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紅軍街38號那座尖頂小洋樓

哈爾濱南崗區紅軍街38號,原是一幢具有俄羅斯風格的豪華別墅,從歷史遺留下的老照片,還可見到它昔日的芳容:在綠樹的簇擁下,小樓十分恬靜,是當年聖尼古拉教堂廣場的一道亮麗風景。


紅軍街38號那座尖頂小洋樓


造型極為相似的建築哈爾濱現存三處,可稱“尖頂洋樓三兄弟”吧。一處位於公司街78號,是1903年建成的,原為中東鐵路管理局副局長希爾科夫的官邸,上世紀20年代,代局長卡扎克維奇曾在此居住。1950年至1952年間中蘇共管中長鐵路時期,成為蘇聯局長格魯尼切夫中將的宅邸;後哈爾濱鐵路局團委在樓上辦公,樓下為哈爾濱鐵路局《前進報》報社的辦公用房;現為鐵路職工住宅。由於年久失修,這棟百年老樓已成危房。

另一幢是位於中山路236號院內空軍哈爾濱飛行學院的住宅二號樓,始建於1920年,原為中東鐵路高級職員的住宅,這棟樓保存完好,但很可惜的是,前些年維修時將外牆貼了一層瓷磚,破壞了原有建築的韻味。

紅軍街38號樓,落成於1908年10月,原為中東鐵路理事事務所。1921年至1924年曾為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沃斯特羅烏莫夫官邸。

提起沃斯特羅烏莫夫這個人,當年的老哈爾濱人對他真是恨之入骨。

沃斯特羅烏莫夫全稱鮑里斯·瓦西裡耶維奇·沃斯特羅烏莫夫,1879年6月23日出生於薩拉托夫。1902年畢業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通工程師學院。俄國國內戰爭期間,在鄂木斯克工作,後赴美國和歐洲。

沃斯特羅烏莫夫是1919年3月成立的所謂協約國鐵路監管會的蘇聯代表兼會長,實際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白俄分子。在哈爾濱人民將前任局長霍爾瓦特趕下臺後,他乘機竊取了局長的寶座。上臺之後,利用職權維護沙俄殘餘勢力在中東鐵路的權益,阻撓中國收回中東鐵路,並擅自將鐵路長途電話經營管理權轉讓給了日本。他還壓榨中國工人,無故裁減中國工友,幹盡了壞事。

1924年1月12日,沃斯特羅烏莫夫以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現哈爾濱工業大學前身)籌集經費為名,在中東鐵路俱樂部召開遊藝大會,邀請哈爾濱的中外官紳、女士到會跳舞、看戲並募捐。其間上演《中國官員之子》和《日本妓館》兩出戏,劇中的演員全部都由俄國人扮演。前一齣戲裡描寫中國官場的行為,嬉笑怒罵之詞不堪入耳;後一齣戲演的是中國人向日本嫖客跪拜哀求,做出種種醜態。

沃斯特羅烏莫夫明目張膽地醜化和侮辱中國人的做法,激起了在場中國人的公憤,戲沒演完,便紛紛退場,以示抗議。

第二天,哈爾濱《晨光報》、《國際協報》、《東三省商報》等各大中文報紙,紛紛揭露了這一事件的經過。

哈爾濱鐵路工廠的工人率先舉行聲討“沃賊”大會,發出了“沃賊欺凌華工,蔑辱我國,實屬我中華民族之大敵,現在不除沃賊還待何時”的吶喊。

1月31日下午3時,在哈爾濱救國喚醒團總部所在地道外商會,召開了哈市各界群眾團體代表聯席會議。與會代表一致要求中國當局罷黜沃斯特羅烏莫夫局長職務,並將其驅逐出境。

2月19日上午10時正式召開市民大會,聲討沃賊罪行,會後各界群眾舉著“驅逐沃賊”、“沃氏休矣”、“沃不去,我不散”的橫幅標語和小旗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

遊行隊伍還來到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大樓向行政長官朱慶瀾遞交請願書,朱慶瀾當即表示一定對此事認真處理。

之後遊行隊伍又來到鐵路局大樓,衝進樓內要找沃賊說理。此時沃斯特羅烏莫夫早已嚇得不知所措,幾名白俄分子見狀匆忙把他塞進一間密室藏匿起來。

這場哈爾濱市人民驅“沃”運動持續半個多月,在全市人民的壓力下,中國當局終於罷免了沃斯特羅烏莫夫局長職務,並將其拘捕關押(1925年獲釋)。轟動一時的驅逐“沃賊”運動終於贏得了最後勝利。

1932年日本侵略軍佔領哈爾濱後,這幢房子一直被日本人佔用。

1950年至1952年,該樓曾作為蘇聯專家樓,後改為哈爾濱鐵路局職工住宅樓。

tus7[\u001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