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些西醫會說攻克了哪種病,中醫說治好了哪個人。這兩個說法的區別是什麼?

滄浪水4


西醫說攻克了哪種病,那是按照自然科學的範式,進行了他們認為“足夠多”的一系列病人案例的實驗,而且還是“雙盲”,結果按照統計學的規範必須是有價值的數據證明,就明確說對於這種病獲得了“攻克”的結果。另外,“某種病”這個說法也是有明確的、標準化的檢測手段的結果,獲得的標準化的數據來明確定義的,按照循證醫學的規範,某種“病”所必須具備的某些檢驗指標相對應,這是法律都認可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一旦“攻克”,那麼標準化的治療方案也是與這種“病”有嚴格對應關係的,這也是法律認定的,也就是說,只要醫生確認了特定檢測數據或影像的證據確定了“病”,那麼嚴格執行對應的“治療方案”是法定的,一切意料之外的結果都屬於合法,醫生受到法律保護,沒有證據的任何指控都得不到法律支持。

中醫方法論與此完全不同。中醫醫理和病理,存在很多種不同的系統的認定方法,相互之間無法完全兼容,根本原因在於中醫基礎理論對於人體的認識,採用的描述方式不屬於自然科學範疇,而是首先建立了介於抽象和具象之間的概念體系,在三個層面上表現完整的人體:物質性層面,屬性層面,運動規律層面。在物質性層面,例如精、氣、神,例如髒象,例如五臟六腑(六髒六腑),等等。在屬性層面,例如陰陽互根互依屬性,例如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屬性,例如臟器與五官之間的對應關係屬性。在運動規律層面,例如升降出入等。所有這些,都是對於人體內部結構的猜測,經過大量案例的訓練之後,逐漸豐富起來,明確下來。再通過四診的檢測方式,確定某個具體的病人的模型的外部症狀,然後作為輸入放到上述模型上,利用運動層面和屬性層面的規律進行分析,確定病症,然後採用對應的治療方案——對症的方劑。無論兩個病人相似性多高,在不同的分析系統那裡,找到的方劑(也就是治療方案)是不同的。

所以西醫找到治療某種病的方案,是針對某些標準化的檢測指標所規定的數據確定的,並且治療方案也與個體差異無關。沒有監測數據支持,他們統一的結論就是,沒有病,不管你哪裡不舒服。

而中醫以個體的具體病症和病人的感受和體驗為依據進行治療,無論是身上特異的氣味、各種特異的顏色、各類脈象的變化,以及自己陳述的各種不適,包括身上特定位置冷熱、出汗等等,都是對疾病的監測依據,然後治療。

簡言之,西醫治的是“病”,是導致檢測指標異常的“東西”。而中醫理的是人,是發現人體某種特定的不平衡進行糾正。

西醫學習的是關於“病”的一切,攻克一類病就是學習到了治療這一類病的方法。

而中醫學習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治好一個病人就是學習到了治療這個病人的方法。


自強不息真君子-永遠前行大中華


一個是靠化學品維持暫時的現像,一個是靠營養恢復細胞的運作。


玩石462


簡短說。就是,西醫說的病,只是中醫的某個方證裡表現的症狀而已。

攻克哪種病的意思,是如何讓該類症狀不能再表現出來的意思。比如,退燒,就只是讓他暫時不發燒而已。而不是把發燒的原因去解決。西醫的思維就是,有症狀解決症狀,相當於,不解決問題,只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你表現出來是激素水平過高,他就給你服降低激素的藥物。而中醫是找出原因。解決問題了,激素水平自動恢復。

治好了哪個人,意思是,把這個人身體的所有症狀,一起治好了。

總結就是,西醫講究數據指標,中醫講究恢復身體功能。


藍調大叔


關於中醫西醫,我是這樣認為的:西醫發展歷史短,有很多成就,比如身體檢查,手術,免疫治療等手段制病直接!但屬於治標不能根治!而且對未形成實病的人都以健康論!實話實說是因為這個期間人體的問題,西醫沒有治療辦法!中醫是幾千年民間實踐醫學的寶貴遺產!對人的病前病後都有治療手段!只是發展緩慢,和當今社會科學鏈接多有短路,但中醫理論遠遠在西醫之上!學會有效的將二者結合,才會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我個人覺得多看中醫更好,因為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