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靈魂拷問”:白馬股突然大跌,結構性牛市還在嗎?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這兩天,A股市場再次上演似曾相識的一幕:買白馬股的和買績差股的在路上不期而遇,相互白了一眼。由於外圍事件的影響,獲利盤短期湧現,白馬股出現突然下跌,前期上漲較多的消費電子、生物製藥、消費等行業跌幅較大。與此相反,績差股近期反而在走強。

“靈魂拷問”:白馬股突然大跌,結構性牛市還在嗎?

過去幾年,我一直推崇結構性牛市,並強調核心在於白馬股(各行業中業績穩定、有核心競爭優勢的行業龍頭)。和投資者一樣,每次白馬股集體大跌後,我都要經歷一次“靈魂拷問”:白馬股突然大跌,結構性牛市還在嗎?

我們認為,近幾年白馬股的每一次集體大跌,都不是業績因素造成的,而是一些突發因素引發前期的獲利盤迴吐。經歷持續的上漲後,這些行業龍頭股短期的估值優勢已經不在,部分龍頭股突然大跌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集體下跌的“羊群效應”。

龍頭股在短期內仍有壓力,我們需要等待波濤洶湧的海面歸於平靜。但從長期來看,有兩個因素值得繼續看好:其一,在當前經濟進入存量博弈的歷史背景下,行業龍頭的競爭優勢會越來越穩固,創造現金流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其二,中國正加速改革開放,外資機構將持續湧入,行業龍頭仍是最優選擇。

“靈魂拷問”:白馬股突然大跌,結構性牛市還在嗎?

如何研究和跟蹤行業龍頭?我認為,有四個角度值得關注:

1、企業的護城河。我們需要研究這家企業與同行相比有哪些核心競爭優勢,且同行短期內無法超越。這些優勢可能是技術優勢、成本優勢、品牌、壟斷牌照等等。

2、產業及企業當前的發展狀況。每個行業都有一定的週期性,我們需要判斷行業所處的歷史階段,把握行業週期的拐點。同時研究公司業績情況及發展戰略,能否引領行業的新一輪增長。

3、企業的成長軌跡。我們可以從一家企業的成長軌跡中,找出這家企業的成長基因。紅杉資本認為,一家公司的基因在創辦的三個月內就定型了。當然,我們認為這個觀點有些誇張,但還是很有思考價值。

4、企業的核心管理層。歷史學家錢穆曾說:“中國幾千年來很多制度很多方法,都是因為當時的人設定的。所以從人的角度來理解制度和方法就比較生動一些”。我們研究上市公司也是如此,無論是過去,當下還是未來,我們研究公司,最終的落腳點還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