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領證了!一哥位置穩穩的,上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710家

領證了!一哥位置穩穩的,上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710家

​綜合報道

來源 | 選址960

本文1715字,閱讀約需4分鐘

1


吸引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上海始終是內地最有實力的城市。


從2002年起,上海開始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頒發證書,迄今已堅持了17個年頭、舉辦了30期。


本月20日,上海再為第31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等35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獲頒證書。


這批新領證的企業,包括25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1家研發中心(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被同時認定為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有的已在上海耕耘多年,有的則是初來乍到,共同的特點是含金量十足。


35家企業中,製造業24家,佔比超過三分之二,其中4家為生物醫藥企業,3家為半導體企業,光通信、機床、電氣行業各有1家,均屬於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製造業;服務業11家,佔比超過三成,其中4家集中於航運物流行業,信息技術、商貿領域各2家,金融、餐飲、工業設計領域各1家。


從投資方能級看,有14家企業為「世界500強」和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包括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中國臺灣廣達電腦以及全球最大的外幣兌換公司通濟隆、全球最大乳製品集團之一的恆天然、世界排名前五的挪威船級社和意大利船級社、世界知名乳製品企業明治、全球知名人工智能計算公司英偉達、世界焊接行業領先企業林肯電氣等。


從總部能級看,高能級總部一半以上,25家地區總部中,有4家為亞太區總部、4家為亞洲區總部、5家為大中華區總部;11家研發中心中,有3家為全球研發中心、1家為亞太研發中心。


隨著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不斷落滬,上海的一哥位置坐得穩穩的。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10家,研發中心453家,合計1163家。


僅今年的1-10月,上海就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0家(其中亞太區總部26家)、研發中心12家,平均每月落戶數量超5家。

根據2018年外商投資企業年報數據,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以不足上海全市外資企業2%的企業數,貢獻了10%的營業收入、17%的利潤總額、12%的納稅總額和超過6%的從業人數。

2

為何選擇上海?這批新領證的掌門人來了一波花式表揚。


其中,產業鏈優勢、人才優勢、國際影響力優勢、政策支持環境、寬容務實的營商氛圍,都是跨國公司打CALL的焦點。


偉巴斯特車頂供暖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麗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的成熟汽車產業鏈成為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主要是為全球汽車生產商提供動力系統解決方案,而在中國,基本沒有哪個城市的汽車業水平比上海好。」 據介紹,該公司系德國WebastoSE公司在上海設立的管理性公司地區總部,從2001年在上海註冊算起,已建立了10個基地,而中國的研發中心(上海公司內),也是全球除了德國總部之外最大規模的。


亨斯邁是全球聚氨酯巨頭,在上海深耕已久,此次將亞太地區總部落戶上海。


亨斯邁聚氨酯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潘律民表示,「看中上海在寬領域、高層次上的持續改革和擴大開放,以及日後成為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經濟區的獨特潛力。」信息顯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亨斯邁在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際利用開發並建成土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亨斯邁集團在中國的累計投資已達150億元人民幣。

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是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在上海設立的管理性公司地區總部,該公司總經理水谷秀文表示:「上海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上海人才比較多,為此,伊藤忠將發展的重頭放在了上海。未來,希望可以和中國夥伴多多合作,走出去,一起合作更多‘一帶一路’的項目。」伊藤忠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是一家創業於1858年的日本大型綜合商社,在紡織服裝、機械、能源、化工、金融等多領域開展貿易投資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跨國公司和研發中心青睞的上海,一直在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2002年,上海首吃螃蟹,出臺全國首個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政策;近年來上海先後出臺「外資33條」、「外資研發中心16條」、「擴大開放100條」等一系列政策;今年8月,上海又發佈了《關於本市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規定》等,有針對性、實效性地再次發力總部經濟,完善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發展的政策體系。

領證了!一哥位置穩穩的,上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71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