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我媽38歲,學習起來比我還瘋”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成為優質父母?


為人父母后,我們每個人都這樣問過自己。


其實,哪有什麼天生的優質父母?成長中,就是我們最好的狀態。


01


看《少年說》,一對母子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站在天台上“吐槽”媽媽:“我媽媽是做酒店管理的,已經38歲了,卻還在準備考研,簡直太拼了,讓我自愧不如,學習起來比我還‘瘋’,媽媽工作很忙,兩週才回一次家,回到家也悶頭在房間裡學習。


“我媽38歲,學習起來比我還瘋”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好不容易見一次,媽媽卻還要學習,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沒學習沒空理父母,而我媽媽卻是刻苦學習沒空搭理我,有時候喊幾遍都沒有回應。原來還能陪我打羽毛球,現在為了學習再也沒陪孩子打過羽毛球了。今天就像問問媽媽,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兒子重要?”


媽媽聽了之後,卻沒有“悔恨”之心,理直氣壯地回道:


“媽媽覺得學習很重要,因為媽媽在工作之後發現,要不斷地學習,因為有很多新的知識,每天都會湧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媽媽認為學習和工作同樣重要,而兒子最重要。媽媽總和你說的一句話,我們是一個團隊,要一起合作,沒有一個人可以掉隊,所以媽媽要和你一樣學習,我還在兒子的身上看到了學習的風采,所以媽媽才要去努力!……”


“這對母子簡直是在暗搓搓地‘秀恩愛’啊!”有網友這樣評論。


雖然兒子是在“吐槽”媽媽,但言語間卻透露出了一種自豪——我的媽媽,夠優秀;我的媽媽,夠努力。


而媽媽呢,則清晰地告訴了兒子,媽媽的努力是在你的帶動下才產生的,你,才是媽媽努力的源泉。


“這個男孩子言談舉止間邏輯非常清楚,他也一定很優秀。”一位老師朋友這樣“點評”。


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是一對愛學習的母子。


02


什麼樣的父母是優質父母?


為什麼有些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非常優秀?


為人父母后,這樣的問題常常困擾著我們。


但仔細觀察就會不難發現,那些優秀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學習型”父母。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60多歲了仍然被國內一家大公司返聘為高管,“戰鬥”在一線崗位上。她的女兒同樣優秀,北京大學畢業後,在國內數一數二的中學任教。


總有人問她,怎麼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女兒?


這位媽媽會告訴你,自己一直在幫女兒作為“探路人”。


女孩初中的時候,女兒學,她也學,不過兩個人的方向略有不同。女兒把勁兒花在知識的學習上,母親則把精力放在了幫女兒拆解目標、收集學習方法、加油鼓勁兒上。


“我想讓她考上人大附中,就翻往年的中考數據,告訴她,她每個學期需要達到的位置。”


“女兒的學習習慣方面,我也總能給她建議。為了讓她能夠改善筆記方法,用比較高效的康奈爾筆記法,我甚至會製作專門的筆記本讓女兒去用。”


高中後,女兒面對考大學、定目標的局面,這位媽媽乾脆一天二十四小時登著升學論壇以便第一時間收集信息。這段時間裡,她乾脆成了一個“高考專家”,對各所大學的分數線、招生人如數家珍。


她把數據整理到自己的博客論壇裡,她的預測讓很多家長慕名而來,因為和實際的招生錄取情況相差無幾。也由此,她進入了國內TOP的教育集團。


你在前行,我在護航,正是如此,才有了母女之間的相互成就。


03


越來越覺得,優秀的父母都把自己活成了‘名校’。”一位老師朋友這樣感慨。“他們本身就自帶光芒屬性,讓孩子的在成長中獲得最好的狀態。”


朋友拿一部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分化》來為我解釋。


紀錄片探究了英國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之間的差別。在英國,只有7%的人接受過私立教育,私立學校就是名校的代名詞。


紀錄片的開始就提出了兩個問題:


窮人和富人的孩子,在教育上真有壁壘嗎?

而長大後優秀或平庸的孩子,他們的差異,和學校直接相關嗎?


紀錄片讓公私立兩所學校的師生互換聽課、學習,驚訝地發現: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彼此的上課模式基本相同。也就是說,老師講得都挺好!


“我媽38歲,學習起來比我還瘋”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私立學校培養出無數精英,而普通學校只能望塵莫及呢?


紀錄片發現,真正決定孩子差異的,不是課堂授課,也不是父母的經濟地位,而是學校整體“軟環境”對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品格、特質、精神和信念的激發。


“我媽38歲,學習起來比我還瘋”有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名校”


公立學校中的孩子想要考入牛津大學,可這樣的目標,放到他們所處的環境中,顯得空大而不切實際,因為他們缺乏實際幫助。而私立學校的孩子們從入學後就接受學校老師的考評,精密又細緻地監測他們每個階段的特長、才能、潛質發展情況;


“正是那些‘隱秘的’細枝末節的制度和管理,才對孩子有著真正的影響力。”雖然紀錄片記錄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之間的差距,"但我卻覺得,這很大程度上也是家庭教育差距的折射。"


班上那些好學、自律又優秀的孩子往往父母也是如此,而那些不知道學習重要性的孩子,父母對學習往往並不重視,或者說,他們對孩子並不能起到正向地幫助作用。


無論是追尋自己成長的父母還是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起來的父母,他們都在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扮演著孩子成長路上的“指明燈”。


前者是榜樣力量,後者則在為孩子專心護航。這樣的父母,就像一所名校,它不一定給孩子多麼強大的知識儲備,卻一定能夠用自己美好的環境來滋養孩子。讓孩子散發出特有的品格、特質。


04


美國心理學者班都拉(Albert Bandura)指出,孩子是將重要他人的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從早期二十四小時照顧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入學後的同儕、教師,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採納標準的對象。當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自我要求不高時,孩子也會對自己採用低標準。


具有學習意識的父母讓孩子看到的,不僅僅是父母對學習的熱情,他們看到的是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思考方式,是一種內在的自我要求。


“現在這個時代,作為家長,真的需要跳出‘拼孩子’的視角,而換成‘拼父母’的視角。”孩子的優秀絕不是偶然,他們背後站的都是同樣優秀的父母。


從今天起,不妨想一想,自己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能夠給到孩子怎樣的“優秀力”吧。我們一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