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七十年代的北京味道是怎樣的?九張老照片真實再現,看後好感嘆


【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夫妻合影】本組圖片的拍攝時間為開放之前,很少有西方記者可以自由拍攝。但美國記者哈里森·福爾曼先生例外;抗戰時期,他曾經冒險抵達延安,採訪主要領導人、宣傳八路軍。

【北京八達嶺長城的遊人】七十年代,人們的服裝十分單調,穿皮鞋的人很少。本圖的畫面內,僅有右邊正面的小夥子穿著皮鞋;並戴著手錶。他的上衣是單位的工作服,印有武漢鋼鐵公司。武鋼在五十年代建成投產,屬於國營特大型企業。

【北京前門大街】圖中的紅色5路公共汽車,車牌的行駛路線為右安門至德勝門;車型為進口斯柯達706RO。民國二十四年,由東華門到香山的5路公交線,全長近二十五公里。該線路是京城首條公交線路,曾經因各種原因數次停運。

【北京天安門】5路公交線路貫穿北京的重要地段,周總理曾經親自乘坐過。五十年代初,從捷克進口的斯柯達客車僅投入在京永、京頤線路上。五十年代中期,該車型投入主要幹線運營。直至八十年代初期,5路公交仍有該車型。

【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北外的前身為延安抗大三分校;四十年代中期,改為延安外國語學校;並增設英文教學。抗戰勝利後,部分師生前往華北聯合大學外語系;後合併為華北大學。北平解放後,合併外事學校,組建為外國語學校。

【北京外國語學院的教師】1953年,學校首次全國統一招生,招收各地的高中畢業九十餘名,學制四年;新生享受助學金。1977年,恢復高考統一招生,北外招收二百五十餘名新生入學。七十年代末,北外恢復招收研究生。1994年,學院改稱大學。

【北京某小學的英語課】清朝光緒二十八年,朝廷頒佈壬寅學制,全國中小學堂的外語課程,均以英語為主。新中國建立後,公佈了英語科課程的系列相關教學標準;七十年代,頒發試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大綱。

【北京民族學院的維族大學生】四十年代初期,為培養從事民族工作的幹部及少數民族幹部,延安創立了民族學院。五十年代初期,抽調了部分原民族學院工作人員,建立了中央民族學院。九十年代,學院改稱大學;該校的少數民族學生佔九成以上。

【北京工藝美術品廠的女工】中國工藝美術品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屬於傳統出口商品。工藝品的品類繁多,包括玉器、刺繡等十餘個大類、數百個小類;產區主要在京津滬等地。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我國繼明清後的又一發展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