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提倡規模養豬,政府還有相應的扶持,禁養令逐步廢除後,還有沒有養殖戶養豬呢?

農村耕耘


“禁養令”其實並沒有廢除,禁養區也還是有的,只不過,現在禁養區清理工作主要針對的已經不是養殖場戶,而是針對超範圍劃定禁養區的情況,也就是對禁養區劃定本身進行清理整頓,也就是如果有些地區其實並不應該被劃定為禁養區的要整改,那麼這些地區以後就可以繼續養殖。如果是按規定劃定的禁養區,那還是嚴格執行相關要求,禁養區內規模養殖還是不可以的,當然,小規模養殖本身就不在禁養範圍內。

另一方面,現在國家在大力扶持生豬養殖,除了規模養殖場,中小養殖戶也是扶助的對象,恢復生豬生產“抓大不放小”的策略很明確。根據農業農村部近期發佈的《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其中就明確提到了要幫扶中小養殖戶恢復生產。推動大型生豬養殖企業與地方對接,通過“公司+農戶”、託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對中小養殖戶實行包片幫扶,帶動有能力有意願的中小養殖戶增養補欄。

至於還有沒有養殖戶養豬呢?我國有2600萬個養豬場戶,其中99%是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場戶。從豬肉產量上看,中小養殖場戶生產了全國一半的豬肉,是生豬穩產保供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小養殖場戶是產業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可能消失。


畜牧大集網


今日我們不去言太多大道理,我們只站在一個養豬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我親戚在家裡一直務農,後來想到了以養豬方式致富,起初數量小,雖然利潤大,但也沒賺多少,當時政府也沒啥政策補帖,後來覺得養豬有利可圖,便加大的投入,擴建了養豬廠,添了上百頭豬,莊稼也放棄了,就一心投在養殖上,一年有十幾萬收入,相當可觀。國家為了環境而不鼓勵養殖,其實只是爭對那些養殖不規範之人,確實對生態有所汙染。

但吃豬肉的人那兒多,再加上我國在實行脫貧攻堅政策,解除禁令不僅可以穩定豬肉價,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良性發展,其中附有政策扶(如打預防針免費等)便是最好證明。當然,“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理念不可動搖。

且不論有無政策扶持,就拿個人而言,今年親戚家死了數十頭豬,雖然豬價上漲,但還是賠了不少錢。作為一個養殖戶,有著多年的養殖經驗,擴建養殖廠投入了不少錢,豈能因一點豬瘟就放棄多年心血,親戚家還是要繼續養殖,因為這是他們生存的重要途徑,他說其它的也不好做,他還是相信在國家大力扶持下,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

不管禁令是否解廢,是否有扶持,以養殖為業的農戶們都不會輕言放棄養殖,這行已經成為他們的立身之本,其中的利益所在依舊牽動農戶之心。

你們覺得呢?




農野阿濤


先有禁養,為環保讓路;後有政策解封,鼓勵養殖。怎麼看都是矛與盾之間的關係,說大點,是缺乏政治遠見的專家和過度解讀政策的地方官員把單純的民生問題政治化、政策化、法律化;往小的方面說,是把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散養豬的歷史傳統用一刀切手段抹殺!再把養殖權集中到少部分人手裡,讓養豬的農民反過來去買豬肉吃。

歷史往往都會開一些很幽默的玩笑,如果我們把豬肉漲價的矛頭直指環境汙染,也許會缺少客觀依據,哪知豬瘟會來燒一把猛火,把環境整治留下的癆疾突然引發,並勢如破竹。最終,讓全國人民共同飲了一杯苦酒。

也許有人說豬肉漲價是讓環保背了鍋,但也有人說禁養的結果就如一個留下癌症病根的病人,只是還在擴散,並沒爆發,豬瘟,就是引起癌症爆發的導火索而已。

社會問題就是這樣,任何事情的發展有利也有弊,有正也有反。但好在能找到癥結,知道改正錯誤,那就善莫大焉。

既然地方政府能廢除禁養政策,同時又出臺一些鼓勵政策、非洲豬瘟已成過去之勢,題主同時又提到農民還會不會養豬?其實答案已經很明顯了,作為散養戶的農民,肯定會養豬的!為什麼呢?原因有三:


一、養豬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人們改善自己生活、補充人體營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在所有養殖業中,農民掌握的養豬技術最全面、豬的生活圈子很小(易於建圈)、豬的淨肉率最高、又是人們習慣食用的肉食品,最關鍵是豬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比其它動物要強。也許有人會問,豬的抗病能力強為什麼還會發生豬瘟?我想,人的抗病能力也挺強的,為什麼疾病那麼多?其實,只要是生活在這個食物鏈的生物,都會受到外界不可抗拒因素的威脅,這是自然規律。

二、農民養豬都是通過自己種糧養豬,很少喂含各種添加劑的飼料,如果養來自己吃的話,比買肉吃更放心。要說散養戶養豬出售的話,我曾算過經濟賬,其實並不划算,豬苗的成本加上糧食的成本,再加上人工成本,養一頭豬隻虧不賺,如果不算人工成本的話,可以賺300元左右。但農民賣糧難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他們把糧食轉化為生豬後,就不一樣了!而且農戶養殖豬比大型養殖場用全價料養出來的豬至少每斤要貴1元左右。

三、題主也說了,現在養豬有政策扶持,扶持力度有多大跟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有關,具體我們是不清楚的。有一點我知道,就拿我們這裡而言,養殖母豬的話好像有1000元的保險費,另外還有別的補貼。最透明、最能看得見的就是每年給豬打預防針不收費,這是實實在在的扶持。



綜上所述,只要非洲豬瘟病毒被撲滅、只要政府解除禁養政策、只要有政府大力支持生豬補欄,再說農民又有現成的糧食作為飼料,又有大片的土地種植青飼料,我想,很多農戶都會樂意進行生豬養殖。自己養上一頭兩頭,吃起來舒心、放心。即使不對外出售,也不會再去為市場上的高額肉價而煩惱了!何樂而不為呢!


鄂硒農技


當出的專家該拉出來搶斃了,點型的寵洋美外,目的暴露出來了,大量進口外國的,現在知道了,還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好,自力更生。以靠外國能靠的住嗎?這個專家收了多少外國人的錢,該抓起來問問了,不讓農戶養豬,把大把的錢送給外國,次專家和漢奸一樣。


翻新沙發3


我們這邊的大型養豬戶在上個月則是買了40多個母豬仔,一頭豬聽說上千元,村民問他不怕非瘟嗎?大戶說現在非瘟過去了,趁著行情好,趕緊餵養。不過我們村就一個養豬大戶,其他的全都是小散戶,目前從我們村的情況來看,就一個散戶家裡購買了2頭母豬,其他人家都沒動靜。

我們這邊是8月份進行環保的督查,村幹部說既然不養豬了,那閒置的豬圈就拆除吧,等到村幹部做好思想工作後,就派人過來拆除豬圈了,不過豬圈才拆了一半,結果上面又說不讓拆了,有一些農民勤快的,自己將豬圈給拆了,也有一些懶點的沒拆反而慶幸。

而目前國家扶持的是那些大戶的養豬戶,在6月份時國家就發了一個文件,指出對養殖規模高達5000頭以上的生豬以及種豬場則是進行了貼息貸款補助,而到了8月份時國務院則是要求各地將不合規的禁養區解除,讓大家放心大膽的養殖。

從國家的數據顯示來看,大戶的養豬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很多養豬場擴欄規模達到了30%左右。而在7月份時10多個省份也推出了養殖扶持政策,比如說江蘇拿出2.61億元的保險補助,額外提高200元的保險賠付金,而廣西的則是請專家過去指導,讓農民更科學化的養豬,而廣東則是提出了“豬十條”。



相比之下,小農戶的積極性就要減弱很多,畢竟他們沒有科學的餵養方式,一旦疫情爆發受損嚴重,因此這些人則是在觀望中,等待疫苗的推出!


惠農圈


80後農村小夥,來談一談,不禁止養豬了,還有沒有人養。

農村的小散戶養豬,幾乎沒有得到過什麼補貼,每家就是幾頭豬,說規模那,還不夠大,自然得不到政策的扶持。



我們村,有幾個喜歡養豬的大戶,每年五頭豬,今年他依然養了五頭,前幾天貴的時候,賣了兩頭,剩下的三頭豬,已經被人預訂為年豬,多少錢也不賣了。

禁養令對農村的小散戶無影響,只要豬不得病,大家都會養兩頭,豬肉價格的高低,農民也不太在乎,賣不動就自己吃或者送禮,就是吃的時間長一點而已。


規模養豬者,經過上一輪的風波後,幾乎很少有人養了,一個是場地設備到期或者賣了,另一個就是手裡的資金已經投資到別的地方,購買與進貨的渠道以斷條。

我家養羊就是這種情況,羊的場地時間到期,也沒有續約,養羊的設備都低價處理了,如果要再次養殖,就要重新聯繫飼料的廠家,收羊的販子,聯繫農戶要玉米,聯繫賣草的販子要草,聯繫屠宰場談價格,等等許多事情都要重做。

上規模的養豬場,也是如此,一旦關停要重新啟用,就需要重做許多事情,但這時候在啟用,要付出的代價就比以前大,單單就是飼料與屠宰場這兩方面,就要比以前多花。

再有現在大家都順著號召養豬,到賣的時候一起賣,互相之間就形成競爭,這豬肉的價格也高不了,到時候也是賺不到錢,所以現在養不養豬願望不強。

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田俊超白


現在提倡規模養豬,政府還有相應的扶持,禁養令逐步廢除後,還有沒有養殖戶養豬呢?養豬肯定是有養殖戶繼續養豬的,但是養豬的散養戶相對以前會有所減少,即使有政府的扶持,很多農民也不會將養豬作為一個重點發展的方向了。

1、環保重壓不減

雖然為了緩解國內的豬肉供應壓力,各地政府相應退出各種政策鼓勵養殖戶進行養豬,甚至有關部門明確表示應該讓農民養豬,並廢除超出法律範圍之外的禁養和限養,可是對於農民來講,禁養區和限養區的劃分已經完成,禁養區禁止飼養生豬而限養區基本也不允許養豬,廢除禁養令更是無稽之談,地方肯定不會讓好不容易執行下去的要求再反悔修改,地方能做的還是通過鼓勵規模化豬場,用規模化豬場的養殖量來抵消消失的散養戶導致的養殖量的下降。所以環保重壓不減,農村散養戶的數量將會進一步下降。

2、非洲豬瘟疾病毫無辦法

雖然不斷傳入關於非洲豬瘟疫苗的消息,甚至前一段時間一度有了非洲豬瘟“疫苗”,但是最後證明都是假的,都只是一個泡沫,現在養殖戶對於非洲豬瘟依然是毫無辦法。很多養殖戶都經歷過非洲豬瘟,都知道非洲豬瘟的厲害之處,在非洲豬瘟疫苗上市之前,或者非洲豬瘟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再次復養都要經歷長時間的思想鬥爭。

養豬十幾年的老養豬人對於非洲豬瘟都毫無辦法,更何況新入門的新手,更是不敢輕易進入養豬行業,所以以後農村養豬會越來越少,相應的規模化豬場會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逐漸發展起來。

3、生豬價格變幻莫測

最後一個影響養殖戶養豬的因素就是生豬價格的不確定性,比如最近幾天的生豬價格,明明市場上嚴重缺豬,但是生豬價格就是不上漲而是接連下跌,在養豬大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生豬價格很難有個明確的漲跌方向,這些不確定性因素也成為了阻礙農村散養戶進入養豬行業的一個重要阻力。


果然悠


由於豬肉供給問題,嚴重影響到民生,國家為了鼓勵生豬養殖,提倡規模養豬,各地政府還有扶持政策,禁養,限養都相應放鬆。



豬價行情持續走高,一些養豬人蠢蠢欲動,準備重新復產或者外行要加入養豬行業,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還有養殖戶養豬嗎?

這種情況下,要分析下現有政策和條件下適不適合養豬,可不可行。

首先,非洲豬瘟依然是養豬最大威脅。

非洲豬瘟已經1年的時間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治療方法,而且非洲豬瘟疫苗短期內無上市可能,只能夠通過加強豬場生物安全和提高豬群健康度來,減少病毒繁殖和感染概率。

其次,限養令雖然廢除,但是環保和劃定區域還是要遵守。

國家頒佈的環保政策和劃定的規定區域養殖,會一直執行下去,只是改變關於養殖用地和過分限養的改善問題,這個一定不要混淆。



最後,要注意養殖投入和復產關鍵問題

現有養殖戶復產需要投資引種,種豬資源非常緊張。三元肥豬留種需要注意疫苗補免和疾病馴化。



政策調整利好養豬業,對於穩定生產的豬場是一個好事,對於想要復產的養殖戶也有一定支持。養豬一定要注意以前清場存在的漏洞,學習養豬技術,加強豬場生物安全,提高飼養管理措施,提高豬群健康度和對非洲豬瘟抗病力。


豬業前沿


如今豬肉價格飛漲,導致供需緊張,為了穩定豬肉價格,地方也相繼出臺一系列的鼓勵措施來恢復生豬養殖,把一些超出法律法規的禁養、限養政策取消。我相信養殖戶會慢慢迴歸,養豬業會重新繁榮。但是如今很多豬農依然是心有餘悸,雖然豬肉價格很可觀,但是估計是入不了普通豬農的口袋。

要想養殖戶正在的迴歸,我覺得應該做到幾點:

1、以前為了環保,一刀切的推到了很多散戶養豬,養殖場被拆,這樣的做法讓很多豬農心寒。如今價格漲了,市場不穩了就又想起了這些普通豬農。其實這些豬農比中國的股民還慘,容易被大企業割韭菜。現在還要被扣上汙染環境為帽子。養殖業有汙染不能否認,但是不能一刀切的關停,禁養,限養。而是採取有效的措施幫助養殖戶,解決環保問題,例如建立化糞池,沼氣池等等,採取補助的措施來完善基礎設施。

2、散戶養殖與規模養殖應該一視同仁。養豬有補貼是事實,可是問一下有多少小養殖戶真正拿到補貼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一是規模達不到,二是存在被剋扣。雖然比不上規模養殖有優勢,但是散戶養殖能擴大就業,關鍵時刻保障市場供應。都說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要不然就是壟斷。

3、堵上專家的嘴,讓養豬的養豬,做專家的做專家。專家一句話,就能導致很多養殖場關閉。專家說養殖又汙染,就要關閉養殖場,如今市場供應不足了,就要大量進口外國豬,難道要想黃豆一樣嗎?大量依靠進口。讓養豬的好好養豬就是,而不是幹了實事還有被人說三道四。

如有有一天豬肉也要大量進口的時候,豬農就會有豆農一樣。但是不同的是,普通消費者就要承擔高肉價的後果了。


新農小夥


不管有沒有政策扶持,肯定會有人養豬,因為豬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類家禽。養的人少,豬肉漲價,養的人多,豬肉降價。但是專業投資養豬,這個就不好!



在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在養豬,只是養的都不是很多,基本上夠自己一家人,一年的豬肉消耗。

至於有沒有人,專門投資養豬,這個不好說。因為投資的人主要是為了賺錢,能賺錢肯定有人投資,不能賺錢肯定就不會有人投資。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膽子比較大的人冒險投資。



今年我們這裡的幾個養豬場,全部中了非洲豬瘟。場裡的豬死得七七八八,最後保存下來的生豬也只是很少,哪怕是後來豬肉價格翻倍,也沒能收回成本。目前養豬場處於關閉狀態,至於明年是否再養殖,誰也說不清楚!

目前投資養豬,能不能賺錢?

  • 不管養殖什麼家禽,都有賺錢和不賺錢的人。
  • 對於現在來說,豬肉雖然漲價,但是豬仔的價格也隨著長高。所以目前養殖生豬很不划算,因為如果現在購買豬仔,後期豬肉價格下降的風險會很高。


  • 母豬一年能生2~3胎,每胎平均能生8~12個小豬仔,有的技術條件比較好的養殖場會更高。
  • 通過豬的高繁殖能力,我們可以得知,要不了一年,豬的價格會很快降下來。
  • 所以對於專業養豬的養殖場,目前養豬肯定風險很大。
  • 風險大也同樣是機遇,所以今年也會有人去冒險養殖。


總結:不管國家有沒有政策扶持,普通農戶都會養殖。對於專業養豬戶,因為養殖數量比較多,目前養殖風險比較高,但風險與機遇並存,所以還是會有人冒險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