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廣西:“彎道超車”給企業帶來更好發展環境

廣西:“彎道超車”給企業帶來更好發展環境

每年的廣西田東·林逢唐皇文化節都豐富多彩。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苗露/攝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季曉莉報道

近年來,隨著資源紅利、生態紅利、政策紅利、改革紅利疊加釋放,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發展顯現勃勃生機。目前,廣西已擁有食品、汽車、冶金、石化、電子信息等10個千億元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不斷加速。

廣西91%的縣區實現了通高速公路,高鐵營運里程已達1771公里,北部灣港通航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20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至東盟國家有25條國際航線。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信息港、中馬“兩國雙園”模式,以及多個跨境經貿合作區等一批國家級合作開放平臺,是廣西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

如今,廣西已經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意見,各級政府承諾將全力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提供更加貼心給力的服務。

區位獨特:迎來歷史機遇期

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廣西區位獨特,優勢明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西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已實現國家發展戰略全覆蓋。2018年以來,國家相繼印發了《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總體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等文件,並明確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

不久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個成員國整體上結束談判,由中國-東盟“10+1”向“10+5”拓展,廣西迎來新一輪開放發展的熱潮。今年廣西與東盟部分國家投資合作也在快速增長,潛力巨大。截至今年9月,廣西累計引進東盟10國投資企業643家,商務口徑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

今年國家新設立了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突出陸海聯動功能,是引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為廣西更好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提供了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平臺。

目前,廣西東部沿海地區投資佔主導,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成效顯著;以承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深化智能製造、電子信息、專業服務、健康產業等領域投資合作。11月8日,2019年廣西大健康產業峰會簽訂3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11月11日,2019年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推介會共簽訂41個合作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今年9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廣西正在針對經濟基礎和產業結構下功夫,推動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從低端邁向中高端。例如,蔗糖產業在推行高產、高糖“雙高”基地建設,同時改革創新重整組建糖業集團,提高生產加工水平和整個糖業發展水平,延伸了糖的產業鏈。再如,通過科技創新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先進製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性能新材料等領域打造產業發展名牌。為此,廣西專門設立50億元的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來支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的發展。

陳武表示:“經濟要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水平的、優良的營商環境,所以廣西全力以赴推進營商環境建設,今年是廣西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

2018年以來,廣西全力打造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政企溝通、優化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等“三大平臺”,摸清項目涉及的行政審批、融資、要素保障等問題和困難,建立了企業問題清單,為企業協調解決問題。今年上半年,廣西商務口徑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29%,高於全國增速25.5個百分點。

迎頭趕上:“百日攻堅”優化營商環境

2018年,在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關注的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報建、不動產登記、獲得電力、用水報裝、用氣報裝、獲得信貸7項營商環境重點指標調查中,廣西在全國的排名均較為靠後。

自2019年2月開始,《廣西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指標百日攻堅行動方案》等“1+7”系列文件出臺,提出7項重點指標6月底前爭創全國一流水平。6月底,7項重點指標辦理環節壓縮83%~97%,辦理時限壓縮24%~80%,所需材料減少45%~97%,除工程建設項目報建以外,獲得電力、獲得信貸等6項指標大幅提升,其中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指標辦理時限均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今年以來,廣西共取消、下放和調整230項行政許可事項,形成“39證合一”改革新模式,自治區、市、縣、鄉四級單一部門辦理的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率分別達98.2%、98.7%、98.2%和96.7%,取消證明材料2270項。1~8月份廣西全區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到全國平均水平的34.6%、48.2%。

目前,廣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實現項目申報、合同簽訂、施工圖審查等多部門並聯審批,質量檢查全程無紙化,並與廣西工程建設審批系統無縫對接;不動產抵押登記窗口前移至銀行機構,全區可以直接申請辦理抵押登記的銀行網點數量已達1020個。“1+N+14”廣西政務雲平臺佈局加快推進;廣西電網公司推廣“互聯網+電力服務”,22項業務功能線上辦理;廣西數字政務移動端推廣使用,已接入12個區直部門45個高頻應用。廣西10家主要銀行機構小微企業1000萬元以下抵押貸款平均辦理時間5.4個工作日,平均申貸材料5.05項,平均辦理環節3.7個。

廣西全區各市均已在市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用水、用氣統一受理報裝窗口和水電氣聯合審批窗口,實現“一窗受理”“一事通辦”。全區用電報裝辦理時間平均不超過1個工作日;獲得用水全區基本實現平均申請材料1項、報裝環節2個,無戶外管線施工通水平均用時不超過4個工作日;獲得用氣全區基本實現平均申請材料1項、報裝環節3個,無戶外管線報裝平均用時0.5~3個工作日。

此外,廣西財政累計向廣西再擔保公司注入資本金17億元,向廣西中小擔保公司注入資本金7.9億元,壯大自治區級信用擔保公司實力,支持為中小企業信貸增信、分擔風險;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提高小微企業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對小微企業的擔保收費。

2018~2020年,廣西財政每年將按各設區市、縣(市)專項轉貸資金上一年累計週轉規模的5%分別給予獎勵,補充到各設區市、縣(市)的重點工業企業專項轉貸資金,有效防止和化解工業企業資金鍊斷裂風險。

2018年廣西財政撥付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2100萬元,用於彌補金融機構降低小微型企業貸款風險造成的損失;在全區建立起超過12億元規模的全區中小工業企業信貸引導資金,採取無償循環使用方式,通過與商業銀行合作開展“惠企貸”業務,使抵押物不足的企業也可得到貸款。

廣西還出臺了《自治區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工作機制》和《自治區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工作暫行辦法》。根據規定,符合產業導向的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或1000萬美元以上廣西區外招商引資項目,在辦理項目投資手續過程中所涉及自治區本級的行政審批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實行免費代辦服務。

此外,廣西交通清理了涉及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的各類證明和蓋章環節,同步取消了可通過政務網站獲取的其他部門許可發放的項目證明材料;取消了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停止收取6條途經13個貧困縣的高速公路一類橋隧車輛通行費;對進出北部灣經濟區的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實施通行費優惠;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市港口正式執行新修訂的貨物港務費等。

近年來,廣西大力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出臺優化通關環境暢通南向通道20條措施,北部灣港集裝箱進出口整體收費降幅分別超過80%和40%。2019年1~5月份,欽州港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繼續壓縮,其中進口整體通關時間91.16小時,比2018年全年壓縮43.8%。

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提上去,廣西的經濟數據也跟了上來。今年1~7月份,廣西全區區外境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842.3億元,同比增長7.1%;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實際利用外資增速位列全國第二。

地方實踐:圍繞企業投資提供全方位服務

廣西整體營商環境的進步是通過各地區推出的各具特色的服務來實現的。

2019年,南寧市率先推行企業開辦“一網通”,推行“一號通”快速辦理套餐服務,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目前,南寧市基本實現了企業開辦“一個窗口、一張網絡、0.5個工作日、零套材料”的目標。南寧市在全區率先試點實行市場主體住所申報承諾制改革,申請人只需提交一張市場主體住所或經營場所的登記申報承諾書,即可免予提交相關場地證明材料,企業開辦時間由0.5個工作日提速至最快1小時內辦好。

南寧市還實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設計方案、項目規劃總平面圖“三合一”審批模式,“施工圖多圖聯審”,立項用地規劃許可“三同步”,施工許可“四合一”審批,竣工驗收“一窗進出”。南寧市目前96%的業務已實現24小時網上自助辦理,日均業務處理量達3000宗以上;實現自然資源與住房、稅務、金融、教育、民政等多個部門互認電子證照;實現通過手機APP即可完成不動產登記涉稅業務辦理。

近年來,南寧市複製、嫁接北京中關村先進的理念、機制、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兩年時間吸引了以色列納安丹吉、微軟、聖堯航空、東軟、東華軟件、捷佳潤、慧雲信息等企業入駐,初步形成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科技服務四大產業微集群。截至今年10月17日,南寧市共有市場主體68.77萬戶,同比增長24.83%,其中新登記市場主體11.19萬戶,同比增長19.42%,市場主體存量和新增量均居全區首位。

10月底,南寧市良慶區出臺了服務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建設發展若干政策,率先開設“投資政策兌現”窗口,已為100多家企業兌現補貼5500多萬元,涵蓋了政府獎勵、資質認定、科技創新、統計補助等多項補貼內容。良慶區對於註冊地在南寧片區的新設立或新引進的企業、實繳註冊資本規模較大的企業、“個轉企”的小微企業等給予補助;對新引進或新設立的企業租賃或購買指定辦公用房自用的,給予相關補助;對於創業初期尚不具備或不需要實體辦公條件的企業,可利用科創園區、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器等平臺內的集中登記地作為其住所申辦登記。

貴港市則成立了廣西首家行政審批“中介超市”,一切流程規範透明,基本覆蓋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貴港市為企業和項目提供“全鏈條”服務,創業“便利度”居全區首位,初步構建了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中國-東盟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的框架,目前已聚集了79家新能源汽車企業。貴港市還將土地供應、土地公告、招拍掛、不動產登記環節工作融合、並聯進行,實現不動產登記提速58.72%。2017年、2018年,貴港市企業投資環境滿意度連續在廣西排名第一。

崇左市推進憑祥東盟水果小鎮等建設,加快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廣西電網公司加大憑祥電網投資建設力度,供電可靠率達99.88%。未來5年,南方電網公司將在廣西投資超過1000億元,開通用電報裝綠色通道,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和“最多跑一次”服務措施。

此外,玉林市創新實施項目聯合審批圓桌會議、代辦服務、前移服務“三項機制”,把“串聯”審批流程變成“並聯”式綜合審批。柳州市全面取消手抄申請書流程,改為在檔案託管申請表中告知申請人;開展網上辦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納業務,為群眾提供免費公共WiFi和手機充電等服務。百色市則建立了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紅黑榜”和容錯糾錯制度等機制。(季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