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92名留學生被清退,武漢大學做得好,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結束

武漢大學清退92名外國留學生的消息在網上發佈後,引發廣大網友熱議。其實,武漢大學清退外國留學生情況前兩年就有。2017年,武漢大學就清退了184名;2018年,武漢大學清退了109名。

通過對武漢大學發佈的《關於給予92名國際學生退學處理的決定》內容來看,這次清退留學生涉及到10多個國家,有本科生,研究生,還有進修生。之所以對這92名外國留學生做出清退處理,是因為有的學生成績上不去,違反校紀,還有學生不按規定繳納學費,而這些學生一年前都曾受到學校的警告,並且與他們進行了溝通,但並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所以,才對這92名留學生做出清退處理。

92名留學生被清退,武漢大學做得好,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結束


我們通過觀察發現,近幾年我國高校清退大學生正在逐漸成為常態化,這預示著高校對多年以前制定的校規校紀開始落實到實處,並且釋放了一個信號,大學生“嚴進嚴出”將成為未來高校教育發展趨勢,大學生上大學後混日子的局面將得到有效扭轉。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出席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和亞洲學院成立儀式時透露:今後要讓大學生畢業和課程難起來,不好好學習的學生不僅畢不了業,還可能被退學處理。那些天天睡大覺、打遊戲、喝大酒醉生夢死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92名留學生被清退,武漢大學做得好,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結束


從前段時間教育部印發的《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就可以看出,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意見中明確指出:

將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科學確定課堂問答、學術論文、調研報告、作業測評、階段性測試等過程考核比重。

由此來看,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並不是說說而已,對於大學生學業情況治理工作已經開始推進。這項工作的落實,無疑會讓在校大學生和即將升入大學的學生有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以後大學生要想順利畢業,只有端正態度,踏踏實實學習這條路可以走,渾水摸魚肯定是行不通了。並且,我們經過梳理發現,2019年還有這些大學對部分大學生做出了清退處理。

92名留學生被清退,武漢大學做得好,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結束


今年6月份,清華大學對兩名博士做出退學處理;11月份,復旦12名研究生未達到畢業要求被退學,其中,有9名是外國留學生;還有延邊大學清退了136名研究生,在延邊大學清退的研究生中,有個別博士生甚至達到入學15年還未畢業,遠遠超過規定的8年期限。

除此之外,2019年,深圳大學清退研究生132名,廣州大學清退研究生72名,中國地質大學清退研究生52名,合肥工業大學清退研究生46名,中國人民大學清退本科生16名,河北邯鄲學院清退本科生75名,河北體育學院清退本科生40名。

而且,西南交通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也已經啟動清退工作。雖然還沒有清退學生的具體消息,但我們看到,全國高校對大學生學業情況管理越來越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清退,具體給出的理由都是什麼呢?我們接下來不妨看一下:

  • 學位論文達不到申請學位要求
  • 超過學習年限
  • 長期不參與學校教學活動
  • 開學未報道未繳納學費
  • 創業休學期滿未返校
  • 出國留學提出退學
  • 違反校規

從這幾點退學原因來看,開學未報道未繳納學費,創業休學期滿未返校,出國留學提出退學這三種情況比較特殊,而其它幾種情況和大學生不努力學習,無視校規校紀有著直接關係。

92名留學生被清退,武漢大學做得好,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結束


這也充分說明,大學生被清退的主要原因還是不學習導致。我們不得不承認,最近這些年,升入大學後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不再向中小學階段和高中階段那樣學習,這與學習環境變化,學生適應性、自控力差有很大關係。

我們都清楚,學生在中小學和高中階段學習時,家長陪讀看著孩子學習,學校老師手把手教,甚至幫助學生規劃學習,而到大學後,孩子離開父母,無約無管,有的孩子開始只顧享樂,沉迷網絡遊戲,從而荒廢學業。並且大學老師也不可能向中小學老師那樣,看著他們學習。大學生學習靠的是獨立自主學習,如果他們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必然會出現成績不好,甚至掛科現象的發生,最後可能就會面臨著被退學。

92名留學生被清退,武漢大學做得好,大學生混日子的時代結束


從近幾年高校加大清退學生治理來看,這不僅是落實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更是從嚴明學校校規校紀,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維護學校社會聲譽,輸出高標準高質量人才而進行的一項舉措。這項工作的落實,對提高我國高校大學生質量會有很大作用。從而能夠增加高校競爭人和人才競爭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同時,也意味著孩子考上大學並不是進了保險箱,要想順利畢業,在學業上取得更大的成績,不學習是行不通的。未來人才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學生學習態度和自控力的競爭。只有嚴於律己,踏實學習,才能使自己在學業上有所突破,在社會上立足,增加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