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10米高鄂王銅像亮相金牛鎮,黃石再添文化新地標


10米高鄂王銅像亮相金牛鎮,黃石再添文化新地標

鄂王銅像落成。(記者 呂鑑蕾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呂鑑蕾)重量超過6噸,傾注3名資深雕塑師心血,耗時1年有餘……12月13日,一尊高達10米的鄂王銅像在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廣場高高立起。“歷史上最早的鄂王就誕生在這裡,這也將是我們深入挖掘楚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起點。”金牛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飛說道。

據史料記載,楚先祖熊渠向外擴張,封其子熊紅為鄂王,這也是見諸史料的第一位鄂王。此“鄂”與湖北(簡稱“鄂”)有莫大的關係。

作為銅像創作者之一,承建單位武漢環藝雕塑公司相關雕塑師告訴記者,該雕像採用鍛銅工藝製作而成,濃縮了地域特色鮮明的楚文化,生動體現了鄂王熊紅的權威和霸氣。

如今,位於大冶市金牛鎮境內的鄂王城城址,也正因為見證了“楚”這個諸侯國的興衰史,受到各方廣泛關注。

據瞭解,在楚國長達800餘年的歷史長河中,除去楚國在鄂王城建都,鄂王城作為楚國別都、封邑和鄂縣縣邑的時間也有數百年之久。

今天的鄂王城城址依地形而建,南高北低。城內地平面高出附近地面5至10米,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00米,西北寬約400米,城垣總長為1530米,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現存城垣基腳寬約20米,頂寬約10米。殘存最高處4.5米左右,城垣為土築,系紅褐土夾黃斑土夯築而成。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正在進一步擦亮‘鄂之根、楚之源’的文化品牌。鄂王銅像的落成,也無疑將成為黃石的文化新地標,必將助推黃石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吳飛說。

另悉,作為當地“楚文化+旅遊”的典型代表,鄂王城生態文化園經濟、社會效益也更加明顯:2018年該園接待遊客80萬人次;2019年前11個月,該園已接待遊客約70萬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