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甘肅省一個市,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甘肅省,省會蘭州。對於甘肅省這個地名,是取甘州與肅州二地的首字而成。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甘肅省一方面因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另一方面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立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截至2018年,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市、區)。其中,就平涼市來說,人口約為210萬人,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的重鎮,也即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甘肅省一個市,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平涼,甘肅省地級市。在地理位置上,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平涼市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的重鎮,也即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就平涼市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甘肅省平涼市一帶屬隴西郡、北地郡。

甘肅省一個市,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設立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設立天水郡(治今通渭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地級平涼市一帶屬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分屬安定郡、新平郡、扶風郡、廣魏郡和天水郡。東晉時期,該地區先後屬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等勢力。隋朝建立後,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槃、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唐朝建立後,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槃、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槃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

甘肅省一個市,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建立後,該地區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南宋時期,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元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後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平涼府屬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

甘肅省一個市,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最後,清朝取代明朝後,平涼府改屬甘肅。到了1914年,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崆峒區。截至2018年8月,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1縣級市:崆峒區、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莊浪縣、靜寧縣、華亭市。平涼市總面積達11325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210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