根系生長,縮短節間,葉片厚度增加形成壯苗安全越冬。

1、建議鎮壓控旺:

鎮壓是控制小麥旺長的有效手段,鎮壓我們要根據苗情長勢來,冬前可進行多次。可以使用油桶裝水、石磙、機械碾壓等等方式來進行鎮壓,鎮壓要掌握“地幹壓、地溼不壓, 晴天壓 陰天不壓,中午壓早晨不壓”的原則。它不僅能使麥苗多分櫱,同時還可以壓碎土塊,將分櫱節更好地埋入土中,使根部與土壤緊密結合,彌補了地表的孔隙,可以起到保墒、保溫、防風、防凍的作用,使麥苗安全越冬。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2、不建議藥劑控旺

小麥控旺很重要,尤其年前旺長的小麥,對小麥的影響還是比較大,那麼我們從實際田間使用技術推廣來看,年前如果天氣足夠好,可以採用化學除草,那麼就不建議農民朋友採取藥劑化控,因為我們使用的幾大類除草劑都有蹲苗作用。另外一類就是播種時候選擇唑類殺菌劑拌種的田塊,他可以有效的控制小麥的地中莖的伸長,達到控旺的技術。所以不建議農民朋友採用冬前多效唑、烯效唑進行控旺!

3、不建議疏苗、啃苗

很多農民朋友認為把牛、羊放到田間吃麥苗,可以達到控旺?有其實這樣對旺長小麥危害更大。因為牲畜啃苗以後,葉片部分或全部被吃掉,大大削弱了營養物質的製造和積累,直接 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導致小麥養分消耗增加,抗凍能力減弱,容易遭受凍害。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二、小麥春後怎麼進行控旺?

1、藥劑控旺:

對於小麥控旺藥劑,我們常用的基本就是多效唑、烯效唑,可能市面還有其他復配製劑,根據苗情來決定,等到小麥第一節間生長停止,第二接間開始伸長且小麥葉色轉淡後開始追施拔節肥;隨著小麥生長進程的推移、溫度的回升,小麥陸續開始進入起身拔節期。一般小麥拔節就是第一節間伸長離土2-3公分,用手摸主莖基部感覺有節間。可以選擇15%多效唑20-30克,也可以選擇5%烯效唑20-30克進行藥劑化控。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2、控水、控肥控制旺長

對春後小麥田間管理,從田間查看,很多農民朋友盲目的進行追施返青肥,所以我們進行追施肥料時候要針對不同類別的小麥進行分類追施合理的控旺。一般情況機條播的田塊1尺行長有80個分櫱,就不需要施肥,撒播田塊1平方尺有90個分櫱也不需要施肥,(正常小麥約12-13片葉,年前6-7片,年後6-7片,年後葉子寬大)。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肥料的控制來控制小麥的旺長!有些地區如果出現乾旱的也可以通過春後減少澆水來達到控旺!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3、春後控旺一定不能採取碾壓、鎮壓方式

立春後,大地回暖,小麥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都開始進入快速生長時期,基本每年3月20日以後小麥進入拔節期,這個時候小麥的幼穗開始逐漸形成,一定不能採取鎮壓,否者影響小麥產量嚴重。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拔節的小麥拔起,然後剝開莖稈皮,能看到黃亮的小麥幼穗,如果鎮壓就會把麥穗壓死,不能正常發育,影響產量,嚴重到絕產!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三、小麥為什麼要控旺?

1、凍死,不能安全越冬

隨著秸稈全量還田,導致我們播種後鎮壓不均勻,前期溫度高生長比較快,後期如果不進行鎮壓控旺,及其容易凍死。由於旺長易導致年前徒長,主要表現小麥瘦細長,莖數多,分櫱節儲藏糖分不足,因此不抗凍,這時候抗凍、抗旱能力急劇下降。很容易遭受冬季凍害和倒春寒危害,輕者枯葉死櫱,重者凍死幼穗。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2、倒伏早衰,減產

旺苗生長茂盛,它的莖櫱多,葉片大,群體鬱閉導致通光、通風差,植株嫩弱,基部節間長,細胞壁比較薄弱,而根系發育差,根少、根淺、根弱,幾乎沒有次生根。如果在生長過程中雨水較多或中後期遇暴風雨,根倒和莖倒將同時發生,損失慘重一般減產50%以上,嚴重的田塊可以導致絕產。

根據以往研究和生產表明,小麥倒伏後,葉片莖稈疊壓在地,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良,不利於光合作用,同時養分和水分供應不暢,會影響籽粒發育和千物質積累,造成穗粒數、千粒重減少,籽粒秕瘦,品質下降,從而減少小麥種植的收益。倒伏發生早晚減產程度亦不同,從後期發生倒伏情況看,減產幅度依次為灌漿始期>灌漿中期>灌漿後期,倒伏時期對小麥產量的影響大於倒伏程度。

小麥不宜啃青,注意冬前、春後控旺事項,否則大幅度減產

3、加重病害發生

隨著近幾年秸稈還田量比較大,秋冬季溫度整體偏高,就導致土壤中土傳病害的病菌量基數偏大,同時旺苗的小麥本身抗性差,抗病能力下降,然後小麥出現地中莖伸長就易造成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親耕田——

讓農民更富裕、讓市民更健康!

打造讓作物和人類共同健康農業全產業鏈!

關注親耕田(公眾號:qgt008),關注未來農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