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衡陽市衡山縣長江鎮踐行“楓橋經驗”建設規範化人調組織

長江鎮位於衡陽市衡山縣北部,距離縣城13公里,東隔湘江與衡東縣石灣鎮相望,南與縣城毗鄰,北與湘潭縣茶恩寺鎮接壤,西與開雲鎮接界,為三縣交界之地,是衡山的北大門。總面積74.8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社區。2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萬。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矛盾日益增多,其中不乏重大疑難糾紛,如何發揮鎮、村調解委員會在化解重大疑難糾紛的主力軍作用,確保全鎮的平安和諧成為亟待破解的課題。長江鎮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和實踐,通過完善制度、強化隊伍建設、提升工作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以來,全鎮12個村(社區)上交矛盾糾紛11起,處理重大疑難矛盾糾紛3起,村(社區)調委會處理各類矛盾糾紛50餘起,未發生因調處工作不力而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和“民轉刑”案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衡陽市衡山縣長江鎮踐行“楓橋經驗”建設規範化人調組織

2018年12月1日,石子村意外死亡糾紛調解協議簽訂現場

一、以規範化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各項調解制度。

(一)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風起於青萍之末,重大疑難糾紛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密切掌握矛盾的發展動向是調解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因而我們不斷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制度,堅持每月常規排查與特殊時期、重大節假日專項排查相結合。2018年開始,全鎮各村(社區)實行黨總支書記矛盾糾紛調處負責制(上交的矛盾糾紛需經黨總支書記調解後才能上交),充分發揮村(社區)調解組織的作用,力爭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堅持重大矛盾糾紛主動介入調處制度。發生重大矛盾糾紛時,鎮村兩級調委會都能夠在獲悉情況後的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控制事態擴大,並主動介入、及時處理。2018年12月1日,金富村一村民在石子市場內小診所輸液,輸液過程中患者意外死亡,死者家屬及朋友十餘人情緒十分激動,場面混亂、難以控制,金富村、石子村調委會得知該情況後,迅速向鎮人民政府報告並安撫好死者家屬情緒,當晚便在鎮村兩級調委會的組織下展開調解,經過長達十餘個小時的細緻工作,該案件於凌晨3點得到妥善解決。

(三)強化疑難案件聯合調處制度。在重點疑難矛盾糾紛案件中,個別案件涉及多個部門、專業領域,由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處理難度大,我們則通過“部門聯動”的聯合調處方式來解決這類案件。2018年12月25日,霞流衝村村民王某晚上到縣城送服飾店大門鑰匙,在返家途中因疾病意外死亡,因王某在該服飾店打工,與該店存在勞動僱傭關係,霞流衝村調委會沒有處理此類糾紛的經驗,該村第一時間與鎮調委會、衡山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取得聯繫,在工作人員細緻耐心的工作下,次日下午,死者家屬與服飾店老闆自願達成一致並簽訂協議。至此,一次意外死亡引發的糾紛在多方聯動調解下,得以及時圓滿解決,未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二、狠抓隊伍建設,著力提高調委會業務水平

(一)狠抓隊伍,打造“星級調解員”。一是在村(社區)原有調解員的基礎上,我們從退休老幹部、知名人士中選任14名政治可靠、經驗豐富的專職調解員,另返聘兩名在全鎮頗具威望的退休幹部任鎮調委會專職調解員,充實了全鎮調解員隊伍;二是把人民調解經費列入全年工作經費預算,確保了專職調解員的待遇,解決了調解場所建設及調解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三是進一步推進調解員隊伍規範化、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結合全縣“金牌調解員”評選活動,在全鎮範圍內廣泛開展“星級調解員”評選工作,通過嚴格評選條件、嚴把質量關卡,將評選出來的“三星調解員”推薦到縣一級參加金牌調解員評選,確保了評選活動質效。

(二)多舉並措,提高業務水平。村(社區)調委會是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提高調解員業務水平是伊朗重要工作。一是每年舉辦一期調節業務培訓班,邀請縣司法局專業調解人員講課,包括法律知識、調解協議書的製作等;二是加大疑難矛盾糾紛的經驗介紹、業務交流,提高業務能力。現在全鎮各村(社區)的調解員均能以調節卷宗的形式將調解案件記載下來,改變了以往重口頭調解輕協議製作的情況。(文/圖 羅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