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保險公司的年金險收益挺高的,能買嗎?

冷風132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 年金險是現金流規劃,屬於儲蓄理財類型,但是其實不是真正的理財產品,只是在宣傳的時候用假定的高收益利率來演算,看著收益翻倍,其實是數字遊戲,採用的都是高出市場真實回報的利率來演算,比如6%,8%,甚至10%。但是這個宣傳演算利率是不寫進合同保障的,如果因為這個宣傳的高收益而買這個年金險,那就是自己坑自己了。

2 理財儲蓄保險是在解決家庭基礎健康保障後,也就是配置了消費型健康保障保險後,加上家庭經濟支柱定壽。利用保障保險財務槓桿作用,轉移了大額損失財務風險後,有長期閒置資金,並且十年以上的現金流規劃才考慮配置儲蓄的年金險,解決家庭養老儲備等現金流規劃問題,如果貪圖虛假的高收益,把保險當理財,丟了基礎保障,那就是偏離保險信保,不信資的基本性了。

3年金險不是理財產品,它的真實回報市場平均水平3-4%,大部分保險公司的運營能力只能做到2-3%。這裡是年化收益,大家把各類年金險用內部收益率公式換算成真實的年化收益其實只在3-4%區間。而且是時間越長才越接近3-4%。合同簽訂一兩年都是扣除高額佣金和管理費,現金價值幾乎為零,三四年才開始積累現金價值,慢慢追上所交保費本金,而且中途退出損失慘重,儲蓄分紅都不確定,沒有寫進合同。而銀行真正的存款理財是本金保障,利息固定,三年期的定存利息都4%以上,而且靈活取用,中途退出只是利息損失,本金保障。

4 我們在配置年金險的時候從財務情況出發,而不是所謂高收益,這個是消耗大量家庭現金流的,需要長期鎖定。我們要看清合同真實的保底利率,選擇一個高保底利率,目前最高的保底是3%。,獲得一個現金流的確定回報,鎖定一個高利率。這樣無論保險公司虧損還是破產都得按照合同的這個高保底利率給你兌現。然後我們才去考慮哪家保險公司的運營投資能力和風控到位,可以獲得的不確定實際的結算回報。

舉個例子,平安的金瑞人生和華夏紅這兩款年金保險,一個保底利率1.75%,一個是3%。從確定的現金流和鎖定利率的角度,一定選擇合同保底利率高的,這個才是給自己未來的確定回報。然後我們才考慮這兩家公司的這些年實際結算利率如何,平安是500強企業,投資團隊和能力經驗都不缺。而華夏是平安第四大股東,背後的資本是明天系。實力也不容小覷。兩者背後的資本實力都很強,而且這些年兩者的實際結算利率到在5-6%,超出市場平均水平3-4%。

那麼在這兩款中,從保險的財務確定性的角度,我會選保底利率高的,然後實際運營能力方面綜合看,華夏紅明顯是更好的選擇。(參考建議,不偏袒任意一家保險公司)

綜上:年金險是現金流規劃,不是投資理財,先做好基礎保障,有足夠長期閒置資金再考慮規劃儲蓄年金險。從保險的財務確定性角度出發,首先選擇合同保底利率高的,確定未來的穩定且適度收益的現金流。合同保底在手,保險公司破產虧損都對你的保單權益沒影響。然後我們再考慮未來的不確定回報哪個更高些。這就是年金險簡單的選擇方式


路人蟻


年金險肯定是可以買的,不過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買,那就不一定了。年金險幾乎是所有保險中,最容易被忽悠的險種,尤其是開門紅期間的年金險。你必須要了解清楚買年金險的目的,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年金險,以免被誤導。

年金險收益到底高不高

年金險收益高不高,是各家保險公司推出開門紅年金險避不開的話題,也是誤導最嚴重的一個方面。那麼,年金險收益到底高不高呢?



下面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測算一下。這是今年開門紅期間一家有央企背景的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險。產品結構跟今年各家產品相似,都是“年金險+萬能賬戶”(無分紅)。下面計算的數據是以萬能賬戶中檔收益(4.5%)為基礎計算的。之所以採用4.5%計算,是因為當前各家萬能賬戶的結算利率徘徊在5%左右。而萬能賬戶的結算利率是動態的,且有下行趨勢。所以4.5%的參考價值比較高。

我們以30歲女性為例,年交保費設為104800元,交費期為3年。假如她持有期滿20年、30年、40年、50年,且中途沒有領取過賬戶價值,那麼保單年回報率(IRR)分別是多少呢。具體回報率如下:

持有期20年:3.64% 持有期30年:3.83% 持有期40年:3.98% 持有期50年:4.06%

這個收益率水平在業內比較有代表性,各家保險公司的持有期收益率水平大同小異,不會有明顯區別。

這個收益率你覺得怎麼樣呢?算高還是算低呢?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靠你們自己衡量了。

注意哪些問題

購買開門紅期間年金險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點應該提前要搞清楚。

①不要過於在意收益率水平。

其實年金險這種中長期理財項目,各家收益率水平都差不了多少,而且你也看到了上面的收益率測算,其收益率本身也並不算高。但是就收益與風險相對應的角度來看,長期持有的收益率在穩健型理財產品中,也算是可以的。而且年金險產品設計針對的目標群體就不是那些想追求高回報的客戶。

②選公司比選產品重要。

這裡主要關注萬能賬戶,因為年金險的返還是固定的,不需要你太關注。但是萬能賬戶是浮動的,所以跟你的整體收益率水平關聯度更大。你可以去保險公司官網,查詢其年金險附加的萬能賬戶近幾年的收益率水平。不要只看短期內的高低,建議選擇萬能賬戶收益率水平波動較小的保險公司。波動越小,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賬戶管理能力更好。

③瞭解萬能賬戶的保底利率。

各家保險公司的萬能賬戶都有一個保底利率,會寫入合同中。但是各家公司的保底利率差異較大,低的只有1.75%,高的有3%。相對來說,保底利率越高越好,因為這個保底利率是在市場投資收益水平非常不好的情況下,對你收益的保障。但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時間,預計是不會觸及到這個保底收益率的。



④現金價值

年金險的現金價值比較重要。不僅涉及到保單的回本時間,而且涉及到某些客戶的貸款需求。同時期同保費條件下,現金價值越高越好。

⑤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指標比較複雜,你沒必要詳細去看,就看評級結果就可以了。A級是最優的,如果保險公司被評為C級D級了,那麼就建議你還是選其它公司吧。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可以到保險公司官網查詢,或者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也可以查詢。

哪些人適合買年金險

上文也有提到,年金險比較適合保守型和穩健型客戶,作為中長期儲備。還有某些有資產保全需求的客戶用來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如果你只是因為覺得收益高才選擇年金險,那麼我建議你還是別買了。

作為一般家庭來說,未來較長時間以後明確需要用到的資產,就可以用年金險來儲備,比如養老金或者教育金。這些資金經不起折騰,必須用低風險的方式來儲備。

建議如果持有期低於10年,那就不要考慮年金險了。最好是持有20年以上,年金險的價值才能更好地提現。


老萌有個存錢罐


年金險是作為一種長期的投資理財產品,收益要看公司的經營能力,一般好一點的在五左右,差一點的就是三點多。年金險的收益比較穩定,可用著以後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創業金和自己的養老金,如果家庭需要應急金,關鍵時候也是能取到作用的。可以按自己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四十買就可以了。



唐平abc


今年老牌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產品

隨著年底的臨近,一年一度的開門紅產品有開始啟動了。做為一名保險經紀人,也會對新出的產品進行學習。對所有保險公司的產品進行細化和分析、對比。當拿到今年一些老牌開門紅產品的時候,對比出來後,我看到了什麼?

全部都是短期年金險,也就是這些產品的最終期限是20年以內。這些產品全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保險公司的產品精算師所精心設計的。我心裡產生了疑問,這些打著保險名義的產品,具體的功用是什麼?這些產品可以為客戶對沖哪方面的風險?

保險的意義和年金的作用

保險的意義,在於解決投保人未來可能所面臨的經濟風險。比如,我擔心將來不知何時會發生大額的醫療費的支出,我購買了相關的醫療險來對沖這方面的經濟風險。

而年金險的意義何在呢?年金險是為了對沖未來的教育、全殘或長壽養老的風險,需要在未來可以有持續不斷的、與生命等長的、確定的現金流,來保證自己風險發生的時候,可以對沖經濟風險,而不讓風險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而真正可以實現保險功能的產品,裡面所有的利益都需要是確定的,大白話舉例:我需要60歲退休養老,那麼,在我60歲的時候,保險公司需要在60歲開始,每年給我當年保險合同里約定的金額,比如每年12萬,活多久久領多久。如果保險產品的利益是浮動的,那麼,領養老金的時候,預定是12萬/年,到時候給2萬/年??誰可以接受??

舉例分析產品

當我打開某安的金瑞人生20,做出計劃書,我看到的是這張表。

以3歲寶寶為例,每年繳費10萬,交3年。

這是保證利率1.75%的演示。生存金從第8歲領到18歲,生存總利益為35萬左右。而賬戶現金價值總利益為385554元。

有人說,我領取了35萬了,賬戶裡現金價值還有38萬呢對不?

我要說,那你可一廂情願了。

這個產品可不是你理解的那樣,其實上面例子,在18歲時總利益就是38萬多一點!!

看看不附加聚財寶(萬能賬戶)的情況。

十五年的時間,30萬到35萬,這是主險的情況。那麼為什麼附加了聚財寶,聚財寶裡還有38萬呢?其實是因為這個。

白話一點,附加上這個聚財寶,答應給你的生存金自動進入聚財寶裡。那麼聚財寶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來探討一下,附加險聚財寶20的本質。

合同條款裡有明確的說明。今年這個聚財寶的本質,其實是一個終身壽險!!還是萬能型的終身壽險。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買個年金險竟然變成了終身壽險

大哥哥、小姐姐們,終身壽險的意義是什麼?是用來傳承的啊!大白話,人沒了給後人留著用的,家族傳承。當然,到時候,能不能有那種傳承金額就不知道了,因為保底給你的利率只有1.75%,我也是真的醉了!

壽險的萬能賬戶,可以不受每年存取20%的限制。但是,前5年要是取出來的話,都會有5%到1%的手續費。對的,你沒看錯,你自己的錢取出來要收費的。

有人說,某壽的是不是這樣呢?上圖來看。

注意呦,這裡的5.3%可不是寫在合同裡的啊!是假定利率啊!不過,比上面的某安要強些,保底2.5%

壽險與年金

終身壽險:人死賠付,解決財富傳承風險,看的是長期收益。

年金險:覆蓋活著時候,確定的、固定的現金流問題,看長期收益。

雖然這個只是一個萬能賬戶,但是如果要買之前,還是要弄清楚自己買保險的真正目的。這些產品的年金功能只有短短的20年,甚至10年的期限,並不能真正的實現年金的保險目的。失去了時間增值複利的作用。(不瞭解的可以參考72法則)

保險公司為了保費而設計產品

看到很多保險公司都採取了這樣的產品形態,嚴格意義上說,已經失去了保險的真正意義。如果是為了攬儲,為了資金,我覺得這是對廣大客戶極其不負責任的。

那麼,我覺得,這樣的產品,只適合沒有保險需求,並且很有閒錢的人去存在那裡,沒有任何保險意義,畢竟不管收益如何,是保本的嘛。

這些開門紅產品,真實目的,讓人不解,這是保險業的倒退。

關於萬能賬戶再多說兩句,不止平安這種大公司,很多保險公司的結算利率現在可以在5%到6%,並且不用買主險就可以開戶,10塊錢就可以了。萬能賬戶存進去,5年不動,可以嘗試擼保險公司的羊毛,畢竟保本5%的收益還是不錯的。記住,可以不買主險呦!

吉祥明保


這位朋友的問題,本身就存在爭議,年金險收益很高?不知道依據在哪裡?和什麼參照物做對比?我全面的給您講述一下年金保險是什麼?有什麼功用?要怎麼買?

一、年金保險的定義

“年金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並按約定的時間間隔分期給付生存保險金的人身保險。”---摘自《人身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保監會令2011年第3號)》

二、年金保險的三大功用

強制儲蓄、資產配置、資產保全

1、強制儲蓄

從教育金、養老金兩個方面,不用過多贅述。

2、資產配置

目的:平抑資產風險

家庭中的兩大類資產:

•防禦性資產:如自住房產,保險,以及自身努力的工作

•投資性資產:如基金、股票等

但我們還需要有儲蓄作為中場性資產

什麼是中場性資產?

就像足球場上的以一名球員,但他既能夠組織進攻,也能夠協助防守

當市場利率下行時,此類資產可以保證利率不變收益不變,抵禦經濟危機中的利率風險;

當市場經濟情況回暖時,也可隨時動用這筆儲蓄進行投資。

3、資產保全

所謂“保險避債”其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債務相對隔離”,並不是所有的人壽保險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實現債務隔離,至少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a.提前做好保險財產規劃。

如果已經欠債,保險是無法幫你逃離你該償還的債務。你可以在沒有債務的時候,提前做好財產規劃,利用保險規避未來可能發生的債務風險。

b.合法性才是關鍵。

無論你買多少人壽保險,買保險的錢,必須是合法所得,如果涉嫌刑事犯罪,法院照樣可以凍結、執行保險。在財務狀況惡化以後投保,也會有非法轉移財產的嫌疑,保險合同有可能被判無效。

c.保險合同最好指定受益人。

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保險金則會按照遺產處理,繼承遺產要先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繼承人只能拿到扣除債務之後的部分,如果債務比遺產多,實際上拿不到遺產。

d.選擇合適的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也很重要。

在指定配偶為受益人的情況下,保單的保險金可能仍然需要償還共同債務。比較好的安排是以父母作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指定孩子作為受益人,這樣既能抵禦風險,又能實現債務的相對隔離和財富的代際傳承。

(1)冰凍資產;

•用來以備不時之需的錢,好像放在保險箱內的現金,覺得總有一天會用到卻一直沒有用到

•這筆錢又沒有任何收益的

(2)沉澱收入;

•每月工資拿出一定部分

•單純存儲,也許幾年後有X萬元,但如果進行一些合理的規劃,幾年後就可以變成Y元

•如果不合理計劃,隨時可能會花掉的錢

(3)投資收益;

•股票/基金獲利後,拿出已獲得的收益的一部分放至幾乎沒有風險或完全無風險的投資中

(4)意外所得

•“橫財”如彩票中獎五百萬

•城市規劃,家裡老房子被拆遷後的安置款

•遠房親戚的遺產(電影《西虹市首富》男主人公王多魚繼承二爺的鉅額遺產)

希望能幫到你。


王丹雪保險工作室


那些說年金險有保底利率的,麻煩你們搞清楚年金險和萬能險(萬能賬戶)的區別好嗎?

年金險涉及的與客戶利益相關的表觀數據只有3個:生存金(活著的時候按年或按月領取的)、現金價值(賬戶價值)、身故保險金(身故給受益人的)。

不附加萬能賬戶的時候,年金險涉及的利率有2個:預定利率(最高3.5%,長期產品可浮動至4.025%)、實際收益率(IRR,實際的投資回報率,年金險的照妖鏡)。

萬能險(萬能賬戶)涉及的利率:保底(保證)利率(1.5%-3%之間)、月度實際結算利率(不超過6%)。

所以您要看年金險的收益,主要看的是明確寫進合同的那部分,還要請專業人士測算一下實際收益率IRR,千萬別被某些不專業的人士給誤導了,把萬能賬戶高檔演示的利益當成自己的實際收益了哈。











胡貓說險


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險,具有安全性,穩定性,保值增值。你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前提是首先要為自己建立完善的保險保障,比如可以選擇購買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在建立完善的保險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為購買年金險,年金險,建議交費期越短越好,目前最短的交費時間是3~5年。如果可以,最好一次性躉交最好,因為這樣的話,你就可以以最大的基數獲得保險公司的投資利益。具體投資收益,你可以參考一下公司往年的分紅報告和公司的運營狀況,儘量選擇有實力穩定的大公司。



保險達人趙裕慶


當然值得買,從標準普爾看配置年金的作用:

標準普爾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家庭要同時擁有四種錢,擁有這個賬戶,就享受這個賬戶帶來的很多東西,沒放就沒有。一個家庭在任何時候都要同時擁有四種錢:

第一種是現在要花的錢,現在要花的錢放在哪裡比較好?放在銀行或銀行卡,它要的就是靈活,隨時可以動用。

第二筆錢是保命的錢,當自己或家人萬一發生意外或疾病風險可以有一個保命的錢,保命的錢放在保障賬戶,它的特點是以小博大,萬一將來發生大傷大病的情況下,放在保險上的錢回報率最高。

第三種是生錢的錢,我們所有的錢都會貶值,但是我們所有的錢不能因為貶值而吃光用光,因為我們未來需要生活,所以我們希望存下來的錢儘可能保值增值,這個賬戶的錢高回報,但是不保本,高回報的背後一定是高風險,所以也不能將剩下的錢全部放在這裡,更不能把家裡未來要花的錢放在這裡。

所以第四部分錢是要放在保本賬戶的,一個是養老的錢,一個是子女教育的錢,這兩個錢是我們的剛需。它的特點就是將來要花的錢,每個家庭都有將來要花的錢,放在保本賬戶,我們叫年金賬戶。

將來要花的錢放在哪比較好?

1)放在第一個賬戶易挪用:一是消費慾望的大小是基於銀行賬戶上有多少錢而不是保險上有多少錢,因此通過保險比較能留住錢;二是從銀行取錢付出的成本最低。難增值:短期理財的特點是到期提醒,基於人性大概率操作都是存本取息,最終財富不能穩健增值。收益低:一是根據理財原則長期存放的錢收益高於短期存放;二是短期理財很難真正享受到複利的收益風險大:一是理財不承諾剛兌,二是銀行倒閉風險,三是易被凍結

2)放在第三個賬戶虧損風險:無論是股票,基金,P2P還是企業經營都存在可能的虧損風險,房產作為投資也不例為,國內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還能挺多久?誰是最後的接盤俠?現金流風險:買房成本越來越買高,賣房的難度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生活中現金流的需求,一旦遭遇意外,疾病風險更是讓生活陷入困境。變現風險:除了房產人們比較喜歡的投資還有玉,翡翠,古玩,字畫,紅木等都存在2個問題,一是有價無市變現困難,二是並不能產生現金流除非賣掉變現否則無法滿足生活的需求法律風險:與銀行存款一樣股票,基金,公司財產與個人房產都是顯性資產,很容易被凍結。

3)將來要花的錢只能放在第四個賬戶將來花的錢要滿足三個特點:強制儲蓄、鎖住本金、持續利潤;通過這三個特點才能真正把錢留到將來滿足六大需求:

  • 子女教育,孩子一輩子有錢花;
  • 個人養老,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
  • 投資理財,盤活資金的保單貸款;
  • 家庭應急,應對可能的財務風險;
  • 保本保息,應對潛在的投資風險;
  • 個人專屬,擁有隱形的私有財產。

年金保險用在當下和未來。

1)年金配置對現在生活的意義:讓資產更安全,讓資金更靈活,讓財務更自由,讓財產更專屬

2)年金配置對未來生活的作用:個人養老的規劃,子女教育的儲備,未來生活的保證,資產的安全繼承


加貝舍予


不管是理財還是保險,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區分。

1.自己的基本保障有了嗎? 如果生病了,鉅額的醫療費用,康復費用,收入損失補充------重疾。 醫療費報銷-----醫療險 家裡的房貸,車貸,是否有其他債務,如果自己的收入出現了斷流,是否有足夠的錢,來填補這部分缺失。 先保障,後理財。

2.自己是想買一份保障,還是一份理財。自己的這一部分錢,是打算如何使用的,是長期儲蓄,短期儲蓄,還是消費,或者理財,期待收益是多少。 保險公司的年金類型的理財,一般年限比較長,3年,5年,10年,20年。如果沒有到期限,提前取出算是退保,是會損失本金的,這部分錢,自己短期內會用嗎?還是就是用來做定期儲蓄,長時間不會用。

3.看保險公司具體的開門紅,是哪一款,仔細看合同,自己需不需要,而不能籠統問能不能買. 保險公司確實會在開門紅期間,出很多新的產品,給與一定誠意,但是好的產品一定是 適不適合你,沒有完美的產品,也沒有差的產品,合適你的就是好的產品。

4.選擇合適的保險代理人,量身定製,根據你的情況來衡量是不是合適你的產品。保險應該先去考慮保障,再考慮收益。如果 基本保障都沒有做好,一份百萬醫療都沒有,我想可能您的保險代理人並沒有給您合適的建議。 年收入10萬,卻買著8萬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再好,我想都不太適合您。


保險小師妹


我更建議在保險公司買純保障性的產品,而不是在保險公司買收益性產品。另外你說的年金險高收益,超過5%一般是年金險的預期收益,而不是保底收益,今年我還沒發現年金險保底收益超過3%,這樣如果按保底收益那年金險收益並不高。所以是否買年金險還是要看險種是否適合自己,提供更好的保障,而不是看收益買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