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畜牧獸醫:藍耳病的診斷、預防、治療方案


畜牧獸醫:藍耳病的診斷、預防、治療方案

一、診斷:

1、本病的病原又名萊利斯塔病毒(Lelysted virus)為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動脈炎病毒科(Arteriviridac)、動脈炎病毒屬(Arterivirirus)的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呈卵圓形,有囊膜,直徑在40~60nm之間,表面有約5nm大小的突起。

2、該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相對較弱,病毒在氯化銫中的浮密度為1.13~1.19g/mL,在蔗糖梯度中的浮密度為1.18~1.23g/mL。病毒的穩定性受pH和溫度的影響比較大。pH6.0時穩定,在pH小於5或大於7的條件下,其感染力降低95%以上。在pH7.5的培養液中可於-20℃和-70℃長期保存。在4℃下僅存活一個月,37℃存活18h,56℃存活15min以內,乾燥可很快使病毒失活。對有機溶劑十分敏感,經氯仿處理後,其感染性可下降99.99%。但在空氣中可以保持3周左右的感染力,對常用的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

3、本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豬,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患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易感豬可經口、鼻腔、肌肉、腹腔、靜脈及子宮內接種等多種途徑而感染病毒,豬感染病毒後2~14周均可通過接觸將病毒傳播給其他易感豬。從病豬的鼻腔、糞便及尿中均可檢測到病毒。易感豬與帶毒豬直接接觸或與汙染有PRRSV的運輸工具、器械接觸均可受到感染。感染豬的流動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播方式。

4、持續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學的重要特徵,PRRSV可在感染豬體內存在很長時間。

5、PRRSV可通過血液循環穿過胎盤使胎豬受到感染,從而引起妊娠後期母豬流產等繁殖障礙。

6、本病的潛伏期差異較大,引入感染後易感豬群發生PRRS的潛伏期,最短為3天,最長為37天。本病的臨診症狀變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狀態及飼養管理因素和環境條件的影響。

7、急性型:發病母豬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發熱,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妊娠後期(105~107天),母豬發生流產、早產、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豬流產率可達50%~70%,死產率可達35%以上,木乃伊可達25%,部分新生仔豬表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及輕癱等症狀,產後1周內死亡率明顯增高(40%~80%)。少數母豬表現為產後無乳、胎衣停滯及陰道分泌物增多。

1月齡仔豬表現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狀,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慾減退或廢絕,體溫升高到40℃以上,腹瀉。被毛粗亂,共濟失調,漸進性消瘦,眼瞼水腫。少部分仔豬可見耳部、體表皮膚髮紫(圖1-4 1-5),斷奶前仔豬死亡率可達80%~100%,斷奶後仔豬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過豬生長緩慢,易繼發其他疾病。

生長豬和育肥豬表現出輕度的臨診症狀,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統症狀,少數病例可表現出咳嗽及雙耳背面、邊緣、腹部及尾部皮膚出現深紫色。感染豬易發生繼發感染,並出現相應症狀。

種公豬的發病率較低,主要表現為一般性的臨診症狀,但公豬的精液品質下降,精子出現畸形,精液可帶毒。

8、慢性型:這是在規模化豬場PRRS表現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現為豬群的生產性能下降,生長緩慢,母豬群的繁殖性能下降,豬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繼發感染其他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豬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發病率上升。

9、本病應與其它繁殖障礙和呼吸道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如應與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豬細小病毒病、豬瘟、豬流行性乙型腦炎、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病、豬腦心肌炎、豬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細菌性疾病進行區分。

畜牧獸醫:藍耳病的診斷、預防、治療方案


二、預防:

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建立穩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如必須引種,首先要搞清所引豬場的疫情,此外,還應進行血清學檢測,陰性豬方引入,堅決禁止引入陽性帶毒豬。引入後必須建立適當的隔離區,做好監測工作,一般需隔離檢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飼養。

2、規模化豬場要徹底實現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

3、建立健全規模化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定期對豬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管理用具及環境的清潔衛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傳人,另一方面通過嚴格的衛生消毒措施把豬場內的病原微生物的汙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豬群的發生率和繼發感染機會。

4、做好豬群飼養管理。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豬場,應做好各階段豬群的飼養管理,用好料,保證豬群的營養水平,以提高豬群對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從而降低繼發感染的發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損失。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別是豬瘟、豬偽狂犬和豬氣喘病的控制。在豬繁殖一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豬場,應盡最大努力把豬瘟控制好,否則會造成豬群的高死亡率;同時應竭力推行豬氣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種,以減輕豬肺炎支原體對肺臟的侵害,從而提高豬群肺臟對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抵抗力。

6、定期對豬群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的感染狀況進行監測,以瞭解該病在豬場的活動狀況。一般而言,每季度監測一次,對各個階段的豬群進行採樣進行抗體監測,如果4次監測抗體陽性率沒有顯著變化,則表明該病在豬場是穩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體陽性率有所升高,說明豬場在管理與衛生消毒方面存在問題。應加以改正。

7、對發病豬場要嚴密封鎖;對發病豬場周圍的豬場也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擴散,對流產的胎衣、死胎及死豬都做好無害處理,產房徹底消毒;隔離病豬,對症治療,改善飼餵條件等。

8、關於疫苗接種,總的來說如今尚無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

畜牧獸醫:藍耳病的診斷、預防、治療方案


1、芪板青顆粒或扶正解毒散+阿司匹林或卡巴匹林鈣+電解多維+替米考星

2、加強消毒:用含酸類消毒藥(如過氧乙酸)每天進行消毒,堅持使用一段時間,後期改換其它類型消毒藥消毒。

3、豬群疫病穩定後.建議全群接種一次豬瘟疫苗,為避免接種應激,可以分次接種注射。(如接種5頭份苗,先接種2頭份,過3天在接種3頭份)。

4、豬群要做好藥物臟腑保健,加強營養,經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亂接種疫苗。如激免固元散+排毒正元散

5、預防性保健:替米考星+茵梔解毒顆粒


畜牧獸醫:藍耳病的診斷、預防、治療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