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引言:

正所謂距離產生美,在情侶的相處之間都要講究小別勝新歡。在孩子教育當中,其實也是有著這樣的一定關係。然而很多的家長卻恰恰沒有做到這一點,覺得和孩子之間應該親密的不保存任何距離。

對於孩子的要求,對於孩子的管教都應該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其實,當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保持的過於近的話,無論是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對於孩子教育來說,都是不正確的一種做法。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舉例來說:

比如在電視劇《小歡喜》裡面,喬英子的家庭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喬英子的媽媽因為離婚之後安全感極度的下降,所以便把所有的心理慰藉都放到了喬英子的身上。非常密切地去關注她,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給孩子一個具體的要求,最後只能夠把孩子逼迫到想要考到離家很遠的學校,最後甚至因為抑鬱症想要直接跳海,而這些都是由於父母的管教過於進而產生的一種極端心理。

很多人會說喬英子的這樣一個事件並不是一個典型,是特殊的情況,但是其實在教育方面或者是夫妻之間的相處也是同樣的道理。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這其實也恰恰的印證了著名的理論刺蝟效應

所謂的刺蝟效應,其實最開始是源自於一個小故事,在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幾隻小刺蝟在冰雪之下凍的全身發冷,所以他們就想要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讓自己不會覺得那麼的冷,結果卻發現,因為刺蝟身上是有刺的,當他們靠得太近的時候,身上的刺就會互相傷害到對方。但是一旦離開的話,身上的暖氣又沒有了。所以他們只好不斷地調節,最後找到了一個臨界點,既可以保持一定的溫度,同時也不會刺傷同伴。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每個人的身上其實都是會有著一定的刺蝟的特性,我們常常形容人的時候會說她是一隻刺蝟,就是因為她把自己保護的太緊密了,而和社會之間的關係隔閡的太遠了。

在教育當中自然也是如此。當家長總是一味的想要去靠近孩子,想要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了雙方應該保持的那個適當的距離,這個時候雙方所做出來的一些行為就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對方,也傷害到自己。

比如很多的家長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藉口,要求孩子做這種事情,做那種事情,給了孩子很多的壓力,美其名說是培養了孩子能力,讓他在未來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性。

但是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漸漸的疏遠了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沒有享受一個本來應該享受的富有樂趣的童年。現在我們說越靠近孩子,孩子反而會離得越遠。


那麼孩子和父母之間要是沒有保持著適當的距離的話,會有怎樣的危害呢?

1. 距離太近會讓家長喪失一定的威嚴。

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處過程當中,孩子依然是處於被動的地位的,家長必須要起到主導的作用。在很多的行為以及孩子引導上,因為孩子涉世未深很多的考慮都是並不全面的,就容易出現很多的錯誤,而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家長給予一定的指導和意見。

而一旦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過近的話,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具備這樣的威嚴性,家長對於自己所提的一些要求也並沒有一定得去實現。

所以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不把家長的話當話,尤其是現在許多的問題。當孩子不把父母的話當話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不尊敬父母的表現。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2. 會入侵孩子的私人空間,讓孩子覺得自己受侵犯。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想要去接近孩子,想要去窺探孩子的隱私,最初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更加的瞭解孩子,能夠讓孩子不走歪路。這也是很多打擊早戀的父母的所有想法。

因為在父母看來適當的年紀就應該做著他們適當的事情,在年紀輕輕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去想著早戀,而放棄學習的話是最不理性,也最意氣用事的做法。

而這些在家長看來是對於孩子好的行為,孩子大多數時候是並不能夠接受的,當孩子看到自己的手機被打開,日記本被翻開的時候,第一下考慮到的並不是父母對於自己的愛,而是自己的隱私被侵犯的羞恥感。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3.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過遠的話,會讓孩子感受不到自己是有被愛著的。

這也是很多的家庭都有出現的一個情況,因為現在許多的家庭都是雙方出去工作的。因為平時的工作比較繁忙,所以日常當中並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和孩子進行接觸和相處。當孩子看著別人家的父母和他們出去遊玩,溝通的情況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是不愛自己的。

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過遠的情況,而這個時候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愛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感受到孤獨,把這些孤獨的經歷就會漸漸的變成一種逆反,從而引起父母的注意的行為。

也因為這種缺愛的心理狀態,所以對於外界的表現都是帶著刺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疏遠。

無論是距離過近還是距離過遠,對於父母和孩子之間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那麼父母又應該如何讓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保持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呢?

1. 對於孩子要有一定的信任感。

孩子雖然年紀很小,但是對於很多的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態度。但是很多的家長總是會把孩子們年紀掛在嘴邊,總是覺得孩子的所有思考都是欠考慮的。他們的思考角度都是比較不全面的,所以就會各種各樣的去否定它,甚至不予採用。

而且很多的家長總是會覺得孩子年紀小,很多事情都不會處理。他們的受挫能力也很差,所以都會選擇幫助孩子,把他周圍的麻煩事情給解決好。

其實這樣的一種行為,就是在剝奪了孩子鍛鍊能力的機會,讓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把自己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也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自己。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2.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以尊重為前提的去和孩子進行溝通。

正如皮亞傑所說的,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都會有不同的認知特徵。

而處在道德約束階段的孩子,家長應該做的是給他們一定的約束性,給予孩子這種前進的權威。慢慢的給他們的行為進行指導。

而處在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階段的孩子,那麼就應該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以敷衍的態度去回應孩子所提出的一些看法,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尊重了。

自然在下一次也就不願意和父母進行溝通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一種行為也是在無形之中拉遠了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去。

3. 給予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

在法律上尚且有說要保護所有人的隱私。然而,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卻往往做了很多侵犯孩子隱私的事情。孩子的心理特點在這個階段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他們的羞恥心獨立性特徵都在不斷的發展。

所以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讓他們獨立的去思考和處理,要保護他們的隱私,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徵求他們的意見,而不是覺得自己做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孩子好,就不去詢問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

刺蝟效應:越靠近孩子孩子離得越遠,親子關係中,距離把握很重要

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是育兒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命題。當然無論是距離過近還是距離過遠,對於雙方的關係來說都不是一件很好的處理。所以說只有達到了最為恰當那個位置,才能夠讓自己在愛對方的基礎下又不傷害到對方。如何去保持和控制這樣的一段愛的距離,也是非常的需要技巧的。

那麼你身邊有朋友有這樣的煩惱嗎?對於這樣的一種情況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