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中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两千万,车工、钳工、焊工等在紧缺榜单中

在工业领域,正常的人才结构是 1 个科学家、10 个工程师、100 个技能人才。


中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两千万,车工、钳工、焊工等在紧缺榜单中


在中国,高素质产业工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很多企业家赖以生存的人力资源,但与此同时,企业家们却是最没有动力提供土壤的玩家。


造成今天 2 千万人才缺口的原因,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收入比较,还有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这也让症结的化解不止于简单移植与复制。


《2019 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 100 个短缺职业排行》中,和理货员一起登上榜单的还有车工、焊工、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等技术类工种,制造业及相关岗位需求几乎占据近三分之一榜单。


目前工厂的情况是虽然也有一些青年,但更多的是中青年劳动力。企业也更倾向于雇佣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这些人不仅经验丰富,也能加班加点。


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 40%,德国高达 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 5%左右。2 千万人才缺口掣肘中国制造转型的案例也俯首皆是。


尽管在企业家们的眼里,让他们倚赖的核心资源是高素质中国产业工人,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与德日中小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家往往缺乏动力提供培养人才的土壤。


造成今天 2 千万人才缺口的原因,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收入比较,还有更为深刻的历史甚至文化原因。这也让症结的化解不止于简单移植与复制。


在距离东莞不远的深圳乃至整个广东,车工、钳工、焊工等中高级技工需求,也连续几年登上技能入户紧缺工种榜单。


今年,宁波人社局调查 800 多家样本企业后发现,制造业(以及服务业)高级技工人才占比仅为百分之三点几,非常紧缺,近一半仅为初级工。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还处在工业 2.0的中国来说,借助自动化实现转型的成功案例,并不是故事全部甚至算不上典型情节。


在我们周围,千万级别的技工缺口掣肘中国制造转型的案例,并不鲜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