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隴西:讓中藥材迴歸綠色道地本質

一株小草跨越古今。近年來,中藥材生態種植、仿野生栽培逐漸興起,讓中藥材迴歸綠色、道地本質,邁上了無公害的正道。今天,我們繼續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有關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內容進行解讀。

隴西:讓中藥材迴歸綠色道地本質

在隴西縣永吉鄉今農村的黃芪仿野生栽培基地,縣中醫藥研究院的技術人員正在一塊試驗田裡,對不同模式、不同時期播種的一年期黃芪的生長情況進行對比測定。

縣中醫藥研究院助理農藝師 唐正興說:“地膜的方式栽培的仿野生黃芪長勢比較好一點,它的平均根長達到35釐米,平均根粗達到0.5釐米。平地直播和起壟直播的根長達到25釐米,根粗達到0.3釐米。明年開始之後,地膜播種的將會揭去地膜,讓它也在自然環境下生長”。

我縣素有“千年藥鄉”之美譽,全縣已普查到中藥材種植品種310種,常用的130多個品種中,隴西有93種,佔全國的72%,全縣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但是近年來,由於大宗道地中藥材重茬種植頻繁,加之農藥化肥使用不合理,中藥材有效成分含量減少、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增加等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持續維護隴西大宗中藥材道地品質,今年,縣上按照生態化、道地化、標準化的原則,依託4家企業和合作社,在永吉鄉今農村、福星鎮原家岔村、碧巖鎮龐坪村、權家灣鎮田家灣村撂荒地和退耕還林地裡,採取種子直播仿野生栽培模式,建立了黃芪、柴胡、甘草、防風、紅芪五個品種仿野生栽培基地共250畝。這些藥材將在自然環境下生長4到5年時間。縣中醫藥研究院還在每個基地建立了1畝試驗田,開展中藥材地膜直播、起壟直播、平地直播3種不同栽培模式和春秋兩季不同播期對比試驗,進行野生資源保護、優良品種選育、綠色有機種植等基礎研究。

隴西:讓中藥材迴歸綠色道地本質

縣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毛正雲說:“(中藥材)仿野生栽培的生態化種植技術還在省內屬於空白。目前我們聯合定西創新科技研究院及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農大等相關科研院所、實驗機構在省市科研系統進行立項,聯合攻關,正在制定隴西中藥材仿野生栽培的技術規程”。

隴西:讓中藥材迴歸綠色道地本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這為我縣進一步擴大道地中藥材仿野生栽培面積,大力調整傳統種植結構,開展相關基礎研究指明瞭方向,增添了強大動力。

隴西:讓中藥材迴歸綠色道地本質

縣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毛正雲說:“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聯合省內外大專院校採取技術協同攻關的模式,在隴西開展大宗道地中藥材的仿野生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填補省內外的相關技術空白,總結適宜隴西的中藥材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在隴西進行試點推廣,改變當前中藥材的種植模式,提升中藥材種植的質量水平和種植效益”。

(柴宏文 報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