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炒股技巧:主力資金流拋壓測算法—左側壓力結構

這次的這個拋壓算法大家可能會比較感興趣,因為這個是以連板為核心的,什麼是連板,就是漲停板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為連板。我先來給大家說一下連板的邏輯,首先連板這個係數是很大的,以樓層來算100層我們現在只說一層,然後給大家一段一段的邏輯推衍。

炒股技巧:主力資金流拋壓測算法—左側壓力結構

一:連板的形成,一方面源於買盤,一方面源於賣盤,連板的本質是賣盤一直不賣,買盤把所有賣盤全部幹掉,一定是賣盤不足才會導致連板的產生,有時考慮賣盤更重要,因為你要考慮賣盤的發力點。

二:賣盤的位置,往往與主力心目中的價格位置與歷史套牢區存在重大相關性,歷史的套牢區就是資金大量沉澱的地方,裡面既是資金出逃的位置,也是主力連板衝高見頂的一個位置,比如:每個漲停板在非套牢區,每個漲停板的成本是3000萬,進入套牢區之後,主力的成本可能上升到2個億,也就是說核心邏輯是什麼呢?就是進入套牢區的話那麼連板拉昇漲停的成本會顯著增加,這是一個很要命的。

三:對歷史套牢區域的資金流結構分析,是比較重要的,通過大量數據的回測,能夠逐步形成拋壓的來源的空間感。

炒股技巧:主力資金流拋壓測算法—左側壓力結構

下面給大家舉個案例:數源科技

炒股技巧:主力資金流拋壓測算法—左側壓力結構

首先我們大家看這隻股的話會看什麼東西呢?那就是右側的壓力位置是由左側這個長陰線來決定的。前期的這個長陰線就是主力的拋售位置,會在後面形成一個大壓力區間,然後我們還要關注第二個點,前期快速殺跌過程當中他是沒有超大單的一個鉅額流出的,這段區間對於後面壓力是非常小的,套牢籌碼非常小,左側拋壓小,後面啟動的時候就是以一字板快速通過了,然後見頂,一波到頭。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前期套牢拋壓小的話,後面會形成一個快速通過的區域。

接下來再看一隻股:華通醫藥

炒股技巧:主力資金流拋壓測算法—左側壓力結構

上一隻股跟這個最大的差別在哪呢?從這隻股可以看出,前期這一塊有明顯的綠紅綠紅結構大出貨區,形成一個大套牢區,那麼後面到了這個區域的話,主力的拉昇成本就會顯得非常高,相對而言,上漲前期拉昇成本是很小的,但是後面到了前期的套牢區,主力就會依託前期這個位置,到了這波的連板終結,我不拉了,由此可以看出,前期的大陰線最低價,就會對後面形成一個大壓力位,主力不願意花更多的錢去突破,就會連板就此終結,所以越接近前期套牢區,就會空間越來越小,風險越來越大。

炒股技巧:主力資金流拋壓測算法—左側壓力結構

類似的案例市場上會有很多,通過資金流來向市場學習,我們就會收穫更大,從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勝率,以上就是簡單的資金流左側拋壓結構。

溫馨提示:本文為原創,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閱讀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