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最強大腦"

全文字數:2732,讀時間:5分鐘

電控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要點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量的提升,各類型新能源汽車價格有所下降,新能源汽車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電控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大腦",連接電機與電池,通過精準控制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安全保障,是判斷新能源汽車續航、動力和安全性能優劣的關鍵指標。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且電控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如何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國產"最強大腦",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

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定義及分類

新能源汽車電控是控制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設備,通過接收整車控制器、換擋機等汽車部件傳遞的信息,控制新能源汽車電機進行工作。新能源汽車電控可根據配合新能源汽車電機的不同來分類,例如永磁同步電機電控和伺服電機電控等,也可根據其電流形式的不同進行劃分,劃分為直流電控和交流電控,或者根據PWM的極性劃分為單極性電控和雙極性電控。

新能源汽車電控定義及分類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產業鏈分析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產業鏈參與者由上至下,可依次分為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中游新能源汽車電控生產企業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

上游:

上游參與者為原材料供應商,主要為IGBT模組生產企業。IGBT模組佔到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生產成本的37%,其價格對新能源汽車電控影響大,此外中國80%的IGBT模組依賴於從海外少數如英飛凌等高端半導體生產企業進口,上游IGBT模組供應商議價能力高

中游:

中游參與者為新能源汽車電控生產企業,可分為具備電控產能的整車企業和第三方電控供應商,第三方電控供應商又可細分為具備完整電驅動系統生產能力的企業和專業新能源汽車電控企業。中游在整個產業鏈中議價能力最弱,其中,具備電控產能的整車企業打通上下游,議價能力更強,具備完整電驅動系統生產能力的企業議價能力次之。

下游:

產業鏈下游是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應用車型包括商用車、乘用車及專用車,

下游市場集中度高於中游,處於強勢的議價地位。中國乘用車產量大幅度增長,從2014年5.8萬輛上升到2018年107.0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7.3%,將代替商用車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控的核心下游應用領域。新能源專用車政策空窗期結束,未來專用車電控市場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014-2018年,在終端新能源汽車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市場規模從14.9億元人民幣增長至172.3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84.4%。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幅度加大,預計未來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的增長將繼續放緩。但其背靠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受"雙積分"等政策推動,行業前景依舊向好,預計2020年之後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市場增長率將恢復到穩定水平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市場規模,2014-2023年預測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驅動、制約因素分析

· 驅動因素

(1) 下游尚存廣闊空間

中國政府實施國六標準、提出燃油車禁售建議,促進傳統車企轉型升級,並推動"雙積分"政策落實以緩解國家財政壓力、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生產積極性。一系列利好政策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產銷量提升,已連續四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託該廣闊市場,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裝機量於2018年達到127萬臺,同比上升60%,未來仍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2) 人才支持推動行業升級

中國新能源汽車人才體系發展迅速,在人才總量、人才結構和研發模式等方面已形成較為成熟的體系,同時在《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等政策的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體系的不斷完善,將為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3) 行業要素髮展成熟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的技術、標準化、產能、品牌等四方面均已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未來隨著後續軟件模塊優化、功能安全規範、產品集成化程度等方面不斷提升,國產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有望進入全球高端新能源乘用車供應鏈,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企業的全球定價權與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

·

制約因素

(1) 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中國車用IGBT行業起步晚,在2015年左右才逐步發展起來,在產品研發模式、技術、人才和設備配備上與國外企業存在顯著差距,中國新能源汽車車用IGBT模組主要依賴於從美國仙童、德國英飛凌、日本東芝等國外IDM公司進口,進口依賴度高達80%,制約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的發展。

(2) 上下游雙重擠壓

新能源汽車電控生產企業面臨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企業降本的雙重擠壓,利潤下跌。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退坡幅度加大,短期內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企業毛利率將持續維持低位,導致行業發展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3)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不完善

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不完善,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尚未形成全國性規模化充電網絡,未達到車樁協同的目標,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充電設施建設的之後使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增加,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將制約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的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驅動、制約因素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發展趨勢

·

核心部件國產化趨勢顯現

中國國產IGBT模組具備成本低和供貨週期短優勢,在未來相關技術逐步提升、產業鏈逐漸完善的情況下,進口IGBT模組將逐漸被中國國產IGBT模組替代,部分龍頭企業如中車電氣,其車用IGBT產品已進入中國整車企業供應鏈,甚至走向國際,得到國際下游廠商的認可。

· 整車企業和第三方供應商深度綁定

在行業毛利率承壓的情況下,中國專業新能源汽車電控企業與下游整車企業出現深度綁定趨勢。深度綁定有利於保證整車企業產品的一致性,同時促進第三方電控供應商獲得持續增長的利潤,實現互惠共贏。此外,該合作整合雙方資源,有利於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規模化生產,提升整體行業生產效率。

· 集成化趨勢顯現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中國製造2025》,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

電驅動系統集成化能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車電控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車性能,是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近兩年,精進電動等企業均在積極開發集成化產品。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電控: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打造

深度見解

新能源汽車電控的質量和性能直接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品質,對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中國部分龍頭企業如中車電氣已在電控核心部件IGBT模組技術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距離全面推廣、實現IGBT模組完全國產化還需較長時間。因此,在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持續下降,新能源電控企業利潤將持續承壓的情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產業發展模式需不斷摸索,儘早擺脫補貼和進口依賴,推動產業改造升級,打造新能源汽車"最強大腦"。

本文援引於報告《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控行業研究報告》,首發於頭豹科技創新網(www.leadleo.com)

頭豹科技創新網內容覆蓋全行業、深入垂直領域,行業報告每日更新;政策圖錄、數據工具助您輕鬆瞭解市場動態;智能關鍵詞輕鬆搜索,直奔行業熱點內容。

您也可通過微信搜索小程序"頭豹",海量報告隨時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