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70後的農民工,今後的打算是什麼?

龍舞九天3562


說實話,現在70後真是最大的農民工群體,尤其是建築行業,從登記的身份信息中看,十個人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70後,屬於最大的農民工群體,可以說,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辛苦付出。


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最大的已經近50歲了,最小的也已經不惑之年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父母年紀大了需要贍養,孩子也正是上學花費最多的時候,都是家裡的頂樑柱,面對各種生活負擔,壓力也非常大。

70後農民工也都是從小吃苦長大的,那時候在農村孩子多,生活條件也不好,有的只上到小學畢業就出門打工了,從十幾歲出來,很多人在外打工已經有二十多個年頭了,仍然還是在當農民工。




雖說現在政策也在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但是真正選擇返鄉創業的人很少,沒有充足的資金,也沒有那個膽量,只想安安穩穩的過好日子就行了,再過十年,最大的70後也到了退休的年齡了,所以現在就趁著還能幹得動的時候多掙點錢,把孩子培養成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後還去當農民工,也算是完成了一個最大的任務了

農民工主要還是靠打工收入,基本上沒什麼人留在老家種地了,他們沒什麼文化,只能選擇一些辛苦的體力活,對於大多數70後的農民工來說,今後還是繼續當農民工,一直幹到孩子成家立業了,再存點錢養老,等到自己實在幹不動的時候,就可以回農村養老了。

我是農知音,一直關注於農民和農民工的生活和發展。瞭解更多三農話題,請關注我。


農知音


70後的農民工,是民工群體的主體,特別是從事建築業的,基本上一半以上都是70後。

70後的我們,當時經濟條件較差,文化水平不高,同時也處在各項改革的前沿。我們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見證著社會經濟騰飛,參與一幢幢高樓、一條條大道的建設。

我們正遇就業制度轉型,改變傳統經濟收入模式,走進了民工群體,踏上了南下的征程,從此增加了經濟收入,改變了生活環境。

但我們的經濟負擔也很重,父母年老多病,兒女上學就業,自己修房造屋,大半生的辛勞而金錢所剩無幾,甚至還欠著房貸(比如我)。

當下,我們漸漸老去,體力不比從前,即將結束打工生涯,何去何從?我們都值得思考,在這談下我自己的想法。

1、在繼續打工中尋找出路。我跟你們比自己都有點害羞,我目前孩子小(大的上高中,小的上小學一年級)、欠款多,經濟壓力超重,不敢鬆懈,只有繼續。在打工過程中,如有合適的做點兼職或承包點小活。

2、送孩子上大學是短期目標。老大明年就高中畢業了,上大學四年,時間相對較短,對我的壓力不很大,老二還有十二年再踏進大學的校門,壓力相對較大。

3、回家搞種養殖。等孩子們大學畢業,房貸還完後,無經濟壓力時,我就可以安心回家,管理好老家的地,搞點種養殖,一方面可以解決生活,一方面掙點養老錢。

願70的我們,快樂幸福。願70後的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鋼鐵般的意志,創造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天下雜記


70後的農民工是建築行業的支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脊樑,工地掙錢養家依然是堅定不移的任務和目標,很多70後工友表示,如果體力不支做不動了,那時兒女都已成家,做清潔工或保安,每月兩千,也不給兒女添麻煩!有超前意識到45歲開始買養老保險,過了60歲以後能給兒女減輕養老經濟負擔!





民福平衡山


70後農民工,現在近50歲了,50歲,在農村還算是棒勞力,儘管很有一部分已經帶孫子了。今後的打算不外乎是有能力的接著賺錢養老,沒勞動能力的在家領孫子孫女。但還有一部分這個年齡段的人,才真正走上創業的正軌。



賺錢養老是最根本

70後的農民工,在外務工的基本不多了,因為企業也想使用更好的勞動力,也不想因為農民工年齡大導致不想出現的各種事故。除非工作穩定,安全性高,並且已經身處高管理地位,否則,還是急流勇退為好。因為,農村的家,還等著呢!



孫子孫女是“心頭肉”

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現在的孩子都不多,一般家庭是2個小孩。而這時的家庭二代子女參加工作的參加工作,外出打工的打工,更多的是剛一結婚就兩口子一同出門,這時,最好還上有個家長在更安心。甚至很多的夫婦是稍將孩子帶大就出門。所以,現在的農村留守老人正趨於“年輕化”,而帶孩子、看家才是最重要的任務。



返鄉創業是“第二春”

70後的農民工已經在外摸爬滾打了多年,也經歷過人生的辛酸苦淚,更重要的是已經摸清了繁華世界的生存規則。所以,最好是帶著一點還拿得出手的積蓄,帶著在外面磨礪的經驗,回到老家農村,憑著自家的豐富資源返鄉創業,從而煥發人生“第二春”。不僅可以此致富,還能做到看家、創業、留給後人財富“一舉三得”。這個是最好的出路。

當然,僅此屬個人一些想法,更重要的的還是看自己。70後的農民工,在外面疲憊了,就回家吧!那裡才是農民工的起點和終點。

敬請大家關注,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HH浮生往事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會經歷這一步,這個問題問到農民的心窩裡了。

過去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但卻可以勝任著不同的工作崗位,只要能夠吃苦,可以讓日子有更好的變化。不過隨著城市建設的飽和,如今的城鎮化速度也在變緩,工地上對農民的需求量自然會迎來減少,想要進入建築行業還需要有相應的證書,這樣才能更好的參與工作。在工廠裡也是如此,很多人找工作則會詢問是否有技術含量,還會考慮大家的年齡,甚至也有工廠要求著一定的學歷,這樣一來打工難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面對“打工難”局面,70後農民工將面臨3種選擇,最好提早做準備。

1.回到家鄉

那些上了年紀的農村人,找工作的難度就非常大了,工廠一般對36歲以上的人收取上就有一定的要求。而在工地上50歲之後打工的難度也隨之增加。 很多人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能被迫來到鄉村中。這些人在多年的打工中,根本就沒有什麼積蓄可言,只能在家裡種地生活,日子比較清貧,畢竟種地的收入不是太高。也有一些人則是在家鄉附近找個零工,以此賺上一筆費用。

2.轉型

如今的工業迎來了緩慢的轉型期,而這樣就意味著農民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大家可以抓住轉型的空檔期,在工作的時候請教同事,學習著各種技術,這樣就可以讓自己有了更多的技能,就算是被辭退了,找工作的難度也會降低,可能收入還會繼續的提升。

3.繼續打工

雖然如今的打工難度在增加,但那些基層的工作依舊有很多,甚至還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這些地方的工資待遇不高,工作時間比較長,每天工作都會變得十分的疲憊,很多人並不會改變自己,做著體力活,這樣一來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會後悔。

面對“打工難”局面,70後農民工將面臨3種選擇,最好提早做準備,如今的生活在不斷的發展,農民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小小年紀帥寶貝


說起70後的農民工,肩上的任務太重了,因為在這個年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今後將何去何從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能有什麼打算,70後,人已到中年,邁向老年,絕大多農民朋友沒有社保,有農村裡交的農村社保,老了拿的少之又少。在這個年齡段可能你還的拼十年之多甚至更長時間,因為家裡正需要錢,你又是家裡的主勞力,當然你的負重前行,這說的是當下,今後當然你沒有退休保障,有的選擇在城裡乾點清閒活,做保潔保安、綠化,因為這些活對於年邁的你還能勝任,再就是回老家種點地,養點牲口,同樣可以自給自足,我認為回農村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過過田園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


果果朵


對於即將奔五的70年,在未來幾年後,首先感到的就是打工越來越難,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也大不如從前,再加上一些70年,他們的文化程度有限,很多人一沒學歷、二沒技術,而那種純體力活很容易被機械化或更年輕的人頂替,所以在未來幾年,70後可能會因為找工作而發愁。


閩G小小蔡


七零後到談養老的時候了,你父母是如何養老的,晚年生活質量怎麼樣?

如果沒有城鎮社保交夠15年的,趕緊抓住新農合的尾巴,也要交15年,交得多領得多,沒有社保生病咋辦?一次就可以讓你返貧,沒有退休金吃飯怎麼辦?找兒女要?

養老要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得提前做好準備,快來不及的,45歲就後才開始的,已經沒15年時間了,將來的生活成本會越來越高,要想老年生活有質量,邊供兒女,供父母,還要給自己準備後路。


老蘇拍綿陽


七零後的兄弟姐妹們,我建議希望得到你們的點贊與關注,謝謝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4300004eb1ca43d854\

向日葵老覃


做為70後的我,也曾經為夢想拼過,努力過。但現在依然過著平凡的生活!從現在自己的情況來看,上有老下有小,事實上以經不再適合外漂了。總覺得歸家盡孝,教兒育女,才是目前的首要責任。

努力拼,對農村人來講無非就是想日子過好些。僅管到拼到最後依然平凡,那也不能放棄,因為還有父母在,伴隨他們走完餘生也不亞於你奮鬥的歷程。因為還有孩子,那就是未來的希望。

所以,70後的我們選擇回家,未嘗不是開始新的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