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1988年,著名遊戲公司EA推出了一款名為《廢土》的遊戲,它將舞臺搬到了2078年的地球,一場核戰爭讓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荒蕪之中。在電子遊戲仍處於起步階段的時期,《廢土》憑藉獨特的風格與巧妙的設定成功引領起了一股“廢土風”。在《廢土》大火之後,各大遊戲廠商也都選擇快速跟進,1997年美國英特衛公司帶著《輻射》初代作品與玩家見面。《輻射》的故事發生在遭遇核戰爭之後的北美大陸,它主要講述了倖存者在充斥著變種變種生物與輻射塵埃的廢土中艱難求生的種種事件。《輻射》被認為是《廢土》的延續,它們將置於玩家末日之中,“廢土”就宛如人性的試煉場一般,它將孤獨與絕望無限放大。作為輻射系列的代表,《輻射4》就成為了一個難以繞過的話題。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輻射4》是由Bethesda製作的一款角色扮演類遊戲,它也是該系列遊戲的第四代作品。《輻射4》的整體風格延續前作的“廢土風”,遊戲講述了在核爆當天,主角一家被Vault-Tec(避難所科技)的工作人員送進了111號避難所。經過210年的低溫休眠之後,玩家作為避難所的唯一倖存者重返地面,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Bethesda是一家著名的美國遊戲發行商,1986年成立於馬里蘭州,著名的《上古卷軸》與《輻射》系列均是出自Bethesda之手。作為一家聞名遐邇的遊戲公司,Bethesda所推出的《輻射4》到底表現如何呢?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輻射4》為玩家打造出了一個極具“開放性”的廢土世界,在遊戲之中,玩家被賦予了極高的自由度,可以自由地進行探索。獨自面對滿目蒼夷的世界,玩家必須一個人勇敢地戰鬥下去,這樣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輻射4》中,文明遭遇了巨大沖擊,原本的社會秩序毀於一旦,只有少數藏身於避難所的人類倖存了下來。遊戲製作團隊重點探討了倖存者的災後生活,在禮樂崩壞的時代,玩家將能感受到人性的多變。《輻射4》在未正式發佈之前,就被評為“第33屆金搖桿最受期待遊戲”,上市之後,各大遊戲媒體也爭相報道,其中IGN更是給出了9.5分的評價。作為《輻射》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它滿足了玩家的遊戲要求嗎?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極具表現力的畫面,營造出獨特的末世之感

一款優秀的遊戲,不僅需要滿足玩家的“遊戲性”要求,同時也要注意畫面的表現力。其實,在《輻射4》剛剛面世的那段時間裡,各大論壇之中吐槽畫面的帖子不計其數,該作的畫面真的存在很大問題嗎?在廢土類遊戲中,荒蕪、淒冷、漫天黃沙成為了玩家的固有印象;然而,在《輻射4》中,美術團隊並沒有採用一貫的冷色調,而是採用了暖色調來展現200年之後的末日世界。不同於前作“灰濛濛”的風格,《輻射4》“清新明亮”的整體風格為末日注入了一絲生機與活力,配合上表現不俗的光影系統,遊戲整體畫面顯得十分舒服。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在一些細節處理方面,美術團隊也花費了大量功夫,在動態天氣效果的加持下,晴空萬里的茂密森林為絕望的世界增添了一絲生機,陰雨連綿的城市廢墟讓玩家產生一種陰森詭秘之感,當輻射風暴來臨之時,一股孤獨、絕望之感便會立馬升起。可以說,環境渲染極大地調動了玩家的情緒,非常有感染力。但是,人物建模水平卻不盡如人意,角色表情稍顯僵硬,玩家無法感知到表情地自然過渡。另外,在奔跑狀態下,動作流暢性不高,同時還存在部分貼圖載入延遲的問題,這也影響了玩家的遊戲體驗。對於《輻射4》來說,畫面仍存在一些問題,細節之處需要進行打磨與合理化;不過,從整體來上來說,該作還是滿足了玩家視覺體驗,在獨具風格的畫面之下,一股另類末世之風被呈現出來。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在開放的世界中體驗求生,玩法豐富

近些年,“開放世界”無疑是遊戲界最為火熱的一個話題,在《GTA》、《荒野大鏢客》的帶領下,高自由度、可探索性強逐漸成為了玩家所關注的焦點。在《輻射4》中,製作團隊就為玩家提供了一個廣闊、可探索的世界。在遊戲之中,玩家擺脫了系統的束縛,可以自由地按照自我意志進行探索,面對未知世界中的各種挑戰,玩家的冒險之旅充滿了“不確定”的元素。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在“遊戲性”方面,《輻射4》為玩家提供了很大的可操作性。在巨大的地圖之上,存在著眾多可以探索的地點。同時,在遊戲世界的各個角落,大量的隨機事件豐富了玩家的旅程。性格迥異的NPC帶給了玩家“真實互動”的感覺,有的時候NPC還能發展為“戰友”,在於他們並肩作戰的過程中,玩家彷彿置身於現實世界。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角色培養是《輻射4》的一大亮點系統,因為遊戲中可收集的東西有很多,玩家都形象地稱之為“撿垃圾”。上到重要的裝備、食物等關鍵物資,下到報紙、瓶子、帽子等生活用品,只要是遊戲中出現的道具,玩家都可以進行蒐集。雖然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能派上用場,但是對於“收集黨”而言,在《輻射4》中撿垃圾的操作滿足了他們 的“收集”癮。在蒐集物品之後,玩家可以利用“工作臺”進行加工製作,無論是手槍、還是炸彈、手雷都為玩家提供不錯的防護。另外,《輻射4》中還存在天賦系統,隨著等級逐漸提升,玩家可以進行自由加點,不同的方案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戰士”。在極高的自由度之下,玩家可以決定遊戲主角的發展方向,每一個不同的決定都有可能導向不同的結局。正是因為存在“不確性”的元素,《輻射4》的可玩性大大提升,滿足了玩家的遊戲性要求。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引人入勝的劇情,鼓勵玩家勇敢探索未知世界

在《輻射4》中,充滿懸念的背景設定牢牢抓住了玩家的好奇心,為了破解心中的疑惑,玩家需要在未知世界中勇敢探索。2077年10月23日,一場核戰爭爆發,主角一家因及時進入“避難所科技”運營的111避難所而逃過一劫。在低溫休眠的狀態下,主角逐漸失去了意識,陷入了昏睡之中。不久之後,避難所的冷凍倉被關閉,主角卻眼睜睜著看一個僱傭兵殺了自己的妻子,尚處於襁褓之中的孩子也被奪去。為了尋找孩子的蹤跡,玩家需要踏出避難處,在充滿危機的世界中找尋線索。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輻射4》主要圍繞了“尋子”這一話題展開,隨著劇情深入展開,一個個陰謀逐漸清晰。通過跌宕起伏的遊戲劇情,玩家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起來,縱使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眾多的挫折與挑戰也不再畏懼。在優秀的劇情故事之下,製作團隊還融入了對於人性的思考,在廢土之上引發了玩家的深刻思考。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在末日之中探討人性,玩家陷入“兩難”選擇

《輻射4》中存在著對於人性的思考,奧莉薇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個。三名科學家為了重建世界不惜犧牲掉1000條人命來完成研究,而奧莉薇因為強烈的道德感選擇拯救這1000個普通人,最後,3個人類醫學領域內的頂級科學家被封死在研究所之中。是選擇犧牲1000人而拯救世人,還是捨棄世人而選擇救千人,面對兩難的選擇,玩家會陷入到矛盾之中。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在末世之中,社會秩序崩塌,用來規範人類行為的法律失去了作用,在這樣大環境下,道德成為了最關鍵的一環。是選擇以少救多,還是遵循“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在不同的價值觀的影響下,玩家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至於誰對誰錯,這就留給玩家自己去評判。


《輻射4》:末世之中挑戰自我極限,心懷希望方能擁抱未來


結語

作為一款優秀的廢土題材遊戲,《輻射4》雖然在畫面表現上有些許不足,不過總體上滿足了玩家的視覺體驗,營造出氛圍獨特的末世環境。在“開放世界”的加持下,玩家可以自由探索未知世界,遊戲性大大提升。在優秀的劇情之下,《輻射4》進一步探討了人性,它為玩家留下了眾多可探討的話題,可以說充滿了思想性。無論是娛樂還是深度,《輻射4》都努力滿足了玩家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