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煙臺招遠杜家村,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的地方

今天是個大冷天,在這樣的天氣裡,如果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羊湯,那就再好不過了。這篇故事雖然不是直接介紹羊湯,但介紹的村莊,與“羊湯”很有淵源,它就是煙臺招遠市張星鎮的杜家村。

在招遠乃至更大的範圍內,“杜家羊湯”的名氣相當大。當地鄉村趕集的時候,只要看見“杜家羊湯”的招牌,旁邊肯定有一大群人坐著板凳、馬紮,吃著羊湯、面魚,場面相當熱鬧。

煙臺招遠杜家村,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的地方

總體而言,在膠東地區,喝羊湯的風氣“北盛於南,西盛於東”,縣市當中以萊州和招遠較為典型,萊州朱橋羊湯出名,招遠杜家羊湯亦不遜色。

煙臺招遠杜家村,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的地方

杜家羊湯為何出名?簡單來說,一是有羊,二是有喝羊湯的人。根據招遠縣誌記載,該縣境內古代就有養羊的傳統,“昔富厚者家多牧羊,至千百為群。”杜家村位於界河和鍾離河的沖積平原上,在古代想必水草豐美,是放羊的好地方。並且,杜家村本身規模較大,交通也比較便利,每逢農曆的二和七,這裡還趕集,十里八鄉的人匯聚在此,也使得具有快餐性質的羊湯有了豐富的客源,得以更好的傳承發展和提升。

關於杜家羊湯,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較熟悉,在此也不贅言。實際上,杜家村並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就歷史淵源來說,它也是一個底蘊很深厚的地方。

煙臺招遠杜家村,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的地方

杜家村,顧名思義,是杜姓人建立的村莊。萊州、招遠一帶的村莊,大多相傳是明洪武二年從四川遷來,杜家村也不例外。根據村名石碑的記載,洪武二年,杜姓先祖從四川華陽縣大槐樹底下輾轉遷此定居,取名杜家。

煙臺招遠杜家村,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的地方

之前提到,杜家村地處界河和鍾離河的沖積平原上,相對平坦,因此在歷史上,村莊發展也比較快,成為招遠北部一個大村落,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這裡曾經設立過杜家鎮。而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時候,招遠縣曾分為一南一北兩個縣,正式名稱是招遠縣和招北縣,民間通常稱之為“南招”和“北招”。其中,北招的縣駐地,就設在了杜家村。能成為縣駐地的村莊,其規模和繁華程度,自然要比普通村莊高。不過,北招只設立了幾年的時間,後來南招和北招又合併為原來的招遠縣,杜家村也成為張星鎮(公社)轄下的村莊。

煙臺招遠杜家村,不僅是因為“羊湯”而出名的地方

但畢竟是一個大的村莊,為了方便管理,杜家村分為了杜家北、杜家西和杜家東三個行政村,三個村莊仍合稱杜家。

根據招遠史志資料記載,杜家村的美食頗有名氣,除了已經說到的羊湯之外,甩面和包子也遠近聞名。當然了,百聞不如一見,要想真正感受杜家村的名氣,最好就是在趕集的時間,到這裡來親身體會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