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今天A股纏綿了一天,尾尾盤再次見證奇蹟,收盤前1分鐘,外資瘋買超530億;但最後一分鐘,砸盤出逃300多億!最終北向資金淨流入244億,創單日曆史新高!不過,外資操作猛如虎,收盤指數原地杵,令人抓狂的行情。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這次MSCI擴容,是年內最後一次,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所以盤面更像勝利大逃亡,外資買買買,內資砸砸砸;兩夥人在2900關口擦肩而過,互罵對方SB!不管這次誰割了誰,從明天開始,大A就要自力更生了,沒有洋兄弟撐腰,會不會又慫的一逼?

11月以來,外資淨流入750億,全年差不多2700億,而2016底到現在,總共狂掃A股上萬億。有人說,外國人真傻,一直創新高的美股不買,居然來10年3000點的A股接盤;A股韭菜也真傻,這些年只守著自己的市場,從來不看看外面的世界。以為大A是窪地,最終發現是“挖坑”。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刀鋒認為,股民傻是真的,但外資傻嗎?外國人比我們更看好A股,因為人家A股賺到錢了,而且還是大錢。看看今年外資重倉股,翻倍的不在少數。最重要的是,隨著中國金融的開放,外資這種今年種莊稼,明年收成糧食;不斷滾下去的模式,日復一日就會成地主了!

以前外資不起眼,國內機構和遊資關起門玩,怎麼跌都可以,反正總有低位拿回來。但現在外資只買不賣,拿住核心資產不鬆手,國內機構如果還玩高拋低吸,只看眼前利益的事,把優質股源源不斷落入外資的口袋,以後還想低位買回來?門都沒有!

很多新興市場的股市,就在開放過程中,外資在低位大舉收購上市公司,結果大部分股權都落入了外國人手裡。像韓國的三星,外資持股比例達到55%;臺灣的臺積電,80%股權牢牢控制在外資手裡。臺積電市值佔臺灣股市近1/3,過去10年漲了5倍,這意味著,雖然臺灣創造了臺積電,卻讓外資拿走了勝利果實!

試想一下,如果外資一步步控制茅臺、平安、格力、四大行50%的股權,會發生什麼?一是外資掌控A股定價權,二是內資給外資打工。在金融市場,我們又要成為“血汗工廠”了。

當然,刀鋒很懷疑,現在來回亂竄的北上資金,全都是真的外資,而不是披著馬甲的內資。

現在外資在A股,還沒有能力呼風喚雨。但如果內資繼續睡覺,還是隻看眼前利益,小富即安!那危機就真不遠了。不要高估國內資金的智慧,也不要覺得外資是傻瓜,玩金融我們還是幼兒園的水平。不然指數也不會那麼年輕,一直在3000點,這是讓大家找回童年!

……

MSCI擴容生效,北向資金淨流入243億刷新紀錄,外資真金白銀瘋狂買入,但A股就是不爭氣,大盤晃悠一整天最終還是原地踏步,創業板雖然大漲1%,但比起最近的跌幅根本不值一提。

盤面來看,題材快速輪動的避險行為,已經變得相當吃力,昨天全線爆發的週期股,全軍覆沒只留了四川金頂這個活口,今天活躍資金調轉槍口又瞄向了消費電子,但力度和昨天完全沒得比,象徵性拉板的國風塑業、華映科技,過程也是磕磕絆絆極為艱辛。

機構毫無作為,龍虎榜基本難覓其蹤,遊資戰鬥慾望也大不如前,高度票麥克奧迪、長城動漫都雙雙摺戟,低價超跌的中迪投資、貴人鳥並列全場高度,後面梯隊的幾隻2板票,比如鋰電池的滄州明珠,股權轉讓的鹿港文化,股價也都只有個位數。行情太過低迷,資金想投機也只能撿便宜,股價太高的反而無人問津。

浙商銀行今天上市,微幅高開後便直接破發,最終衝高回落漲了3分錢,總算避免了首日破發的尷尬,整個次新板塊的情緒也被帶崩,鋼研納克、左江科技核按鈕跌停,機構加持的廣電計量全天深水區掙扎無力翻紅。週四郵儲銀行申購,近端次新的危險警報還沒解除。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關於後市,隨著MSCI完成擴容,短期外資流入節奏勢必放緩,再加上年底流動性緊張,指數繼續低迷調整是大概率事件。

短線操作方面,主線缺失資金迷茫,市場整體賺錢效應很差,貿然出手輸多贏少,耐心等待局勢明朗後再動手。

……

今天除了外資搞事,大盤非常的無聊,大A就是“三無股市”,要量沒量,要熱點沒熱點,也沒賺錢效應!但這不耽誤大家看笑話,浙商銀行上市5秒,直接破發了,盤中上躥下跳,最終收盤怒漲3分錢。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如果你中籤1000股,收盤時賺了30,你沒看錯,是30元而不是30%。有句老話說,泡妞泡成了老公,炒房炒成了房東,現在又多了一個,打新打成股東!魯迅說過:“蚊子腿也是肉",賣掉的晚上可以加個雞腿。但沒賣掉的呢?以渝農商行的前車之鑑,明天搞不好還得割肉。

本週四,郵儲銀行要申購了,這就比較尷尬了,估計棄購的比較多,中籤率應該會歷史新高。郵儲只要敢打就敢中,敢中就敢讓你虧!刀鋒建議,今年一簽都沒中的,可以去體驗一下;破不破發不好說,估計也虧不了多少,至少能試下中籤的快感!

浙商銀行發行價4.94元,港股股價4.3元,發行溢價不到30%!在以往錢多人傻時,這就是良心的定價,但現在市場為啥不買賬?一是新股發行太多,韭菜開始用腳投票;二是市場散戶越來越少,留下來的手裡真沒餘糧了。

最最重要的是,大家對銀行股IPO,容忍度快到了極限!除了浙商銀行,本週還有郵儲銀行,發行量達到52億股。而排隊的銀行股有:哈爾濱銀行,上海農商行,順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威海市商業銀行,廣東南海農商行,蘭州銀行,廈門農商行,徽商銀行等幾十家,根本看不到頭!

資本市場要提高直接融資,股民都認了。但現在提高的是銀行的直接融資,化解地方銀行的風險,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景象?就是真正的直接融資比例,可能無法提高。還是靠銀行募資,然後放貸出去……這樣金融系統性風險,真的難於化解啊。刀鋒想說,不要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

當然,破發不是壞事!按照歷史的經驗,每次出現大面積破發、破淨的情況之時;總會出臺一些重大政策調控,扭轉股市的形勢。這次即便不干預,破發多了……很多公司就發不出去,然後越來越多夕陽產業公司、垃圾公司就募資不到,直接在一級市場被淘汰,反而能進入IPO的良性循環!

今天阿里港股二度上市,重返香港市場。最終收漲6.59%,總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越過騰訊成為港股市值之王!而CEO張勇的一句話:我們回家了,更是讓全場動容。

300億外資被“割韭菜”,破發潮並非壞事

刀鋒這兩天一直在想,阿里港股募資700多億,跟浙商銀行+郵儲銀行+京滬高鐵加起來相當,A股也可以接得住的!為什麼他們回家,不是回來A股這個大家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