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江西省上饒市,地處贛東北門戶,為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贛東北“一極兩都”(“兩都”指瓷都景德鎮、銅都鷹潭)之核心增長極城市。

在1800多年的州府縣邑發展過程中,這片“山鬱珍奇、上乘富饒”的土地上,誕生了諸多傳統手工藝,“根雕”就是其中光彩奪目的組成部分。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陳志忠先生在茶亭鎮廣信藝雕生產基地

上饒根雕主要分佈在上饒市廣信區。廣信區脫胎於上饒縣,上饒縣始建於東漢建安初年(196—204年),為今日上饒之母縣。唐乾元元年(758年),置信州,治所設在上饒縣。明洪武三年(1370年),信州路改稱廣信府,上饒縣為府治。2019年10月,千年古邑上饒縣撤縣設區,廣信區正式掛牌。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陳志忠先生在工作

上饒根雕作為上饒傳承至今的傳統手工藝,有多少年的歷史?上饒廣信藝雕廠創辦人、上饒市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陳志忠先生表示,木雕藝術在我國源遠流長,若論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根雕相比木雕出現要晚,已發現的最早根雕作品屬春秋戰國時期。從上饒本土來看,因上饒縣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信州建制於唐代,因而可以說,上饒根木雕傳統手工藝起源於漢唐,這是可以理解的。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陳志忠巨型茶臺作品(金絲楠木)

“上世紀70年代,上饒縣創辦了田墩木雕廠,這是全縣僅有的傳統木雕手工藝單位,雖然後來解體了,但卻培養了一批技能人才。”陳志忠強調,木雕與根雕是一母雙胞的姊妹藝術,同屬文化藝術範疇,但根雕從天然樹根形態出發,因材立意進而創作,木雕則是立意在先,不受材料形狀限制。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茶亭鎮廣信藝雕生產基地倉庫

據瞭解,上饒市根木雕傳統技藝主要在廣豐區和廣信區,“廣豐木雕”已列入第一批江西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上饒根雕主要在廣信區田墩、尊橋等鄉鎮,從業人員數以千計,約有7000人左右,大多在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山東、河北等務工謀生,部分人員返鄉創業,主要集中在廣信區茶亭鎮上饒木雕產業城。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香樟根雕小茶臺

陳志忠先生是廣信區田墩鎮人,自幼受到傳統根木雕藝術薰陶,從事根木雕28載,猶以根雕茶臺、辦公桌椅、人物和動植物造型為擅長,2008年創辦上饒廣信藝雕廠。他解釋說,“廣信藝雕”意思是廣信藝術根雕,這表達了他本人的從業願景:堅守傳統手工技藝,打響“廣信根雕”品牌!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位於櫧溪老街的廣信藝雕展示中心

陳志忠先生認為,上饒根雕根植於深厚的文化藝術土壤,像廣信區石人殿的木藝雕刻,歷經數百年仍栩栩如生,十分精湛,這樣的根木藝作品在廣信區各鄉鎮或多或少仍有留存,是傳承和弘揚廣信根雕傳統技藝的寶貴財富。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廣信藝雕展示中心內景

他表示,受歷史影響,加上當代外出務工根雕人的內引外聯作用,上饒根雕吸收了周邊徽派三雕、浙江東陽木雕、福建龍眼根雕等著名根木雕藝術流派優長,形成了自身依形造勢、刀法細膩、注重神態表現的特色。

“廣信藝雕”陳志忠:堅守藝術根雕,共鑲“上作”盛舉

廣信藝雕展示中心內景

上饒是歷史文化名城,根木雕傳統技藝與其它諸如硯石雕刻技藝、剪紙畫傳統技藝、夏布織造技藝等一同造就了手工藝產品的“上作”風采。陳志忠先生表示,“廣信藝雕”作為深耕上饒根雕市場的知名品牌,將以“上饒文化創意產業領軍品牌”榮譽為動力,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與同道共鑄“上作”品牌!

(江西風景獨好 石木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